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159章 武威侯爵耀项氏,山海为疆慑月氏

第159章 武威侯爵耀项氏,山海为疆慑月氏(1 / 2)

时间在帝国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下飞快流逝。自项羽定下“铁壁合围,基建锁城”之策,已过去月余。

这一个月,月氏境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广袤无主、部族散居的土地,如今已被一张不断延伸、日益密集的灰色水泥驰道网所覆盖。十支秦军扫荡支队如同梳篦般,以永固城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反复梳理。

小股的抵抗被无情碾碎,中型的部落要么在炮火下崩溃逃散,要么在见识到无可匹敌的力量后选择臣服投降,被纳入帝国的“以工代赈”体系,成为了修建道路和堡垒的劳力。黑冰台的密探无孔不入,精准地指引着兵锋所向,同时也将恐惧和混乱的种子深深埋入每一个幸存者的心中。

地图上,代表月氏控制区的黄色区域飞速缩小,最终只剩下以昭武城为核心,半径约七十里的一个孤零零的圆圈。圆圈之外,皆是插上了黑色龙旗的秦土。圆圈之内,则是日益拥挤、恐慌蔓延的困兽之笼。

秦军的巡逻骑兵甚至会嚣张地逼近到距离昭武城墙仅二十里的地方进行武装侦察,如同打量笼中猎物般,肆无忌惮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城头的守军,却又从不越雷池一步发动攻击。这种无形的压力,比直接的进攻更令人窒息。

永固城,已今非昔比。

昔日被炮火摧残的残垣断壁大多已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初具规模的、充满冷硬工业美学的军事要塞雏形。

高达五丈、底部厚达三丈的水泥城墙已然合拢,灰白色的墙体巍峨耸立,棱角分明,在河西的烈日下反射着坚硬的光泽。城墙之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座凸出的棱堡,预留了密密麻麻的炮位和射击孔。宽阔的城墙顶部,足以让四辆马车并行,士兵们正在上面演练着防守操典。

城内,纵横交错的水泥街道取代了过去的泥泞小路,将城区划分得整齐划一。巨大的军营区已然建成,标准化的营房、宽敞的训练场、坚固的弹药库、冒着炊烟的食堂一应俱全,足以容纳超过两万部队长期驻扎。

庞大的仓库区里,堆积如山的粮草、弹药、被服以及各种军需物资正从帝国腹地源源不断地运来。永固城,已然成为了北路军名副其实的、无比坚实的后勤总基地和心脏枢纽。

临时将军府内,项羽正在听取各部汇报,沙盘上插满了代表秦军控制范围的小黑旗,将昭武城孤零零地围在中心。

“……综上所述,参谋长,我十支扫荡支队已基本完成对昭武城外区域的清理和控制。共新建水泥驰道八百余里,大型兵站十二座,中小型哨所堡垒四十七座。所有节点皆已联通,物资人员输送畅通无阻。”李锋指着沙盘,语气中带着自豪,“昭武城,已是一座孤城、死城!”

项羽满意地点点头,刚欲开口,忽闻帐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兴奋的脚步声。

“报——!!”一名传令兵几乎是冲进了大帐,脸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手中高高举着一个密封的铜管,“咸阳八百里加急!陛下圣旨!兵部嘉奖令至!”

帐内顿时一静,所有将领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铜管之上。

项羽神色一肃,起身整理了一下甲胄,沉声道:“迎旨!”

帐内众将齐刷刷起身,肃立聆听。

传令兵小心翼翼地打开铜管,取出一卷明黄色的绢帛,深吸一口气,朗声宣读:

“大秦皇帝诏曰:朕闻白虎军区北路军统帅,白虎军区参谋长项羽,统御雄师,千里奔袭,以雷霆之势,克月氏重镇永固,扬我国威,震烁西域!此役,展现我将士忠勇,彰显帝国军械之利,战略之宏,实乃开疆拓土之不世奇功!朕心甚慰!”

“念尔项羽,勇冠三军,谋略深远,忠勤体国,特擢升尔为帝国上将军衔,任白虎军区副司令员!另,加封尔为‘武威侯’,食邑三千户!望尔戒骄戒躁,再立新功,永镇帝国西陲!”

“另着兵部,依军功提拔赏赐。”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帐内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恭贺项副司令!恭贺武威侯!”众将齐声祝贺,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

上将军衔!武威侯!

这是何等显赫的爵位和军职!帝国军中,能得此殊荣者,屈指可数!尤其是“武威”这个封号,更是意义非凡,象征着以武力扬威西域,与项羽此次的功绩完美契合!

项羽接过圣旨,即便是他,此刻心中也不由得涌起一股滚烫的热流。他想起临行前与皇帝扶苏的奏对,想起皇帝那句“项氏之荣光,当于帝国旗帜下重现”。陛下没有食言!他项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忠诚,赢得了帝国的至高荣誉,真正在大秦的舞台上,重现了项氏的辉煌!

他紧紧握着圣旨,目光扫过帐内激动的将领,声音铿锵有力:“此战之功,非项籍一人之力,乃陛下运筹帷幄,总参谋划得当,更是全军将士用命,六部、黑冰台同仁鼎力相助之结果!今日之封赏,乃陛下于我北路军全体之功绩之肯定!”

“我等必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帝国!武威侯之荣耀,当以更多的胜利来扞卫!”

“誓死效忠!扬我国威!”众将轰然应诺,士气高涨到了顶点。

然而,与永固城的欣欣向荣和士气高昂相比,昭武城内,已是另一番地狱景象。

城池被数十万人塞得满满当当,原本的居民、收缩回来的军队、以及从周边逃难来的部落民,全都挤在这座日益窒息的孤城里。粮食消耗速度惊人,尽管月氏王早已下令实行配给制,但存粮依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平民,为了争抢一点可怜的食物配给而大打出手的情况屡见不鲜。

黑冰台散布的流言如同毒雾般弥漫全城:“秦军有雷神相助,不可力敌!”

“永固城一刻即破,满城皆屠!”

“各部首领已暗中与秦军媾和,欲献王求荣!”

“困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恐慌和绝望在不断发酵。月氏军队士气低迷,逃兵日益增多。各部族首领与月氏王廷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公开化,互相指责,推诿责任。

月氏王兀突支,这位原本还算有些威望的王者,如今已是焦头烂额,形销骨立。

他坐在空旷而冰冷的王座上,听着大臣们无休止的争吵,看着城外那日益逼近的灰色道路网络和秦军堡垒,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知道,再不做点什么,不需要秦军攻打,昭武城自己就会从内部崩溃。到时候,别说王位,他和他全族的性命,恐怕都难以保全。

必须试探一下秦人的口风!哪怕是最屈辱的求和!

“传……传阿史那·莫顿。”月氏王有气无力地吩咐道。阿史那·莫顿是王廷中少有的通晓几句秦话的文官,为人还算机灵,此刻也只能派他去了。

不久,一个穿着皱巴巴华丽袍子、脸色苍白的中年人战战兢兢地来到王座前。

“莫顿,你……你代表本王,去一趟永固城,去见那秦将项羽。”月氏王的声音干涩,“问问他们……究竟要怎样才肯退兵?我月氏……愿献上牛羊财物,称臣纳贡,永不叛秦……”说出这番话,仿佛抽干了他所有的力气。

莫顿吓得腿都软了,出使虎狼之巢?这简直是九死一生!但他不敢违抗王命,只得哆哆嗦嗦地接过了象征使者身份的节杖和国书,一块写着屈辱条件的羊皮。

带着几名同样面如死灰的随从,乘坐着一辆破旧的马车,阿史那·莫顿颤巍巍地驶出了昭武城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