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旨。”扶苏朗声道,语气郑重:
“咨尔杨永信,秉性聪颖,痴迷格物,尤精雷霆之力之奥妙。于混沌中独辟蹊径,观测实验,卓有见地,所悟所言,发前人所未发,启后世之先声。朕聆之深以为然,奇其才,嘉其志。”
“着,即日起,特聘杨永信为大秦皇家学院格物院首席博士,赐皇家学院院士衔,秩同正二品,享相应俸禄、仪仗。”
“赐咸阳城内甲第宅院一座,仆役若干,一应开销暂由国库支应。”
“命于皇家学院格物院内,即刻筹建‘皇家电学研究所’,由杨永信全权主持。允其于皇家学院各分院之内,不拘一格,遴选精通算学、格物、化学之英才,充入研究所,共研电学之秘。所需一切物料、资金、场地,由国库拨付,诸院皆需竭力配合,不得有误!违令者严惩不怠!”
“特谕中书令、皇家学院副院长李斯,亲自主抓电学研究所之一应筹建、协调事宜,遇难处可直接呈报于朕!钦此!”
这一连串的封赏和任命,如同一声声惊雷,再次震得殿内众人目瞪口呆!
首席博士!正二品待遇!赐宅!独立研究所!全院资源倾斜!中书令李斯亲自督办!
这等待遇,简直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个没有任何功名、没有任何官职的布衣,仅凭一番“奇谈怪论”,竟一步登天,直达如此高位!这已不是祖坟冒青烟,简直是祖坟爆炸,直冲云霄了!
杨永信虽然醉心研究,但也并非完全不通世务,被这巨大的恩宠砸得头晕目眩,可更多的是被人理解,天知道他这些年受尽了多少白眼,尝尽了多少苦楚,甚至于只有表弟杨慎行一人与他交好,别人皆视他为疯子、不祥!
杨永信连忙跪倒在地,泪水在眼中打转,声音因激动而哽咽:“草民…不,臣…臣杨永信,叩谢陛下天恩!陛下知遇之恩,信任之隆,臣…臣万死难报!必竭尽心力,穷毕生之所学,必让那雷霆之力,为陛下所用,为帝国之光!”
扶苏走上前,亲手将他扶起,勉励道:“杨爱卿,朕相信你有此能,才对你委以重任!电学一途于我大秦而言如稚子学步,卿当勤勉,勿负朕望,早日将那纸上之言,化为现实之功,让帝国早日用上稳定、可控之‘电’,此乃不世之功!”
“臣遵旨!臣定当鞠躬尽瘁!”杨永信激动地保证。
随后,他目光便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胥坤身旁那厚厚一摞记录,搓着手,一副迫不及待想要拿回去研读消化的样子。
扶苏见状不由失笑,拦住他道:“杨爱卿不必急于一时。胥坤,安排人,将今日所记录之内容,立刻誊抄一份,原件存档,抄本予杨博士带回。再传朕的口谕,令御膳房即刻准备一桌丰盛膳肴,送至偏殿。让杨爱卿就在此处用完晚膳再回去,你也辛苦了,一同与杨爱卿用些。待用完膳,抄录也应完成了,杨爱卿再带回家中,细细琢磨不迟。另外通知少龙,安排两名龙卫护送,直至杨爱卿的宅院准备妥当之后龙卫再回来便可,另外行文麒麟军区,让李信安排一个精锐班,去杨爱卿府上护卫!”
杨永信闻言,更是感激涕零,连声道谢。
此刻,他心中对这位年轻皇帝的观感已然彻底改变,最初那点疏离和学术上的自负早已被无限的敬佩和知遇之恩所取代。
皇帝不仅能听懂他那“离经叛道”的研究,甚至还能够提出至关重要的点拨,更能给予他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尊崇的地位!这简直是梦想中的君主!此刻的他甚至在暗暗掐自己的大腿,就怕这是个梦......
待扶苏离开偏殿时,身后传来了杨永信无比恭敬、发自内心的声音:“臣,杨永信,叩首百拜,恭送陛下!”
扶苏心情极佳,脚步轻快地向后宫走去。路过自己寝宫时,他随口问殿外的侍女:“虞妃可还在里面?”
侍女恭敬回禀:“回陛下,虞妃娘娘临近午时才醒,起来后用了些膳食,便回漪兰殿自己的寝宫了,说是晚上再来陪陛下用膳。”
扶苏点点头,也不多问,转身便向着虞姬所居的漪兰殿走去。
漪兰殿内,虞姬正对镜梳理着如云的秀发,回想昨夜的缠绵,脸上犹自带着一丝羞红和甜蜜。
忽然听得殿外宫女请安之声,刚一回身,便见皇帝陛下大步走了进来。
她尚未来得及开口行礼,便被扶苏一把拦腰抱起,兴奋地转了两圈!
“呀!”虞姬惊呼一声,连忙搂住扶苏的脖颈,待扶苏将她放下,她看着皇帝脸上那毫不掩饰的、如同孩童得了心爱玩具般的灿烂笑容,又是惊讶又是欢喜,柔声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遇上何等喜事,竟如此开怀?可否与臣妾分享一二?”
扶苏看着她娇美的容颜,眼中的笑意更深了,却卖了个关子:“天大的喜事!朕今日,又为帝国寻得了一桩真正的‘国宝’!此事说来话长,容朕慢慢说与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