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232章 惊变骤传驰道急,宫门肃立帝颜寒

第232章 惊变骤传驰道急,宫门肃立帝颜寒(1 / 2)

始平四年,四月的关中平原,已然褪去了冬日的萧瑟,染上了一层欣欣向荣的绿意。宽阔平坦的驰道上,车马辚辚,商旅往来,一派帝国腹心的繁华与安定景象。

然而,在这片祥和之下,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氛,正沿着那条连接帝国南北、用无数人力物力夯筑而成的宽阔驰道,如同贴着地面席卷而来的低气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向着帝国的权力心脏——咸阳,疯狂蔓延。

两个人,四匹口吐白沫、汗液如浆的骏马,如同离弦之箭,在驰道上疯狂奔驰。

马蹄踏过坚硬的水泥路面,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哒哒声响,将沿途所有的车马行人远远甩在身后。

两名面容枯槁、眼窝深陷却目光如炬的朱雀军区精锐传令兵,每人双马,仿佛木偶般,重复着抽打胯下战马的动作。

他们身上的军服早已被汗水、雨水和泥泞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精悍而疲惫的线条。其中一人的手臂上,还缠着渗血的绷带。

他们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换马了。

自四月初三从象郡大营出发,五天五夜,昼夜不息,换马不换人,吃喝都在颠簸的马背上解决,困极了就用牙咬舌尖,甚至用腰间的刺刀扎自己的大腿!

支撑他们的,是怀中那份用层层包裹、沾着司令任嚣鲜血的、重逾千钧的战报,以及陈超军长那嘶哑而沉重的嘱托:“不惜一切代价,最快速度,面呈兵部蒙恬尚书!直达天听!”

帝国的驰道系统和驿站制度,在新政推行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完善。

每隔数十里便有驿站,常备良马,随时供应加急军情传递。

正是这套高效的系统,使得这份来自数千里外的噩耗,得以在短短五日内,横跨大半个帝国,于四月九日午后,如同一支淬毒的利箭,射入了咸阳城。

战马没有丝毫减速,直接冲过咸阳那高大雄伟的城门,守城士兵显然早已接到类似加急军情的预案,看到传令兵手中高擎的、代表最高紧急级别的朱雀令牌,立刻肃然放行,并派人前方开道,厉声呵斥行人避让。

战马穿过熙攘的街市,一路畅通无阻,最终带着一股刺鼻的汗腥味和风尘气,猛地停在了庄严肃穆的帝国兵部衙署大门前。

“噗通!” 两名传令兵几乎是滚落马下,脚步虚浮,却强撑着站稳。

为首那名手臂带伤的上尉,用干裂渗血的嘴唇,对着迎上来的兵部守卫低吼道:“朱雀军区……八百里加急……面呈蒙恬尚书!”

守卫的小吏见惯了军情急报,但看到这两人如此狼狈凄惨、气若游丝却目光灼人的状态,心中也是一凛,本能地就要上前接过他们手中那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信筒。

“且慢!” 那上尉猛地后退半步,将信筒死死抱在怀里,声音虽然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情况特殊!上官严令,此报……必须亲手交到蒙恬尚书手中!任何人不得经手!还请速速通传!军情紧急,延误片刻,你我皆担待不起!”

新政推行后,帝国官员的办事效率和纪律性已非往日可比。那小吏见对方如此坚持,又联想到朱雀军区前段时间似乎在南边用兵,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道:“二位稍候!我即刻去禀报尚书大人!” 说完,转身就以最快的速度冲向衙署深处。

兵部衙署内,尚书蒙恬正与几名侍郎及司官商议着北方玄武军区的秋季换防事宜。他虽已位居帝国兵部尚书,执掌天下兵马调动,但眉宇间那股属于百战名将的锐气与沉稳依旧未减分毫。

就在这时,那名小吏未经通传便急匆匆闯了进来,也顾不得礼仪,急声道:“尚书大人!门外有朱雀军区八百里加急军使到!言明情况特殊,必须亲手将战报呈于大人您!卑职看他们……状态很不好,像是经历了恶战!”

蒙恬的眉头瞬间拧紧,心中猛地一沉。他常年在军中,太了解这种“情况特殊”、“必须亲手呈送”意味着什么了!

这绝非普通的战报或捷报!

帝国南疆……出大事了!

“人在何处?!” 蒙恬猛地站起身,连面前的案几被带得晃动了一下也浑然不觉。

“就在衙署大门外!”

蒙恬不再多问,甚至来不及对在场的同僚交代一句,大步流星,几乎是奔跑着冲出了议事厅,穿过重重院落,直扑兵部大门。

他那高大的身躯和急促的步伐,带起一阵风,让沿途遇到的低级官吏纷纷侧目避让,心中惊疑不定。

来到大门外,蒙恬一眼就看到了那两名倚靠在马车旁、几乎站立不稳,却依旧将怀中信筒抱得死紧的传令兵。

他们那身破烂染血的军服,那疲惫到了极点却依旧燃烧着某种执念的眼神,让蒙恬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

“我就是蒙恬!” 蒙恬沉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

两名传令兵看到蒙恬,尤其是认出他那标志性的面容和气度,眼中瞬间爆发出一种如释重负又混合着巨大悲痛的光芒。

那名上尉挣扎着上前一步,双手颤抖着,将那个沉甸甸的、带着体温和汗水的信筒,高高举起,递向蒙恬:“尚书大人……朱雀军区……战报……请……请大人亲启……”

蒙恬深吸一口气,接过信筒。

入手的感觉异常沉重,他甚至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夹杂在汗味和尘土味中的……血腥气?

他不再犹豫,用力拧开信筒的密封盖,取出了里面那卷好的绢帛。

刚刚展开,一片已然变成暗黑红色的、触目惊心的血迹,便猛地撞入了他的眼帘!

那血迹浸透了绢帛的纤维,边缘模糊,却带着一种无声的控诉和惨烈!

蒙恬的心跳漏了一拍,他强压下心头的悸动,目光如电,飞速扫过绢帛上的文字。

越看,他的脸色越是苍白,握着绢帛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

任嚣重伤弥留……赵佗断后战死,身首异处……黑冰丞癸卯殉国……一万五千三百七十七人阵亡……其中包括两名上将,大量中高级军官……火器受制暴雨……惨败……

一个个冰冷的字眼,一组组带血的数字,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匕首,狠狠地刺穿着蒙恬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的心脏!

他仿佛能透过这绢帛,看到瘴疠谷那尸山血海的惨状,听到任嚣临终前那泣血的忏悔与不甘!

这哪里是战报?这分明是一份用帝国最精锐军团鲜血写就的绝命书!

是帝国南疆天塌地陷的噩耗!

蒙恬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如鹰隼,死死盯住那两名传令兵,声音沙哑而急促:“朱雀军区……现已戒严?陈超暂代指挥?此事……一路上,可曾扩散?”

那校尉艰难地点头,声音微弱却清晰:“回大人……陈军长已下令全军戒严,固守待援,等候帝国中枢下一步的指令……我等……一路疾驰,未曾……未曾对任何人提起南疆只言片语……”

“好!做得很好!” 蒙恬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随即猛地回头,对跟随出来的亲兵警卫厉声下令:“传令!即刻起,兵部衙署全面戒严!许进不许出!所有人员回归本位,无我手令,不得擅动,不得交头接耳!违令者,军法处置!”

“是!” 亲兵凛然应命,立刻带人执行。

蒙恬又对旁边一名司官吩咐:“带两位朱雀军区的袍泽下去,好生照料,让他们沐浴、用饭、治伤!他们是帝国的功臣!”

安排完这些,蒙恬将那份染血的战报小心翼翼地重新卷好,紧紧握在手中,转身就准备前往中书省衙署,去找中书令李斯和尚书令陈平。

此事太大,他一人绝无法决断,必须立刻禀报陛下,而在那之前,需要与李斯、陈平这两位帝国高官统一口径和应对策略。

然而,他刚走下兵部衙署的台阶,准备翻身上马,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清越而带着疑惑的声音:

“蒙尚书!何事如此匆忙?兵部为何突然戒严?”

蒙恬回头,只见兵部总参谋部参谋长韩信,正站在戒严线内,眉头微蹙地看着他。韩信年纪虽轻,但凭借其超凡的军事天赋,深得扶苏信任,破格提拔至总参谋部参谋长这一要职,参与帝国最高军事决策。

蒙恬脚步一顿。他深知韩信智谋超群,眼光毒辣,往往能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窥见关键。此刻南疆骤逢巨变,正是需要集思广益之时。让韩信知晓,或许能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破局思路。

心念电转间,蒙恬对戒严的士兵挥了挥手:“让韩参谋长过来。”

士兵放行,韩信快步走到蒙恬身边,低声道:“蒙尚书,究竟发生何事?下官或可为尚书分忧。”

蒙恬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目光深邃地看了韩信一眼,然后将手中那份卷起的绢帛递了过去,声音压得极低:“你自己看吧。看完之后,莫要声张,随我去见中书令和尚书令。”

韩信见蒙恬神色如此凝重,心中那不好的预感更甚。

他接过绢帛,缓缓展开。当那刺目的血迹和“臣任嚣顿首百拜……泣血上奏”的字样映入眼帘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阅读的速度极快,几乎是一目十行,但越是往下看,他脸上的血色褪得越快,呼吸也变得有些粗重。

当看到赵佗身首异处、癸卯殉国、一万五千余将士埋骨瘴疠谷时,他握着绢帛的手也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