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中的寂静持续了良久,只有微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与潺潺的流水声交织,仿佛在伴奏着帝国最高统治者内心的汹涌波涛。扶苏的目光从池中锦鲤身上收回,那悠游自在的姿态与他此刻沉重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缓缓转过身,深邃的目光落在垂首恭立的蒙毅身上,那眼神锐利如刀,似乎能穿透一切迷雾,直指问题核心。
“蒙毅,”扶苏终于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敲打在现实的重锤,“你的担忧,正是朕之所虑。帝国疆域之扩张,若无以相应人口填充、消化、经营,则无异于小儿持金过市,空惹觊觎,反成负累。四面开战,贪多嚼不烂,非但无法强盛帝国,反而可能拖垮我们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根基。”
他踱了一步,手指再次无意识地轻敲着栏杆,脑中飞速运转,结合着超越时代的见识与对当前局势的深刻认知,一条清晰却略显冷酷的策略逐渐成型。
“这样,”扶苏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蒙毅,“通过你黑冰台最高密级的渠道,以绝对可靠的方式,分别密告玄武军区与朱雀军区。”
蒙精神一振,知道陛下这是要下达至关重要的密旨了,他立刻挺直了腰板,凝神细听,不敢遗漏一个字。
“告诉他们,”扶苏语速平稳,却字字千钧,“帝国战略重心仍在西域,短期内,朝廷不会再向朱雀军区和玄武军区投入额外的、大规模的战略资源。让他们就以各自军区内目前囤积的物资、现有的兵力为基础,调整策略。”
“命令他们,停止不切实际的鲸吞计划,转为缓慢进攻,步步为营。”扶苏强调道,“采取蚕食之策。每攻略一地,不必急于向下一目标进军,首要任务是巩固占领,发展根基,掠夺资源。他们的核心目标,不再是斩将夺旗、攻城略地的数量,而是资源,尤其是人口!”
说到“人口”二字时,扶苏的语气明显加重,眼中闪过一丝迫切的光芒。
“给朕仔细搜罗!尤其是那些敌国的平民,尽可能完整地、大量地给朕迁徙回帝国本土来!”扶苏的指令变得无比具体和清晰,“注意,在处理上要有所区分。掳获之男丁,尤其是青壮,经过初步筛查和管控后,主要发配往西域。月氏、西羌故地如今地广人稀,正需要大量劳力去屯田、筑路、开矿,用他们的汗水去浇灌和建设帝国的新疆土,剩下的送到帝国各处的矿山,去开矿。同时,命礼部下设的教化司紧随其后,推行华夏衣冠、文字、礼仪,尽快同化他们,许以承诺,表现优异、归化心诚者,若干年后亦可获得秦籍,分与土地,使其成为新秦人。此为‘以夷制夷’,亦为‘怀柔同化’。”
接着,扶苏略微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有些复杂,但最终还是被一种为帝国未来计的超然冷静所取代:“至于那些掳获的各国女子……情况则又不同。仔细甄别,妥善安置。可鼓励、甚至由官方暗中主导,让她们与帝国本土的单身男子通婚。”
蒙毅听到这里,眼皮微微一动,但依旧保持着绝对的恭敬,静静聆听。
扶苏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规则设定:“然,不得为正妻。此非朕不近人情,而是为确保我华夏血统之主干纯粹,防止日后继承法理上出现混乱。其子嗣,皆需录入秦籍,受秦法教化,即为堂堂正正之秦人。此举之根本目的,在于快速壮大帝国人口,尤其是增加新生儿数量。你要让两大军区的将领明白,他们每为帝国多输送回一名适龄女子,或许就意味着未来多几个为大秦种地、做工、当兵的丁口!此乃无声之大功!”
扶苏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御花园的繁花似锦,语气变得深沉:“这些事情,关乎国策,亦涉及伦理纲常,朝廷明发旨意多有不便,易惹清流非议,徒增口舌之争。蒙毅,就由你黑冰台,以隐秘的方式,向两大军区的主将传达朕的这份‘口谕’,并由你全权监督、协调执行。务必做得稳妥,既要达到目的,也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荡和负面舆情。你可能办到?”
蒙毅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他完全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这是一条极其务实甚至可以说冷酷无情,但却直指帝国最大痛点——人口问题的终极策略。
通过战争手段进行定向的人口掠夺和再分配,一方面削弱敌人潜力,另一方面快速补充自身最稀缺的资源,尤其是生育资源。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来自百越、来自草原、来自东北密林的异族女子,被源源不断地送入中原,与秦人男子结合,在未来十数年内,为帝国诞生出大量新的人口。而异族男丁则被发配边疆苦寒之地,既开发了新区,又避免了他们在故地形成新的反抗力量,最终在劳动和教化中被同化吸收。
这计策…深远甚至残酷,但却无比高效!蒙毅再次深深躬身,语气无比坚定:“陛下圣虑深远,此策实乃解决帝国人口桎梏之妙法!臣,蒙毅,谨遵圣命!必通过最可靠的渠道,将陛下之意旨清晰传达于两大军区主将。并动用黑冰台一切力量,暗中协调迁徙、安置、通婚事宜,确保此事顺利进行,绝不出半点纰漏!若有差池,臣提头来见!”
“很好。”扶苏点了点头,对蒙毅的效率和忠诚表示满意。他知道,将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交给黑冰台,是最合适的选择。
蒙毅领受重任,并未立刻离去,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继续禀报道:“陛下,既然提及玄武军区,臣恰好有一事,需向陛下禀明。”
“讲。”扶苏示意他继续说。
“陛下可还记得,此前奉命潜入匈奴内部,执行‘以胡制胡’之策的那个黑冰台秘谍——祁同伟?”蒙毅提到这个名字时,语气中不禁带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奇异色彩,似是赞叹,又似是几分无奈。
扶苏闻言,眉头微挑:“祁同伟?朕自然记得。当初他深入草原,把那里搅了个天翻地覆。怎么?他在匈奴那边,又闹出大什么动静了?”对于这个手段不凡的秘谍,扶苏印象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