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且末县来报,当地老者聚集,对强制学习秦语颇有微词,虽未敢明面反抗,但消极应对。”一名属官禀报道。
“大人,龟兹县发现暗中串联,疑似原贵族余孽,已被黑冰台控制,按律当如何处置?是杀是囚?”
“大人,从中原迁徙来的匠户与当地民众因用水次序发生争执,几乎械斗……”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张良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有时脑海中甚至会闪过一丝极其大逆不道的念头:若是像昭武城那般……或许就没这么多麻烦了。人都没了,自然无需担心语言、文化的冲突。
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强行压下。
他深知皇帝陛下推行《新地治理通则》的深意——绝非简单的军事征服和土地扩张,而是要将这些新占之地的土地、资源、尤其是人口,彻底消化吸收,转化为帝国实实在在的养分和力量。
人口,是帝国赋税、兵源、劳役的基础,是国力的根本。
“陛下要的不是一片白地,而是一个能不断为帝国输血的新疆域啊。”张良喃喃自语。他必须绞尽脑汁,既要快速稳定局势,推行秦法秦制,又要尽量减少当地人的抵触情绪,引导他们逐步认同帝国,最终融为一体。
他的策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强硬推行帝国律法和语言教育,设立蒙学院,强制适龄孩童入学,对成年人则通过市集交易、徭役派发等方式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加大移民力度。不仅仅是鼓励更多秦人西迁,充实边疆,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将这些西域“新秦人”迁往帝国其他需要劳动力的新拓之地,如西羌、月氏故地。
“将他们打散安置,给予田宅,安排修路、筑城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给予足以糊口的钱粮。”张良对下属吩咐道,“要让他们在劳动中,亲眼看到帝国的强大组织能力,亲身感受到成为帝国子民后,只要安分守己,便能获得比过去更安稳的生活。这才是最快的同化之道。”
这项工作繁琐而漫长,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张良几乎事必躬亲,协调军队、黑冰台、工部、户部等各方力量,整个人都清瘦了不少。
所幸,西域各地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有组织抵抗。在帝国绝对武力的震慑下,以及黑冰台无孔不入的监视下,任何试图反抗的火苗都被迅速扑灭。只有一些不甘心失去特权的原贵族余孽或死硬分子,试图隐藏身份进行破坏,但大多很快就被揪出,按律严惩,或公开处决,或发配苦役。铁与血的手段,确保了表面上的平静。
始平三年十二月初,随着 项羽的捷报发出。年关将至的气息,开始在中原弥漫,但在这片刚刚经历剧变的西域大地上,节日的气氛却十分淡薄。
除了楼兰、且末、小宛这三个归附最早、受战争影响最小的县城,因为帝国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建设安抚,显露出些许生机外,大部分地区仍被一种劫后余生的压抑感所笼罩。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夯土筑墙的号子声、工匠敲打的叮当声不绝于耳,但百姓的脸上,更多的是茫然和顺从,而非喜悦。
……
咸阳宫,暖阁。
皇帝扶苏正在批阅奏章,贴身宦官悄无声息地送来一份密封的铜管。扶苏瞥了一眼上面的特殊标记,知道是黑冰台的密报。他放下朱笔,打开铜管,取出里面的绢帛,仔细阅读。
内容正是关于项羽在西域“坐观虎斗”的详细记录。扶苏的眉头微微蹙起,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片刻之后,他却是摇头失笑,低声笑骂了一句:“这个项羽……行事还是这般酷烈激进,半点亏不肯吃。那些首鼠两端的墙头草,杀了也就杀了,倒也干净,省了日后许多麻烦。结果嘛,倒是甚合朕意。”
他深知项羽的脾气,也明白在西域那种复杂环境下,有时快刀斩乱麻比怀柔绥靖更有效。只要最终目标达成,过程有些瑕疵,在他这位务实的天子看来,并非不可接受。更何况,项羽此举,客观上为帝国彻底清除西域旧有统治阶层扫清了障碍,大大降低了后续治理的难度和潜在风险。
“蒙毅。”扶苏唤来侍立在旁的黑冰台指挥使蒙毅。
“臣在。”
“这份东西,”扶苏将绢帛递过去,“列为绝密,存档于黑冰台秘库,非朕手谕,任何人不得调阅。”
“臣遵旨。”蒙毅心领神会,双手接过绢帛,小心收好。
他明白,陛下这是要保护项羽,避免朝中那些恪守礼法教条、讲究“仁义”的文官,尤其是礼部的某些顽固大臣,借此机会弹劾攻讦,在年关将近时徒惹纷扰。
处理完密报,不到一个时辰,宫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兴奋的脚步声,伴随着兵部尚书蒙恬那洪亮的声音由远及近:
“大捷!西域大捷!陛下!武威侯八百里加急捷报!”
暖阁内的侍从们精神一振,扶苏也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一丝早有预料却又恰到好处的“惊喜”。
只见蒙恬手持一份插着羽毛的紧急军报,大步流星走入暖阁,脸上洋溢着激动之色,顾不上全礼,便高举捷报朗声道:“陛下!武威侯项羽自西域楼兰县城发来捷报!西域全境已定!三十余国尽数归附!斩获无算!扬我大秦天威!”
扶苏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朱笔,身体微微后靠,显得从容而欣慰:“哦?项爱卿果然不负朕望。蒙卿,念来与朕听听。”
“臣遵旨!”蒙恬深吸一口气,展开那份凝结着西域数月征战结果的捷报,用他那中气十足的声音,清晰地诵读起来:
“臣,白虎军区副司令员、武威侯项羽,顿首百拜,谨奏皇帝陛下:赖陛下天威浩荡,将士用命,西域战事已定,寰宇澄清……”
捷报的内容,随着蒙恬的声音,回荡在温暖的咸阳宫暖阁之中。那字里行间洋溢的胜利喜悦,那辉煌的战果,那对帝国未来的展望,与一个多时辰前那份冰冷的密报,形成了微妙而有趣的对照。
扶苏面带笑容,静静地听着,手指偶尔随着捷报中提到的斩获数字轻轻点动,仿佛在欣赏一曲激昂的凯歌。只有他那深邃的眼眸最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和掌控一切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