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76章 英才汇咸阳,项氏断江东

第76章 英才汇咸阳,项氏断江东(2 / 2)

翻身上马,缰绳一抖。

“驾!”

骏马长嘶,绝尘而去,再不回头。只留下身后祖宅内,项梁失魂落魄地跌坐在地,捧着那两截断剑,老泪纵横,发出如同受伤野兽般的悲鸣。江东项氏,从这一刻起,已是一分为二。

数日后,咸阳城西,一间名为“渭水居”的简陋客栈。

天字丙号房内,韩信小心地摊开那份宣告他为兵法科魁首、奇策科第二的文书,又轻轻抚平了礼部刚送来的一套崭新的、代表着“待授官身”的深青色制式深衣。衣服的布料结实挺括,针脚细密,肩线处甚至预留了缝缀官徽的位置。

桌上,是客栈提供的粗糙粟米饭和一小碟咸菜。他吃得极慢,每一口都咀嚼得很仔细,仿佛要将这平淡食物中的每一分养分都吸收殆尽。窗外是熙熙攘攘的街道,贩夫走卒的吆喝、车马的喧嚣、远处工坊隐约的轰鸣,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帝都画卷。

他的目光沉静如水,越过喧嚣的街市,投向渭水对岸那片拔地而起的帝国皇家学院。更远处,北山那一片被划为军事禁区的轮廓在薄暮中若隐若现,那里,是传说中“飞雷神”咆哮之地。

“吱呀”一声,房门被大大咧咧地推开。郦食其摇着他那把标志性的破蒲扇,探头进来,脸上带着夸张的惊喜:“哎呀呀!韩兄!果然是你!奇策榜眼,兵法魁首!深藏不露,深藏不露啊!” 他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韩信对面,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碗水,咕咚灌下。

韩信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并未言语,继续低头吃饭。

郦食其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说着:“这下可热闹了!陛下钦点的兵法第一!奇策第二居然也是你!啧啧,听说陛下要亲临贡院,为你们这些魁首唱名授荣!那可是天大的荣耀!韩兄,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他凑近一些,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精光,“怎么样?韩兄,你我同登奇策榜,也算有缘。待授官之后,不如你我联手?你掌兵戈,我运筹帷幄,定能在这朝堂之上,搅动一番风云!将那些尸位素餐的老朽压在

韩信放下碗筷,拿起布巾擦了擦嘴,动作一丝不苟。他抬起眼,那双沉静的眼眸看向郦食其,没有激动,没有算计,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郦兄高志。然韩某所求,非搅动风云。”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唯愿手中之策,能解陛下之忧;胸中之兵,能破帝国之敌;所学之能,能筑强秦之基。足矣。”

郦食其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又绽开更大的笑容,用蒲扇拍了拍韩信的胳膊:“好!好一个‘筑强秦之基’!韩兄志向高远,佩服佩服!不过嘛……”他话锋一转,眼中精光更盛,“这朝堂如战场,光有志向可不够。韩兄这般大才,日后若有用得着我郦食其这张嘴的地方,尽管开口!价钱嘛,好商量!” 说完,也不等韩信回应,哈哈一笑,摇着蒲扇又晃了出去。

房间内恢复了安静。韩信走到窗边,再次望向章台宫的方向。晚霞映照着巍峨的宫阙,如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甲。他缓缓抬起手,对着那片象征帝国最高权力的所在,无声地,再次深深一揖。这一次,他的脊背挺得笔直,眼中那沉静的光芒,已凝聚成一种无坚不摧的信念。

章台宫,暖阁灯火通明。

扶苏并未休息,正与蒙恬、李斯、程邈、叔孙通等重臣议事。巨大的御案上,摊开着吏部初步拟定的各科前三甲分配草案。

“陛下,”蒙恬指着草案上“兵甲字柒叁”的名字,“此子才具,惊世骇俗。臣以为,当破格擢入兵部职方司,参赞军机,或直接入新组建之‘军事学院’筹备处,参与新式战法、火器操典之编撰!置于臣之麾下,臣必倾囊相授,使其尽快成长,为国柱石!” 他的语气带着强烈的渴才之心。

李斯却微微皱眉,谨慎道:“蒙尚书爱才之心,老臣感同身受。然韩信虽才高,终究初出茅庐,于朝堂规制、实务流程全然陌生。骤然置于高位,参赞核心军机,恐非福事,亦难服众。老臣以为,按陛下既定方略,令其先入兵部为尚书助手,随堂观政,熟悉部务,了解帝国军力部署、后勤运转之全局,待其根基稳固,再委以重任,方为稳妥。”

程邈点头附和:“李相所言甚是。匠造科魁首公输忌,其巧思妙想令人叹服,然亦需先入将作监,熟悉帝国营造规制、物料调配、匠作管理之实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日后其所制器物,方能真正贴合帝国所需,而非空中楼阁。”

叔孙通也道:“奇策科郦食其,言辞犀利,长于谋国,然其性情狂放,锋芒过露。置于中书台为助手,由中书令李斯大人亲自点拨,磨其棱角,导其入正途,使其才华为帝国所用而非生乱,亦是良策。”

扶苏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他理解老臣们的谨慎,这是帝国官僚体系运转的惯性,也是对骤得高位年轻人的一种保护。但韩信,还有那个项羽……他们不是普通的年轻人,甚至于萧何、曹参,这都是栋梁之材,岂可以常理度之。

“诸卿所虑,皆老成谋国之言。”扶苏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按制,前三甲皆入各部为尚书助手,此策不变。然,”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起来,“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待非常之人!韩信之才,非循规蹈矩可养!蒙卿,此人入兵部后,除熟悉日常部务,朕特许其可随时查阅非绝密级之各地驻军、要塞、粮秣仓储图册文书;可定期前往北山靶场,观摩新式火器操演,并参与战术推演研讨!朕要他在实践中,尽快将胸中丘壑与帝国现实军力相融合!”

蒙恬眼中精光爆射,激动抱拳:“陛下圣明!臣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至于项羽,”扶苏看向蒙恬,“此子勇冠三军,然野性难驯,更兼心结深重。其入兵部后,常规事务之外,着其加入禁军新组建之‘陷阵锐士营’,任副统领!此营专司攻坚破锐,操演最烈,伤亡亦重。让他去最苦最险的地方磨砺!告诉他,项氏的荣耀,只能在帝国最锋利的刀尖上,用敌人的鲜血重新书写!朕不在意他项氏之前所作所为,若其真能浴火重生,朕不吝封侯之位!”

“陛下!”蒙恬心头一震,这是将一把双刃剑磨得更加锋利,也是将一头猛虎投入最血腥的斗兽场!他沉声应道:“臣,明白!必使其锋芒,尽为陛下所用!”

“还有皇家学院,”扶苏的目光转向叔孙通,“三万落第考生入学,此乃帝国文脉之未来根基!学宫祭酒、各科大博士人选,务求德才兼备,尤重经世致用之能!学制、课程、考核,皆需精心设计,务必使学子出则能任事,入则能钻研!所需钱粮物资,户部优先拨付!朕要这学院,成为帝国取之不竭的人才活水!今科入仕之人,休沐之时需进政治学院进修,待通过政治学院与吏部考核后方可下放任职!”

“臣,遵旨!”叔孙通、李斯、杜赫等人齐声应诺。

扶苏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咸阳城万家灯火,如同繁星洒落大地。更远处,渭水南岸学院区工地的篝火连成一片,如同一条蜿蜒的光带。无数驿道上,还有点点星火在向着这座心脏之城汇聚。

他仿佛看到,萧何、曹参正埋首于浩繁的律令文书;泛胜之在试验田里俯身查看新苗;公输忌在工坊中对着图纸凝思;桑弘羊在计算着盐铁收支;郦食其正唾沫横飞地阐述他的“奇策”;韩信在北山靶场的硝烟中推演沙盘;项羽在“陷阵锐士营”的校场上发出震天的怒吼;更有无数年轻的面孔,在皇家学院明亮的讲堂内,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

帝国的熔炉,已熊熊燃烧。来自四面八方的英才,如同百川归海,正源源不断地注入这具古老而新生的庞大躯体。旧有的隔阂与仇恨,或许尚未完全消弭,如项羽心中的刺,如项梁悲愤的泪。但在扶苏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和魄力所构建的新秩序、新机遇面前,个人的恩怨情仇,终究要被这煌煌大势所裹挟、所重塑。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扶苏低声自语,嘴角扬起一个充满力量与期待的弧度。汇聚咸阳的,不仅仅是人才,更是推动帝国这艘巨轮,驶向未知而壮阔深海的、沛然莫御的洪流。而他,将是这艘巨轮最坚定的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