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81章 铁流铸新军,封禅砺锋刃

第81章 铁流铸新军,封禅砺锋刃(1 / 2)

大秦始平二年,时光如渭水奔流,一去不回,却在这片古老而焕发新生的土地上,冲刷出前所未有的壮阔图景。这一年,注定为大秦帝国插上了振翅高飞的钢铁羽翼!

帝国机器在扶苏的意志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运转。

帝国新探明的几处巨型矿藏,如同蛰伏的巨兽被唤醒。黝黑的煤、赤红的铁、青灰的铜,雪白的银、璀璨的金……在工部与户部的高效组织下,被成千上万的矿工、役夫从地底深处挖掘而出。蜿蜒如巨龙的驰道上,满载矿石的马车日夜不息,发出轰隆的声响,源源不断地将工业的“粮食”输送到咸阳周边的皇家钢铁厂、铸造局以及各郡新设的工坊。炽热的熔炉昼夜不熄,映红了半边天,铁水奔流,钢花四溅,为帝国的基础试验和雄心勃勃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坚实而澎湃的“血液”。

与此同时,一场静默却影响更为深远的变革在帝国各处生根发芽。郡学、县学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依托工学院编纂的简化教材和格物图谱,将识字、算学、基础格物知识向下层渗透。皇家学院的招生规模更是不断扩大,从最初象征性的百余人,到如今吸纳上千名经过层层选拔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聪颖学子。物理、化学、机械、冶金、农学、医学……分科愈发精细,书声琅琅与实验器皿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成为帝国未来最宝贵的财富——人才储备的摇篮。这些年轻的头脑,在博士们的引导下,正贪婪地吸收着远超时代的学识,他们是帝国未来的工程师、科学家、管理者。

皇家商号这架庞大的“吸金巨兽”,以其遍布全国的网点、新颖的经营模式和皇帝背书的无上信誉,将帝国的商业活力彻底激发。盐铁专营、新式布匹、改良农具、水泥、玻璃制品……巨额利润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充盈着户部和国库,为扶苏推行的各项新政提供了最为关键的“银钱”保障。帝国的财政,变得充盈且富有活力。

吏治,这一历朝历代最易滋生腐败的顽疾,在扶苏手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刮骨疗毒”。吏部对官员的考核不再仅仅是每年一次的形式,而是细化到了月报、季度评述,内容涵盖民生改善、新政推行效率、辖区治安、财政收支透明度等多个硬性指标。更令大小官吏如芒在背的是,黑冰台这条隐秘而致命的“暗线”,在皇帝的特许下,其触角延伸到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明察暗访,风闻奏事,贪赃枉法、阳奉阴违、尸位素餐者,往往在吏部考功司的公文抵达之前,就已经被黑冰台的密奏送到了皇帝的案头。明暗两条线的强力监督,如同两把悬顶利剑,使得大秦官场风气为之一肃,吏治的清明,为新政的顺畅推行扫清了最大的内部障碍。

帝国的一切,都像被注入了澎湃的蒸汽动力,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狂飙突进!

这一日,秋高气爽,咸阳宫麒麟殿内,气氛却带着一种收获季节特有的、沉甸甸的喜悦与肃穆。扶苏刚刚批阅完工部关于新式蒸汽动力水车在关中平原推广、大幅提升灌溉效率的奏报,礼部尚书叔孙通便手持玉笏,恭敬地出列。

“臣叔孙通启奏陛下。”叔孙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泰山封禅大典,一应仪程、卤簿、祭器、行宫修葺、道路整饬、沿途州县接驾事宜,经礼部会同户部、工部等衙门数月筹备,业已齐备!”

殿内群臣精神一振,目光齐齐聚焦过来。泰山封禅,告天祭地,乃是帝王功业达到极盛之时的无上荣典!始皇帝曾行此大礼,如今新皇登基不过两年,便要再登岱宗,其意义非凡!

始平元年,陛下刚刚登基便宣布要行封禅大典,当时很多人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如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帝国已今非昔比,甚至有人觉得始平皇帝之功,仅仅封禅泰山,已不足以表其功......

叔孙通继续道:“钦天监已卜得良辰吉日:九月十五,天德合,月德合,宜祭祀,宜出行!此乃上上大吉之日!礼部已据此拟定详细仪程奏疏,恭请陛下御览圣裁!”他双手高举,奉上一卷用明黄锦缎包裹的奏章。

内侍胥坤快步上前接过,呈于御案。

扶苏展开奏疏,目光快速扫过。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从咸阳出巡的路线、沿途驻跸地点、随行人员规模、祭祀流程、乐章、祭文格式等等,事无巨细,极其详尽。他微微颔首,礼部办事确实周全。尤其是看到其中关于“新军仪仗”的特别标注,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吉日选得好。”扶苏放下奏疏,声音沉稳有力,“泰山封禅,非为朕一人之荣,实乃昭告天地祖宗,彰显我大秦新气象、新功业!礼部所拟,甚合朕意。胥坤,即刻拟旨:泰山封禅,定于九月十五!诏告天下,咸使闻知!”

“喏!”胥坤躬身领命,迅速退下安排。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唱喏,声震殿宇。一股无形的、名为“盛世”的豪情,在每个人胸中激荡。

然而,扶苏的心思并未完全沉浸在这即将到来的盛典荣光之中。封禅是形式,是宣言,但支撑这宣言的,必须是实打实的力量!尤其是足以震慑天下、推行下一步更深刻变革的力量!

距离九月十五已不足一月。扶苏的目光扫过殿中肃立的武将班列,落在了兵部尚书蒙恬身上。

“蒙卿,”扶苏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力,“联合火器局进展如何?朕的新军,可堪一用了?”

蒙恬立刻出列,这位素来沉稳的兵部尚书,此刻脸上也难掩振奋之色:“回禀陛下!天佑大秦,火器局不负圣望,已攻克诸多技术难关!”

他语速加快,带着武将特有的干脆:“燧发火枪之哑火、漏气、装填繁琐等弊病,经程邈、徐福两位大人率火器局上下日夜攻坚,终获突破!关键有二:其一,采用皇家钢铁厂最新冶炼之‘精钢三号’合金,此合金韧性、硬度俱佳,尤其适合钻削枪管,使内壁光滑如镜,公差极小,大幅减少漏气,提升射程与威力!其二,改良燧石夹持机构与引火药池密封设计,并规范火药颗粒大小与湿度控制,使哑火率从最初五成以上,降至如今不足一成!虽非尽善尽美,然已堪实用!”

“好!”扶苏眼中精光爆射,“产量如何?”

“得益于工学院新设计的‘流水法’及标准模具应用,加上充足原料保障,火器局目前月产合格燧发火枪可达三百支!且良品率仍在稳步提升!”蒙毅的声音带着自豪,“首批五百支燧发枪,连同配套定装火药、铅弹及通条,已悉数交付禁军‘火枪营’!后续每月皆有新枪补充!”

“此外,”蒙毅补充道,“化学院与兵器监合力改进之‘霹雳火-乙型’手雷,外壳更薄,装药更猛,引信更可靠,威力较初代提升近三倍!‘飞雷神-丙型’火炮,炮管加长,采用新式炮架与简易瞄具,射程、精度与射速亦有显着提升!此二物亦已开始大量配发禁军各部!”

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叹与吸气声。月产三百支新式火枪!威力倍增的手雷与火炮!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禁军的战力,正在发生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扶苏的目光转向一直侍立在侧的韩信:“韩卿,禁军操练如何?以你之见,现在的禁军战力几何?”

韩信一步踏出,身姿挺拔如标枪。他面容依旧沉静,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此刻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属于兵家巅峰人物的推演光芒。

“禀陛下!”韩信的声音清晰而充满力量,如同金石交击,“蒙尚书亲自坐镇,臣与禁军火枪营诸将佐全力操演,新军已成雏形!”

他略微停顿,似乎在脑海中瞬间复盘了无数次推演,随即语出惊人,石破天惊:

“臣斗胆断言,若今日由臣统领此装备新式火器之禁军,依托坚城壁垒,纵使帝国南北两大军团倾巢来攻,臣有十成把握,可令其顿兵坚城之下,损兵折将,铩羽而归!若战机得当,指挥得法,”韩信眼中寒芒一闪,“臣甚至有七成把握,能寻其破绽,主动出击,将其大部乃至全部…彻底歼灭于城下!”

嘶——!

殿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几乎停滞了!

依托坚城防守,挡住南北两大帝国最精锐野战军团的合力围攻?甚至还有可能反杀歼灭?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南北军团皆是百战精锐,是帝国开疆拓土的利刃!韩信此言,狂妄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