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扶苏接口道,“山鬼及其‘山神之怒’熟悉地形,必然妄图利用这一点,与我军周旋,甚至偷袭。因此,我军必须发挥火器射程与威力优势,尽量避免在复杂丛林与其纠缠。当以炮兵开路,清除可疑区域;以散兵线稳步推进,控制交通要道和制高点;逼其主力在相对开阔地带与我决战。”
他手指点向几条通往文朗城的主要河流:“控制水路,亦至关重要。既可运输物资,亦可沿河岸推进,限制敌活动空间。”
夜色渐深,专列在夜色中继续前行,车轮声仿佛催眠曲,但御书房内却灯火通明。一场小范围的军事会议正在召开。
议题聚焦于如何应对百越匪军拥有的燧发枪和飞雷神炮。
“山鬼手中虽有万余燧发枪,但训练、保养皆不及我军,其射速、精度与我‘秦魂’不可同日而语。”项羽信心十足,“在正面交火中,我军火力可形成绝对压制。需防备者,乃是其利用地形靠近,或于夜间发起突袭。”
“至于飞雷神炮,”另一位旅帅沉吟道,“其射程、威力远不如我‘秦魄’,且数量有限。关键在于找出其阵地,优先以我炮兵摧毁之。或以其射程为诱饵,设伏歼灭其操作人员。”
扶苏总结道:“总而言之,扬长避短。以我之长,克敌之短。发挥火力、纪律、组织优势,避免陷入对方熟悉的环境和节奏。情报工作至关重要,要尽快重新建立对文朗城方向的侦查。”
会议持续到深夜。而在御书房外,龙卫们精神高度集中,彻夜巡逻,冰冷的眼神扫视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黑暗。他们通过特定的灯火信号,与在沿线关键节点策马跟随的黑冰台探员保持着联系,确保专列如同在无形的保护罩中安全前行。
第二天清晨,扶苏早早醒来,推开了专列那特制的、镶嵌着厚玻璃的车窗。略带凉意的清新空气涌入车厢,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这个时代的空气质量真是没话说。
此时专列已驶出关中平原,进入了广袤的江汉地区。窗外,景色已然大变。一望无际的平原被起伏的丘陵和蜿蜒的河流取代,水田如镜,点缀其间,偶尔能看到早起劳作的农人身影。
山川壮丽,河流奔腾,一片生机勃勃。
扶苏凭窗远眺,心中感慨万千。这便是他的帝国,从西北的苍凉雄浑到江南的温婉富庶,疆域万里,气象万千!
如此大好河山,岂容宵小作乱?更坚定了他平定南疆、守护这方水土的决心。
随行的官员适时送来沿途州府的政务简报。
扶苏一边用着简单的早膳,一边翻阅。
大部分地区还算平稳,但一份来自江夏郡的奏报引起了他的注意:今春雨水偏多,境内沧浪水有泛滥之险,恐危及沿岸农田村庄。
扶苏放下筷子,沉思片刻,提笔批示:“着江夏郡守即刻组织民夫,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可于上游两岸择荒坡之地,广植林木,以固水土。另,勘察地形,于合适之处,规划修建水库,丰水时蓄水,枯水时放水,既可防洪,亦可抗旱。此事由工部派员指导,所需钱粮,由户部专项拨付。”
这是他第一次明确提出结合了植树造林与水利枢纽的综合性治水理念。一旁的官员看得有些惊讶,尤其是“植树固土”、“修建水库”的想法,颇为新颖,但细想之下,又觉大有道理,连忙记下,准备通过下一站通讯点发回咸阳。
专列继续南行,气温明显升高,潮湿感也愈发明显。中午时分,专列停靠在一个巨大的长江渡口——夏口。这里是大秦重要的水陆转运枢纽。
扶苏再次下车,在项少龙等人护卫下,视察了江边庞大的水军码头。
只见江面上停泊着数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船,皆是传统的楼船、艨艟,以木材建造,风帆林立,颇为壮观。
水军统帅上前拜见,介绍着目前水军的训练和舰船情况。
扶苏询问了水军逆流而上,深入沅水、湘水等支流,支援南疆作战的可能性。水军都尉面露难色,表示大型战舰逆流上行困难,且南疆水系情况复杂,暗礁浅滩众多,大船难以通行,目前主要依靠小型船只进行侦察和少量物资运输。
扶苏心中记下,看来短期内难以依靠水军进行大规模战略投送,主要还是依赖陆路。
就在这时,一名黑冰台探员风尘仆仆地登上专列,带来了最新的南疆情报。
“陛下,据象郡急报,山鬼近日频繁派遣小股‘山神之怒’部队,袭扰象郡周边,尤其是靠近雒越边境的村镇,掠夺粮食、牲畜,破坏道路。大部分袭扰已被蒙恬将军派出的驻防部队击退,但仍有数个过于偏远、靠近边境的村落……惨遭毒手,村民……伤亡颇重,粮食被劫掠一空。”
探员的声音带着沉痛。
扶苏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一股怒火在胸中升腾。他猛地一拍案几:“猖狂!”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杀意,立刻对随行的书记官口述命令:“即刻传令蒙恬!第一,加强边境所有隘口、要道的防御,增派巡逻队,遇敌坚决打击!第二,立刻组织兵力,将边境线五十里内,所有位于防御薄弱区域的百姓,全部迁往象郡腹地安置!不得延误!第三,命令象郡郡守及所属官员,全力配合,妥善安置移民,分配田亩、粮种、口粮,搭建居所,绝不可使百姓流离失所!第四,令朱雀军区各部,提高戒备,做好随时出击,清剿敢于越境之敌的准备!”
命令被迅速记录下来,由专列上的快马信使,以最快速度送往下一通讯站,接力传往象郡。
处理完这紧急军务,已近午时。扶苏没有单独用膳,而是让项少龙带着,来到了龙卫们用餐的车厢。
车厢内,龙卫们正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行军餐:粟米饭,咸菜,还有一块肉干。见到皇帝到来,众人慌忙起身。
“都坐,继续吃。”扶苏摆摆手,随意地坐在一个空位上,拿起一份看了看,“伙食怎么样?能吃饱吗?”
“回陛下,能吃饱!”士兵们纷纷答道。
扶苏又详细询问了项羽,后面新军将士的伙食和居住情况。
项羽汇报,伙食标准一致,但五列专列装载两万人,尽管工部采用了上下铺设计,空间依然十分狭小,士兵们长时间待在车上,颇为憋闷。
扶苏听后,当即对后勤官员吩咐:“传朕旨意,后续行程中,伙食标准再提高一等,增加肉食和新鲜菜蔬供应,务必让将士们吃好!沿途停靠大站时,可适当延长停留时间,让将士们有机会下车列队活动,舒展筋骨,但需注意秩序和安全。”
“臣遵旨!”后勤官员连忙记下。
专列继续向着南方深入。越往南,气候越显炎热潮湿,与干爽的关中截然不同。扶苏特意召见了随行的军医官,叮嘱他们加强巡查,准备好防治中暑、腹泻以及南方常见瘴疠疾病的药物,确保部队战斗力。
傍晚时分,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专列穿行在江南的丘陵水网之间,窗外景色如画。
扶苏独自坐在御书房内,摊开了随身携带的日记册。他提笔蘸墨,开始记录下这漫长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
“五月十六,晴,转湿热。专列已过夏口,深入江南……沿途山河壮阔,民生各异……江夏水患之忧,需长远计议,植树、建库,或为良方……南疆警讯传来,山鬼小股袭边,百姓受难,心痛亦愤慨……已令蒙恬坚壁清野,护民为先……新军将士困于车中,虽斗志昂扬,亦需体恤……后勤辎重,乃生命线,不可片刻松懈……”
写到这里,他停下笔,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村庄,心中涌起更深的感慨。
“穿越此世,既承帝位,手握权柄,所见不应仅是疆域之广,兵甲之利,更应是这万里山河间,每一个辛勤劳作、期盼安宁的子民。统一全球或许终有一日,然让治下之民,无论关中、江南还是即将平定的南疆,皆能安居乐业,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方为根本之治,亦是朕之心愿。科技之用,不仅在于强兵,更在于富民、利民。待到南疆平定,百废待兴,诸多设想,当可徐徐图之……”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将一位穿越者帝王的抱负与思考,悄然留存。
夜色再次降临,专列如同暗夜中坚定的箭头,刺破南方的重重迷雾,坚定不移地驶向那片即将被战火与雷霆洗礼的土地。
车厢内,扶苏合上日记,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文朗城的位置,眼神冰冷而决绝。
帝国的意志,正随着这钢铁的韵律,一步步逼近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