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邦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核心问题就是:需要一种能提供持续、稳定且足够强大动力的东西,来代替人力摇动。
自己解决不了?没关系!陛下说了,全院资源优先供应研究所!找能解决的人去!
他立刻对杨永信道:“老杨,你先别急,人力有时穷,那咱们就想办法不用人力!你继续研究,动力的事,我来想办法!”
说完,他转身就走,步履匆匆,直奔工学院。
找到院长茅焦,刘邦依旧是那套先捧后求的流程,不过这次神色要凝重急切许多:“茅院长,叨扰了!研究所那边杨所长遇到了天大的难题,急需一种能提供持续、稳定、强大旋转动力的设备,不知工学院可有此类现成的机械?或是能尽快打造?此事关乎陛下最看重的发电实验,成败在此一举啊!”
“持续稳定的旋转动力?”茅焦捻着胡须,沉吟片刻,忽然眼睛一亮,“哎!刘副所长,你们要的这东西……听起来怎么那么像公输昂那边正在改进的‘火油动力机’呢?”
“火油动力机?”刘邦心中一动。
“正是!”茅焦解释道,“公输昂一直在研究一种以猛火油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力量驱动轮轴旋转的机器,力道颇大,且能持续运转,就是噪音大了些,也不太稳定……但用来提供动力,应该是可以的。只是……”茅焦有些犹豫,“那东西目前还算是……呃,算是学院内部的试验项目,尚未公开……”
刘邦立刻抓住关键词,语气恳切:“茅院长!陛下严令,凡电学研究所所需,全院务必全力配合,优先供应!发电成功与否,关乎国运啊!若是公输昂的机器真能解决动力问题,那便是立下了大功!还请茅院长代为引荐,成与不成,总要试试才知道!一切责任,由我刘邦一力承担!”
茅焦本就对刘邦印象极好,又听他说得如此严重且肯承担责任,当下也不再犹豫:“既如此,刘副所长请随我来!我们这就去找公输昂!”
公输昂的实验室在工学院深处,一靠近就能听到巨大的轰鸣声和感受到一股热浪。找到公输昂时,他正满手油污地围着一台结构复杂、不断喷着黑烟的钢铁怪兽打转,神情专注而狂热,活脱脱又一个技术狂人。
茅焦简单说明了来意。公输昂一听是电学研究所那个“名声在外”的杨永信遇到了动力难题,需要他的火油机,非但没有因为被打扰而生气,反而露出了极大的兴趣。
“发电?需要高速稳定的旋转动力?妙啊!”公输昂眼睛放光,搓着满是油污的手,“我这火油机别的不敢说,力气绝对够大!就是这转速控制和稳定性还差些火候……不过正好可以去实际应用中试试!光在实验室里空转有什么意思!走走走!刘副所长是吧?带路!我这就让人把这台最好的试验机搬过去!”
研究狂人遇到可能验证自己成果的机会,那积极性比谁都高!
很快,一台相对最完整的火油动力机被小心翼翼地装上板车,由公输昂亲自押送,在一群工匠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开往电学研究所。
这阵仗引得皇家学院内不少人侧目,纷纷猜测电学研究所那边又要搞什么大动静。
刘邦抢先一步回到研究所,找到正在对着一堆数据纸发愁的杨永信,快速说明情况:“老杨!动力问题可能有办法了!工学院的公输昂带来了一种叫‘火油动力机’的设备,力道极大,能持续运转,或可替代人力!”
杨永信一听,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火油动力机?在哪?快带我去看!”
当公输昂和他的钢铁怪兽进入研究所时,两位技术狂人一照面,几乎没有多余的寒暄,立刻就被彼此的研究吸引住了。
“此物如何驱动?转速几何?”杨永信围着机器打转,问题如同连珠炮。
“猛火油驱动,转速目前……还不稳定,需手动调节进油量……但绝对远超人力!”公输昂也是语速飞快,一边解释一边指挥工匠安装。
“妙!妙啊!若真如此,或可一试!”杨永信兴奋地直搓手。
刘邦在一旁看着,根本插不上话,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默默地让人清理出一片空地,配合工匠们进行安装调试。
两位大师级人物联手,效率惊人。很快,火油动力机被固定好,输出轴通过一套临时赶制的传动机构,与杨永信那台“发电机”的转子连接在了一起。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研究所内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那两台连接在一起的庞然大物上。
杨永信和公输昂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与紧张。
“启动!”杨永信深吸一口气,下令。
一名工匠拿起摇柄,奋力摇动火油机。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般的轰鸣,黑烟喷涌,火油机颤抖着运转起来,输出轴开始旋转,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着发电机的转子越转越快!
嗡嗡嗡——嘎啦嘎啦——
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整个研究所的地面似乎都在轻微震动。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杨永信死死地盯着发电机输出端那两根特意分开一定距离的、打磨得铮亮的铜线。
转速越来越快,机器的噪音达到了顶峰。
就在这时——
刺啦!
一声清脆的爆响!
只见那两根铜线之间,一道微弱的、蓝白色的电火花猛地窜了出来,一闪而逝!
虽然短暂,虽然微弱,但在所有紧紧盯着那里的人眼中,却如同黑夜中划过的闪电般耀眼!
“成功了!”
“有电了!真的有电了!”
“天啊!我们造出电来了!”
短暂的寂静后,整个电学研究所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学子们激动得跳起来,互相拥抱,有些人甚至喜极而泣!多日的辛苦、压抑、疲惫,在这一刻似乎都得到了回报!
杨永信猛地攥紧了拳头,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脸上露出了近乎痴迷的狂喜笑容:“成功了……真的成功了……陛下是对的!理论是对的!”
公输昂也是哈哈大笑,用力拍打着火油机还在轰鸣的外壳:“好!好家伙!真争气!这力道,够劲!”
刘邦站在欢呼的人群中,看着那虽然已经消失却仿佛仍在眼前闪耀的电火花,看着狂喜的杨永信和公输昂,看着激动万分的学子们,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成了!这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杨永信激动之余,猛地看向刘邦,大步走过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嘶哑:“老刘!好样的!脑子活!要不是你想到去找公输昂,借来这火油机,我们还不知道要摇到猴年马月去!你立了大功了!”
公输昂也凑过来,对刘邦竖起大拇指:“刘副所长,有你的!以后研究所还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这东西能帮上忙,我也脸上有光!”
刘邦连忙谦逊地摆手:“二位言重了!全是杨所长理论精深,公输先生机器得力,我刘邦不过是跑跑腿,传句话而已,岂敢居功?”
然而,他在这件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兴奋过后,杨永信立刻恢复了研究者的本色,大声吼道:“都别愣着!记录数据!检查设备稳定性!实验还没有结束!我们要看看这电能持续多久,能有多大!快!”
众人虽然依旧兴奋,却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一次,所有人的干劲都格外充足。
杨永信则快步走到书案前,拿起笔,略一思索,便奋笔疾书。他要在第一时间,将“发电机试验成功,首次人工制造出电流”这个石破天惊的捷报,写成奏章,火速呈送进宫!
一封注定要震惊朝野的捷报,带着电火花的焦糊味和研究者们的狂喜,飞一般地送往了咸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