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等学者的课程则包罗万象,从《星枢编年史》到《高等能量几何》,从《异星生态学》到《文明伦理学》。学子们需要学习大量的新知识,挑战固有的认知。
课堂内外,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常有修真弟子与科技背景的学子为了一个能量转换的效率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常有像苏小蛮这样的“跨界者”提出将阵法符文集成到能量回路中的奇思妙想,而像“零”这样的异类,则会用严密的逻辑去分析一个法术模型的“情感驱动变量”,让人哭笑不得又深受启发。正是在这种激烈的交流与合作中,文明的壁垒开始松动,融合的萌芽悄然生长。
然而,星火的光芒越亮,吸引来的就不仅仅是飞蛾,还有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与豺狼。
学院的成功与独立,让议会中的保守派如鲠在喉。几个传统修真大宗门,如“玄天宗”、“青冥剑阁”等,对端木云这种“离经叛道”、将高深知识“滥授于人”的做法极为不满,认为其动摇了修真界的根基。更有一些隐秘的组织,比如一个被称为“暗影商会”的、游走在灰色地带、专门倒卖禁忌知识与技术的跨国势力,对星枢文明的遗产垂涎三尺。
这些势力,不敢再明着挑衅端木云的威严,却将触角伸向了更隐蔽的角落。
试图混入学院的“特殊学子”数量增加了。他们伪装得极好,心性考核勉强过关,潜力测评也不差,但在日常行为中,总会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过于关心核心区域的布局,对某些特定技术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切,或者暗中接触、拉拢那些背景简单、容易控制的学子。
学院外围,不明身份人员的活动愈发频繁。一些微小的、如同尘埃般的纳米探测机器人,或者附着着窥视法术的灵虫,开始尝试突破学院最外层的防御屏障,虽然大多都被“混沌周天护界”或“剑心警戒网络”瞬间湮灭,但其锲而不舍的尝试,说明了暗处窥探者的耐心与实力。
端木云对此心知肚明。他并未选择将学院打造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将所有威胁隔绝在外。在他看来,真正的强者,需要在风雨中成长。适当的压力与磨砺,对于这些初生的“星火”而言,是必要的催化剂。
机会很快到来。
一名成功混入学院、化名“陈泽”的学子,背景被伪装成一个破落修真家族的后裔,实际是“暗影商会”精心培养的间谍。他天赋不错,为人低调,善于交际,很快就在同期学子中建立了一定的关系网。他的任务,是窃取“星枢阁”内关于一种名为“相位物质重构”的核心技术的初步理论资料。
在一次精心策划的夜间行动中,“陈泽”利用一件商会提供的、能短时间干扰局部能量感应的法器,潜入了“星枢阁”的外围区域。然而,他的一切行动,都在端木云借助学院大阵的监控之下。
端木云并未直接出手,而是通过神识,悄然引导了正在附近演武场加练磨合的石猛、苏小蛮以及被石猛硬拉来“感受战斗氛围”的零。
石猛凭借其对能量异常的敏锐直觉,率先察觉到“星枢阁”方向传来一丝不协调的波动。苏小蛮立刻拿出自己捣鼓的小型能量追踪仪进行确认。零则通过逻辑分析,排除了正常维护活动的可能性,判断为非法入侵。
三人虽初识不久,却在短暂的迟疑后,迅速达成共识——阻止他!
石猛一马当先,施展初学的“厚土盾”阻挡对方去路,虽被对方轻易击破,却为苏小蛮争取了时间。苏小蛮丢出几个自己改造的“眩晕闪光符”和“黏胶陷阱”,虽然效果有限,却成功扰乱了“陈泽”的节奏。最关键的是零,他冷静地分析了“陈泽”的能量护盾频率弱点,并用一种高频振波发生器进行了针对性干扰,瞬间削弱了其防御。
三人的配合虽显稚嫩,却奇招迭出,打了“陈泽”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在闻讯赶来的星火卫抵达前,三人合力,竟成功将“陈泽”逼入了死角,由石猛一记凝聚了全身力量的直拳,将其击晕。
这场突如其来的、由学子自发应对的“反渗透”小胜,迅速传遍了整个学院。石猛、苏小蛮、零三人名声大噪,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激发了所有学子的自豪感与归属感。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来学习的,更是这座学院,这份传承的守护者之一。
端木云在事后公开表彰了三人,并以此事为例,强调了团结、敏锐与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他没有点破背后的暗流,但所有学子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与动力。
夜色渐深。
端木云独自站在学院最高的观星台上,这里也是“混沌周天护界”的一个核心节点。下方,校园内依旧灯火通明。演武场上还有学子在挥汗如雨,实验室的灯光彻夜不熄,静思室内有人冥思苦想,也有三五学子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白天的课程或之前的“壮举”。
那些年轻的面庞上,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历经初步磨砺后愈发坚定的眼神。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带着不同的故事与梦想,如今汇聚于此,如同点点星火。
端木云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暗处的窥探与挑战不会停止,未来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但看着这些蓬勃的、充满无限可能的“火种”,感受着脚下这座日益坚固的“基石”,他心中充满了平静与力量。
星火已燃,雏鹰初啼。前路漫漫,唯光明与希望,不可辜负。他知道,播种的季节已经过去,接下来,将是精心呵护,等待燎原的时刻。而任何试图熄灭这火焰的阴影,都将被他,以及这些成长起来的星火守护者们,彻底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