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202章 霸王蓄谋剿西域,良策暗布引烽烟

第202章 霸王蓄谋剿西域,良策暗布引烽烟(1 / 2)

西域大地,在凛冽的寒风中陷入了一种诡异而躁动的氛围之中。大秦皇帝那不容置疑的最后通牒,如同一把无形的筛子,将西域诸国筛成了泾渭分明的三拨,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上演着一出出荒诞而又注定血腥的戏剧。

楼兰、且末、小宛这三个所谓的小国,作为最先也是唯一选择无条件投降的“幸运儿”,国内正上演着一幕幕复杂的情感纠葛。

楼兰王尉屠耆在王宫中最后一次举行“大宴”,招待即将一同踏上迁徙之路的贵族和官员。美酒佳肴摆满案几,却无人有心思畅饮。气氛压抑而沉重。

尉屠耆端起金杯,脸上挤出一丝悲壮而又故作洒脱的笑容:“诸位爱卿,今日之后,世间便再无楼兰国,亦再无楼兰王与诸位贵族了。”

台下众人闻言,皆面露凄然之色,一些女眷更是低声啜泣起来。

尉屠耆提高了声音:“然,我等今日之抉择,非为苟且偷生,实乃为了我楼兰数万子民免遭刀兵之祸,为了扦泥城不被夷为平地!我等放弃权位,换得一方平安,此乃大仁大义,大勇大德!后世史书,纵无我等王侯之名,亦当记我等保全生灵之功!”

他这番自我感动式的演说,倒是激起了一些人的共鸣。且末来的贵族代表也起身附和:“楼兰王所言极是!大秦天威,不可抗拒!我等此举,实乃顺应天时,非战之罪也!能迁入上国天朝腹地,为一富家翁,安稳度日,总好过化为齑粉!更何况我等此举将为楼兰子民带来数不尽的好处,也算是我等为楼兰做的最后贡献了!”

“是啊是啊,陛下仁慈,给了生路……”

“为了子民,我等牺牲些又算得了什么……”

众人互相安慰着,努力将一种屈辱的投降行为,粉饰成一种悲壮而明智的牺牲,试图在心理上寻求一丝平衡和慰藉。他们选择性忽略了大秦那冰冷条款下的彻底剥夺,只幻想着未来在关中沃土做富家闲人的安稳日子。殊不知,他们的“牺牲”在未来大秦的史书中,或许只会留下“识时务,举国内附”的寥寥几笔。

与楼兰等国的凄风苦雨不同,以龟兹、姑墨、温宿为首的反抗联盟,则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狂热和自大之中。

龟兹王绛宾在延城王宫大摆庆功宴,庆祝他们“成功”驱逐了国内的投降派,斩杀了那些妄图劝说投降的使者,并结成了“抗秦神圣同盟”。宴会上,歌舞升平,觥筹交错,一派必胜的景象。

“诸位!且满饮此杯!”绛宾红光满面,举杯高呼,“让那些软骨头去秦人脚下摇尾乞怜吧!我西域男儿的脊梁,是铁打的!宁折不弯!秦人有何可怕?不过是仗着些奇技淫巧罢了!我等十五国联盟,兵精粮足,据守坚城,更有天山为屏障!只要我等团结一心,定能让那项羽匹夫和他手下的秦狗碰得头破血流!”

姑墨王性情暴烈,喝得醉醺醺的,挥舞着割肉匕首吼道:“绛宾王说得好!等打退了秦狗,我看这西域,也该统一了!到时候,唯我龟兹、姑墨、温宿等十五国马首是瞻!那些首鼠两端的墙头草,统统都要清算!”

温宿王相对谨慎,但也被气氛感染,附和道:“正当如此!此战若胜,西域格局当由我等重塑!”

他们沉浸在自我构建的强大幻觉中,将大秦的暂时按兵不动误解为怯懦和无计可施。他们不断派出小股骑兵,如同烦人的苍蝇般,远远地骚扰秦军边境哨所,射几支无关痛痒的箭,然后迅速逃回,并以此作为“战功”大肆宣扬,进一步助长了国内的虚骄之气。他们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昭武城是如何消失的,或者说,他们选择性地不愿去相信那是真的。

最难受的,莫过于以疏勒、莎车、于阗为首的那十八个选择观望的国家。他们就像站在悬崖边看戏的人,既担心台上的刀剑无眼伤到自己,又担心身后有人推自己一把。

疏勒王几乎每天都要召集大臣议事,议题只有一个:东边怎么样了?

“龟兹他们又去挑衅了?秦军有动静吗?”

“楼兰那边迁移得如何了?秦人有没有虐待他们?”

“莎车、于阗那边有什么消息?他们会不会突然投降,把我们卖了?”

大臣们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战派觉得龟兹联盟或许真有机会,主和派则日夜担忧大秦雷霆之怒降临,还有更多人则是彻头彻尾的骑墙派,风吹两边倒。

他们一边严令加强城防,征召壮丁,做出一副备战的样子,生怕龟兹联盟或者大秦任何一个看自己不顺眼;另一边又悄悄派人暗中与昭武新城的秦军接触,拐弯抹角地打探消息,试图保留一丝万一事不可为时投降的渠道。

这种首鼠两端、提心吊胆的日子,让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们心力交瘁,深刻体会到了“弱国无外交”的无奈与煎熬。他们就像赌桌旁的看客,既想下注又怕输光,只能眼睁睁看着筹码在别人手中流转,备受折磨。

昭武新城,西域都护府行辕内,气氛与西域各国的混乱躁动截然不同,却同样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焦躁。

主帅项羽端坐在虎皮大椅上,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如同他内心积郁的雷霆。

“哼!一群不知死活的跳蚤!”他终于忍不住冷哼一声,声音如同金铁交鸣,“整日在边境线上嗡嗡作响,扰得人心烦!真当本侯的刀不利否?”

堂下众将也是群情激愤。

“侯爷!末将请命!只需给我五千精骑,一万火枪手,定将龟兹、姑墨那些个狂徒的脑袋给您拧下来!”

“是啊侯爷!这帮蛮夷,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就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整天射冷箭,骚扰商队,简直欺人太甚!”

项羽何尝不想打?他骨子里的好战血液早已沸腾。但陛下的严令如山——巩固成果,暂缓西进。没有新的命令,他绝不能擅自开启大规模战端。

他也曾上书兵部和御前,请求出兵荡平不臣。但回复迟迟未到,而那些西域蛮夷的挑衅却日益频繁。虽然尚未造成秦军人员伤亡,但这种被苍蝇围着叮咬的感觉,让心高气傲的霸王如今的武威侯项羽感到无比憋屈。

他只能强压火气,命令加强巡逻,禁止商队出边境,同时眼巴巴地盼望着来自咸阳的旨意。

终于,在这一日,一骑快马顶着风雪,携带着来自帝国中枢的诏书,抵达了昭武新城。

项羽精神一振,立刻召集众将及张良等人,焚香接旨。

旨意是扶苏亲自口述,由中书省草拟并用印的。内容首先表达了对前线将士的慰问,考虑到年关将近,希望尽量避免刀兵,让将士们过个安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