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冰台的密报中,开始大量出现此类案例:
某县令对朝廷推广的新式农具置若罔闻,任由胥吏盘剥,导致新政迟迟无法落地。
某郡工曹对上报的水利工程隐患拖延不报,敷衍塞责,险些酿成大祸。
某部主事对分内公文积压数月,互相推诿,导致政令不通,贻误战机。
更有甚者,面对黑冰台或巡查队的质询,态度傲慢,百般搪塞,甚至妄图以“无过便是功”的歪理进行对抗!
对于这些人,黑冰台和巡查队毫不手软!
“谈心谈话”?那是给尚有挽救余地者的机会!
对于冥顽不灵、对抗审查、或懒政造成严重后果者,等待他们的是毫不留情的铁腕:
降职!从肥缺调到清水衙门,从主官贬为佐贰,权力与油水瞬间清零。
罢黜!直接革去官职,剥夺功名,打回原形,甚至永不叙用!
移送刑部!因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秦律论处!
一时间,各级官府中,那些习惯了“一杯茶,一袋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老油条们,惶惶不可终日!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的衙门风气为之一肃!得益于春闱科考和皇家政治学院源源不断培养出的、经过严格筛选和思想教育的新锐后备人才,吏部迅速将大量被罢黜、降职的官缺填补上。这些新人或许经验尚浅,但锐气十足,带着对皇帝的忠诚和对新政的热忱,如同一股股清流,注入了帝国略显陈腐的官僚体系。
帝国西南,蜀郡。县衙内,新上任不久的刘邦,正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美滋滋地嘬着从街角王寡妇茶摊“顺”来的新茶。他这官职不大,管着十里八乡的治安和杂务,得益于帝国扩招和新政铺开,他这个昔日的市井混混,靠着识几个字和几分小聪明,竟也在科考中混了个末流名次,被派到蜀地做了个小小的啬夫,直接管理农业生产,负责督促农桑、征收农税、统计土地与人口。
刘邦很满意。他深知自己的一切都是皇帝陛下新政给的,是帝国给的。所以大是大非上他绝不含糊,收受贿赂、欺压百姓那是绝对不敢的。但难改的市井习气让他总爱占点小便宜:今天在张家铺子赊壶酒,明天在李家饭馆“试吃”几个新菜,后天让手下帮王寡妇挑挑水“顺便”蹭顿便饭……在他看来,这都是“人情世故”,无伤大雅。
这天午后,刘邦正盘算着晚上去哪“打秋风”,县衙的黑冰台驻点吏员带着两名面无表情的黑衣人,径直走进了他的办公小屋。
“你就是刘邦?”为首的黑冰台吏员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刘邦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堆起惯常的市侩笑容:“哎哟,是张吏员啊,还有这两位兄弟,稀客稀客!快请坐!来人,上茶……”
“不必了。”黑冰台吏员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刘邦,我等奉黑冰台指挥使蒙毅大人之命,对你进行诫勉谈话。经查,自你上任以来,存在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在辖区内商户处赊欠钱款、强索饮食、无偿占用民力等行为。虽数额不大,未构成贪贿,但性质恶劣,严重败坏官吏形象,损害朝廷威信!此乃懒政怠政、吃拿卡要之苗头!”
刘邦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冷汗“唰”地一下就下来了!他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小便宜”,在黑冰台眼里,竟然被查得一清二楚!连赊了张家几壶酒,在李家“试吃”了几次都记得明明白白!
“这……这……张吏员,误会,都是误会啊!”刘邦连忙辩解,“下官……下官就是跟乡亲们关系好,偶尔……偶尔走动走动,绝无强索之意啊!那些钱,下官都记着呢,回头一定还!一定还!”
“关系好?”黑冰台吏员冷哼一声,“关系好就可以白吃白拿?就可以让百姓替你干活?刘邦!陛下推行新政,整顿吏治,要的是清正廉明、勤政为民的官吏!不是你这等满身市井油滑、处处想着占便宜的蠹吏!再说了朝廷发放的俸禄难道不够你花的?非要去占那些小便宜?!”
他逼近一步,声音陡然严厉:“今日诫勉,是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责令你三日内,将所欠钱款如数归还商户!亲自登门致歉!并写下悔过书,交至县尉,保证今后端正态度,勤勉公事!若再犯,或发现你有任何贪贿、渎职行为,定严惩不贷!勿谓言之不预!你好自为之!”
说完,黑冰台吏员不再看面如土色的刘邦,带着两名手下转身离去,留下刘邦一人瘫坐在椅子上,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浑身湿透。他望着桌上那杯还冒着热气的“顺”来的茶,第一次感到了刺骨的寒意和后怕。
“我的个乖乖……黑冰台……真他娘的吓人啊……”刘邦抹了把冷汗,再也不敢有丝毫侥幸。他立刻跳起来,翻箱倒柜找钱,嘴里念叨着:“还钱!赶紧还钱!王寡妇的茶钱,张屠户的酒钱,李厨子的饭钱……一个子儿都不能少!这破毛病……得改!真得改!”他心里明白这是帝国给他的机会,作为科举取士的受益者,只要他兢兢业业,造福一方,前途不可限量,跟何况作为第一批春闱后从政治学院毕业的,他名义上也算是天子门生,犯不上因为这点小事坏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刘邦的遭遇,如同一个微小的缩影,生动地说明了这场吏治风暴的深度与广度——它已不仅扫荡了明目张胆的贪腐,更深入到了官僚习气的骨髓,连刘邦这种底层小吏占点“小便宜”的市井油滑作风,都被黑冰台精准捕捉并予以严厉警告!帝国刮骨疗毒的决心与力度,由此可见一斑!
咸阳宫麒麟殿内,扶苏看着蒙毅呈上的、厚厚一叠关于近期吏治整肃的初步报告,以及各地呈报的蠹吏查处名单和补缺的新锐官吏名录,脸上并无太多喜色。他深知,吏治如逆水行舟,非一日之功。这场风暴只是开始,远未结束。他需要更完善的制度,更有效的监督,更深入人心的教化,才能让这新生的盛世肌体,真正摆脱蠹虫的侵蚀,焕发出持久的生机。
他放下奏报,目光投向殿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巍峨的宫墙上,也洒在远处市井升起的袅袅炊烟上。肉夹馍的香气仿佛穿越宫墙飘了进来,混合着东市口尚未散尽的血腥气,构成了一幅复杂而真实的帝国图景。帝国的巨轮,就在这刮骨疗毒的阵痛与市井烟火的生机交织中,继续朝着泰山封禅的宏大节点,坚定不移地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