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171章 定策新地谋长远,英才历练固边疆

第171章 定策新地谋长远,英才历练固边疆(2 / 2)

扶苏听完陈平的详细汇报,龙颜大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是他近期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之一。战争的最终目的并非毁灭,而是为了更好的统治与发展。陈平所言,正是他理想中新地治理应该达到的效果。

“好!甚好!”扶苏抚掌称赞,“陈卿与诸位同僚辛苦了!新地治理能如此迅速步入正轨,尔等功不可没!尤其是能将‘威慑’与‘怀柔’结合得如此得当,既显帝国之威,又施陛下之仁,方能使新民归心,此乃老成谋国之举!”

赞赏过后,扶苏的神色变得更为严肃和深远:“然,月氏、西羌之治理经验,乃帝国以巨大代价换取之宝贵财富,其成功模式,不应止于两地。朕欲将其制度化、模板化,以为万世法,为日后帝国开拓更多新地,提供可循之章法!”

他目光扫过李斯和陈平,下达了重要指令:“陈卿,朕命你,将新地管理之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地方官署架构设置、舆论引导与控制、民生工程建设与标准、文化教育与宣导策略、土地分发之原则与流程、基层治安管理模式乃至与皇家商号之协作等等——事无巨细,全部详细梳理、总结、归纳,编纂成册!”

“编纂完成后,”扶苏看向李斯和陈平,“由中书令李斯、尚书令陈平、门下侍中冯去疾三位爱卿亲自牵头,组织精干人手,共同复核、审定,务必确保其内容详实、策略得当、符合秦律与帝国利益。确认无误后,交由皇家商号下设之印刷出版社,以最高规格刊印成书!”

扶苏眼中闪烁着光芒:“此书,便命名为《大秦新地治理通则》!刊印之后,颁发至帝国各郡县,尤其是边郡及未来可能涉及开拓之军区、官署,令其学习研读。日后凡有新得之地,皆需参照此《通则》之精神与细则,因地制宜,施行管理!此乃帝国万年基业之基石!朕要求此书行之有效,基层管理参照此书便可管理新地!”

李斯与陈平闻言,神色皆是一凛,他们立刻意识到了此事的重大意义。这是要将临时性的政策经验,提升为国家级的永久性制度规范,其影响将极其深远。两人立刻起身,躬身领命:“臣等遵旨!必竭尽全力,编修好《通则》,不负陛下重托!”

“嗯,”扶苏点了点头,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他沉吟片刻,又道:“此外,新地开拓,不仅需要规章,更需要能贯彻执行规章的干才。朕记得,首届科举之中,涌现出不少才华横溢的仕子,如张良、萧何、曹参、郦食其等人。这些人如今在中枢历练已有段时日,表现如何?”

他这话主要是问向负责官员铨选考核的尚书令陈平,以及总领政务的中书令李斯。

陈平立刻回道:“陛下明鉴。张良、萧何、曹参、郦食其等,确是难得之才。张良于尚书台协理文书机要,心思缜密,常有奇谋;萧何于户部观政,精通筹算,于钱粮调度显示出非凡天赋;曹参于兵部历练,通晓军务,为人沉稳干练;郦食其善于言辞,于接待外邦使节、宣慰地方等方面表现出色。此几人皆已熟悉中枢运作,对陛下之新政领悟颇深。”

扶苏听后,微微颔首,随即目光转向一直沉稳端坐的中书令李斯:“李卿,你身为中书令,总领机要,阅人无数。依你之见,朕方才所提这几人,可否堪当大任?若放至西域新地,独当一面,可否放心?”

李斯被皇帝点名询问,缓缓起身,拱手作答,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老练与权威:“陛下,老臣对此几人,亦有关注。陛下所言甚是,首届科举之前三甲,确为帝国遴选出之英才。他们不仅学识扎实,更难得的是,皆注重实务,并非纸上谈兵之辈。于各部观政期间,于繁琐庶务之中,皆能快速上手,且常有因地制宜之见解。”

他稍作停顿,给出了肯定的判断:“以其目前所展现之能力与心性,老臣认为,已可委以重任。帝国人才储备虽日渐丰裕,然良才美玉,亦需经历风雨磨练,方能成大器。一直置于中枢,虽安稳,却易成温室花朵,难经真正风浪。将其派往西域新地,环境虽较艰苦,局面虽较复杂,然正可使其尽情施展才华,于实践中快速成长。以其之能,必能深刻领会并严格执行《新地治理通则》之要义,甚至能结合当地实情,有所创新发挥。故,老臣赞同陛下之意,对此等英才,当大胆放权,外放历练!干得好的,确应不论资历,火速提拔,以为帝国栋梁!”

李斯的这番评价,言辞中肯,高瞻远瞩,既肯定了年轻人的能力,也点出了历练的必要性,完全说到了扶苏的心坎里。

扶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善!李卿之言,深得朕心!既然如此,此事便这么定了。陈卿,会后你便与吏部合议,尽快拟定一个调任方案。将张良、萧何、曹参、郦食其等人,悉数调往西域都护府辖下各重要郡县任职,职位可适当提高,予其足够权柄,令其放手施为!告诉他们,朕在咸阳等着看他们的政绩!”

“臣遵旨!”陈平立刻应下。

得到了李斯这位老成谋国的重臣的认可,扶苏心中对于启用这些年轻人才的最后一丝顾虑也彻底打消。他深知李斯的眼光和谨慎,能得到他的肯定,说明张良、萧何这些人确实是可造之材。

安排好了新地治理和人才历练这两件大事,扶苏感觉心中的一块大石稍稍落地。帝国的统治并非仅仅依靠军事征服,后续的消化、吸收、同化才是真正将其转化为帝国实力的一部分的关键。如今方向既定,细则有人编纂,人才也已派往,西域方向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似乎已经可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