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以确定,”
反间谍专家指着黑板上复杂的关系图,
“以张秀芳为枢纽,其表弟赵建国为联络员,勾结伪装成后勤人员的凶手,利用供销社系统和邮件投递为掩护,在基地内外构建了一个情报传递网络。
他们的目标明确:长期潜伏,搜集我军工科研动态和部队部署情报,此次暗杀王政委,可能是灭口,也可能是某种报复或震慑。”
“赵建国取回的油布包裹,经秘密检查,里面是一台微型照相机和几卷微型胶卷。”
保卫处长补充,
“说明他们近期可能有重大情报需要传递。文化馆的那个女播音员,化名刘丽,真实身份正在核查,她应该是负责将情报传递出县城的环节。”
“收网时机已到。”
师长目光锐利,
“但必须确保一网打尽,不能有漏网之鱼!行动方案!”
经过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代号“春风”的收网行动方案:
1.同步抓捕:在同一时间点,对张秀芳、赵建国、女播音员刘丽实施抓捕,切断其相互通联的可能。
2.诱敌深入:
伪造一份关于“新型高空高速侦察机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假情报,
通过张秀芳的渠道“无意”中泄露出去,
引诱其上钩,
力争在其传递情报时人赃并获,并揪出更高层级的接应者。
3.重点监控:对县供销社、文化馆及相关交通要道进行严密布控。
4.应急准备:陆铮负责指挥应急分队,
防止嫌疑人狗急跳墙或发生意外。
行动时间定在两天后的夜晚,
那是刘丽例行去市里“汇报工作”的日子。
就在行动前夜,
一个意外情况打乱了部署:王政委病情出现反复!
可能是回忆起遇刺片段,因情绪激动,导致心率失常,血压骤降,情况危急!
医院紧急抢救,
虽然再次稳住,
但主治医生面色凝重:“政委的身体太虚弱了,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必须绝对静养!任何情绪波动都可能… …”
这个消息让指挥部成员心头蒙上阴影。
王政委是重要证人,他的稳定对案件后续审讯和定案至关重要。
师长沉思片刻,
目光投向陆铮:“让沈棠同志去!只有她的‘方子’能稳住政委!告诉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政委平安度过这几天!”
陆铮立刻回家找到沈棠。
沈棠二话不说,拿起药箱就赶往医院。
她知道,此刻政委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整个收网行动的成败和部队的士气。
两天后的夜晚,月黑风高。
县城和大院看似与往常一样平静,但暗地里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医院特护病房外,
增加了双岗守卫,
沈棠守在政委床边,
一边用稀释的灵泉水缓缓滴入其口中,
一边轻声安抚着他的情绪,用自己的精神力引导他平静下来。
政委的呼吸逐渐趋于平稳。
与此同时,各行动小组已全部就位:
一组潜伏在张秀芳家周围,等待信号。
二组埋伏在赵建国回家必经的巷口。
三组在文化馆宿舍楼下设伏。
四组伪装成路人,散布在刘丽前往长途汽车站的路线沿途。
五组由陆铮亲自带领,在汽车站内外布控,准备抓捕前来与刘丽接头的“大鱼”。
指挥部内,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各小组不断报告着“目标就位”、“情况正常”。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
敲在每个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