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部关于内部安全审查的决定,
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大院各部门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涟漪。
虽然公开说法是“响应上级号召,
加强日常保密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但一些嗅觉灵敏的人还是从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紧张气息。
研究院率先行动。
刘所长召开了全体人员大会,
表情严肃地宣读了上级指示,
要求各课题组重新梳理涉密文档的管理流程,对实验室、资料室的进出人员进行更严格的登记,
并组织学习新下发的《保密守则补充条例》。
会场里鸦雀无声,不少人面面相觑,私下交换着疑惑的眼神。
沈棠注意到,周晓芸坐在后勤处人员的区域,
低着头认真做着笔记,偶尔抬头看向讲台,
眼神清澈,带着恰到好处的专注,看不出任何异样。
后勤处的动员会则显得稍微松散一些。
处长照本宣科地念完文件,强调了几句“提高警惕、防微杜渐”的老生常谈。
底下职工们有的打哈欠,有的交头接耳,显然没太当回事。
周晓芸坐在人群中,和旁边的女工低声说笑了一句,似乎在调侃处长的官样文章,表现自然。
随后,由保卫处和干部科联合组成的审查小组开始低调运作。
他们以“谈心”、“了解思想动态”、“完善人事档案”等名义,分批约谈关键岗位的人员。
谈话内容看似随意,涉及工作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对当前形势的看法等,但问题的指向性和细节追问,让一些被谈话者感到了压力。
这些动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猜测和议论。食堂里、服务社排队时,人们交头接耳:
“听说了吗?保卫处找老张谈话了,谈了两个多小时!”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怎么突然搞这么大阵仗?”
“谁知道呢,反正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配合调查就是了。”
然而,处于风暴眼中心的周晓芸,却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她依旧每天准时上下班,工作积极,笑容灿烂。
该训练时训练,
该参加集体活动时参加,
甚至还在后勤处组织的文艺晚会上表演了一个小节目,赢得了满堂彩。
她与审查小组的成员碰面时,也会礼貌地打招呼,态度坦然。
这种“正常”,在知情者看来,愈发显得高深莫测。
后山的拉网式搜捕行动在严格保密下紧张进行。
侦察排的战士们分成几个小组,带着军犬,对以赵建国坠崖处为中心的大片区域进行了地毯式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