小红楼彻夜通明,
像一头蛰伏在夜色中的巨兽,
每个窗口都透出紧张忙碌的光晕。
推进剂的初步成功并未带来松懈,
反而让“利剑”小组进入了更紧张的全系统模拟测试准备阶段。
各个角落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
一楼机械组装车间,灯火通明,金属撞击声不绝于耳。
老周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额头上绑着条毛巾,正带着几个年轻技工,对第一具全尺寸原理样机进行最后的总装调试。
他手里拿着千分尺,一丝不苟地测量着每个关键部件的配合间隙,花白的眉毛拧成了疙瘩。
“这里!这个闭锁块的斜面角度差半丝!”
老周的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
“小张,拿油石来,手工研磨!必须保证闭锁顺畅,不能有丝毫卡滞!”
年轻技工小张赶紧递上工具,老周亲自动手,借着强光工作灯,眯着眼,手腕极其稳定地一下下打磨着,金属碎屑簌簌落下。
周围几个技工屏息凝神,生怕打扰。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金属和汗水混合的硬朗气息。
二楼化工实验室,气氛凝重,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
老吴双眼布满血丝,但眼神异常专注,
像守护雏鸟的老鹰般,盯着恒温恒湿箱里最新一批封装好的推进剂药柱。
他面前摊开着厚厚一叠数据记录本,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温度、湿度、压力、燃速的对应关系。
小陈在一旁安静地准备着明天测试要用的传感器和导线。
“小陈,”
老吴突然开口,声音干涩,
“再把明天测试流程对一遍,特别是安全预案。这玩意儿……脾气摸透了七八分,但还有两三分得看老天爷脸色。”
“是,吴工。”
小陈立刻拿起流程表,一条条仔细复述。
老吴闭着眼听,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仿佛在模拟点火序列。
三楼总体设计室,烟雾缭绕,争论声低沉而激烈。
沈棠、弹药所的老李,
以及负责弹道计算的工程师老钱,
正围在铺满图纸和计算稿的大桌前。
老李指着弹头结构图,眉头紧锁:
“沈工,这个预制破片层的分布,根据新的穿甲模拟数据,我觉得需要调整!现在的设计对复合装甲的后效毁伤可能不足!”
老钱推了推厚厚的眼镜,
敲着计算尺:“调整可以,但重心变化必须重新算!飞行稳定性是第一位!不然打出去满天飞,有什么用?”
沈棠站在中间,目光冷静地扫过图纸和数据,快速在心算着利弊。
“李工的意见有道理,钱工的担忧也必须解决。”
她拿起红蓝铅笔,在图纸上快速画出几个修改方案,
“我们可以尝试渐变式破片层,同时微调尾翼安装角来补偿重心变化。小孙,立刻用模拟机核算一下这几个方案的弹道!”
角落里一直沉默运算的小孙应了一声,立刻扑到那台嗡嗡作响的、房间大小的老式电子管计算机前,开始噼里啪啦地输入数据。
整个房间充满了思考的焦灼感和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
刘所长则像个大家长,在各个房间之间穿梭,
一会儿给老周递杯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