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九,晨钟破晓,浑厚悠长的钟声在咸阳贡院上空回荡,瞬间驱散了黎明的最后一丝静谧。这钟声并非来自古旧的青铜钟,而是悬挂于贡院中心钟楼内一口以新法铸造的巨大铁钟所发,其声洪亮沉雄,远播十数里,象征着帝国选材大典的庄严开启。
“咚——咚——咚——”
三声钟响,余韵未绝。贡院各处号舍的门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推开。早已起身整装的士子们,如同听到号令的士兵,纷纷涌向连接号舍区与考场的宽阔水泥主道。他们大多身着深色或素色的深衣,头戴同色的方巾或介帻,竭力保持着士人的仪态,但急促的步伐和紧抿的嘴唇,仍泄露了内心的紧张与期待。无人交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屏息的肃穆,只有无数脚步踏在坚硬路面上的沙沙声汇成一片低沉的潮音。
主道尽头,便是由数座巨大水泥殿堂组成的考场区。每一座殿堂大门上方,都悬挂着醒目的木牌,以硕大的新秦书字体写着考试科目:“秦律”、“农桑”、“水利”、“算学”、“兵法”、“匠造”、“商学”、“武科”、“奇策”。每个考场入口,都有数名礼部官员和表情冷峻的禁军士兵把守。
“诸生肃静!”一名身着礼部绯袍、头戴进贤冠的中年官员立于“秦律”考场门前的高阶上,声音洪亮,压过了所有细微的嘈杂,“奉陛下谕旨,科考乃帝国抡才大典,为国求贤!尔等手持号牌,验明正身,依序入场!入场后,按号牌所示座位号对号入座!考桌之上,笔墨纸砚皆已齐备,更有陛下亲谕活字印刷之试卷及草稿纸!不得携带任何书册、字条入内!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左顾右盼!若有夹带、舞弊、喧哗、扰乱考场者——”官员的声音陡然转厉,目光如电扫视全场,“轻则逐出考场,剥夺功名,永不录用!重则交由刑部,依律严惩!勿谓言之不预!”
随着这严厉的宣告,考场大门轰然洞开。士子们深吸一口气,握紧手中号牌,鱼贯而入。入门处,有吏员仔细核对号牌姓名相貌,确认无误后,方予以放行。门内,又是另一番景象:殿堂极高阔,以水泥巨柱支撑穹顶,四面高窗镶嵌大块玻璃,光线充足,亮如白昼。一排排、一列列崭新的考桌整齐排列,如同等待检阅的军阵。每张考桌上,果然如官员所言,一方砚台、两支兼毫笔、一块松烟墨、一叠质地均匀的雪白竹纸摆放得整整齐齐。最引人注目的,是考桌中央那一叠同样以雪白纸张印制、散发着新鲜墨香的试卷,以及旁边厚厚一沓用于打草稿的纸张。
“天佑大秦!陛下圣明!”不少寒门士子看到如此充足且精良的文具纸张,尤其是那工整清晰的活字印刷试卷,心中激动难以言表。这省却了多少寒窗苦读时因陋就简、自制笔墨的艰辛!更杜绝了因考官手抄题目字迹不清而产生的无谓争议。仅此一项,便显露出朝廷对此次科考的极度重视与力求公正的决心。
刘邦捏着自己的号牌,上面刻着“刘季 - 农桑 - 丁字考场 - 玄列七号”。他跟着人流找到丁字考场,寻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手指抚过光滑的玻璃桌面,又翻了翻那厚实的试卷,入手沉甸甸的。试卷首页抬头是醒目的“大秦始平元年春闱 - 农桑科”字样,下方印着考生姓名籍贯处留白,显然是待考生自行填写。考题内容并非预想中要求引经据典、歌功颂德的华丽辞赋,而是一条条清晰分列的问题:
一、今有田百亩,若全种新推之“占城稻”,已知其亩产较关中旧稻种约高三成,且生长期短二十日。然此稻需水较旧种为多。若遇关中常见春旱少雨之年,当以何法保其收成不减?(试举二策,并简述其理)
二、工部新颁“曲辕犁图样”于此(试卷下方附有简单的线条图示)。较之旧式直辕长犁,此犁优势何在?尤其于小户农家或山田、坡田耕作时,其便宜之处为何?
三、今有粟米仓储,因地气返潮,底层粟米霉变。霉变粟米有何特征?若欲预防此弊,仓廪营造选址及构造上,当遵何法?陛下新颁《积粟令》中,对此有何明确规定?
四、沤肥之法,农家皆知。然陛下推广之“堆肥新法”,强调分层堆积秸秆、粪尿、草木灰及淤泥,并需定时翻堆通气。此法较旧法,肥效增益之关键何在?
……
刘邦粗粗扫了一遍,眼睛顿时亮了!这些题目,哪里是在考什么掉书袋?分明是在问他这个在乡里摸爬滚打、带着一帮兄弟种地糊口(兼带偷鸡摸狗)的“老农”最熟悉的事情!什么占城稻抗旱?不就是多挖沟渠引水,或者学南边人搞点水车嘛!曲辕犁的好处?那玩意儿在泗水郡时他就用过,轻巧好掉头,一个人一头牛就能伺候坡地,比那笨重的长犁强太多了!防霉变?通风干燥呗!堆肥要翻堆?不翻堆里面沤烂了不发热,哪来的好肥力?
“嘿嘿,萧何那小子天天捧着《秦律简释》,曹参念叨着新农具,还真没白听!”刘邦心中大定,一股熟悉的市井狡黠和务实劲头涌了上来。他舔了舔毛笔尖,毫不犹豫地在姓名籍贯处写下“泗水郡沛县刘季”几个歪歪扭扭但尚算清晰的大字,然后对着第一题,略一思索,便在那雪白的草稿纸上刷刷写了起来:“策一:深掘陂塘蓄春雨,旱时引灌…策二:引用龙骨翻车,引河水沟渠之水…”
隔壁不远,萧何端坐在“秦律”考场内,气定神闲。他的试卷题目更是直指核心:
一、陛下新政:凡民有争讼,可越级至郡“直诉院”陈情,郡守须亲自或委派得力官员十日内受理初查。此制意欲革除旧弊为何?若某县令阻挠其治下百姓赴郡直诉,当依《吏律》何条惩处?
二、商贾贩运,新颁“驰道令”有载:持有效验传之货殖,驰道沿途驿站需优先保障其车马停驻、草料补给,不得无故刁难或索取规费。若有驿站吏员违令,商贾可向何司呈告?该司须于几日内查实回复?
三、工部督造之官营作坊,新行“匠籍等第制”。匠人按其手艺、所制器物之精良与多寡,可积功升等。不同等第,其月俸、授田额及子弟入官学之优先权皆有不同。此制立意,重在激励何等?
四、案例析断:某甲于咸阳西市新设“四海货栈”,售贩蜀锦、齐纨。开业三月,生意兴隆。然有旧商行东主乙,嫉其利,买通市掾小吏,诬告甲货栈所售蜀锦乃以次充好,并勾结游侠数人于市集散布流言,致甲货栈声名受损,客源锐减。甲诉至咸阳令署。问:乙及市掾小吏、造谣游侠各犯何罪?当如何论处?(请援引具体律条)
萧何提笔蘸墨,嘴角露出一丝沉稳的笑意。这些题目,紧扣陛下登基以来颁布的各项新政律令,直指吏治、商业、匠造等领域的积弊与革新方向,没有一道是空谈虚理。尤其是那案例题,简直是将他在沛县做吏时处理过的类似纠纷,搬到了帝都的舞台上!他略一沉吟,便在草稿纸上条分缕析,援引律令,字字铿锵:“乙犯‘商贾同业相嫉,行贿构陷’罪,依《杂律》第二十四条,当罚没其商行货值之半,徒三年…市掾小吏犯‘受赃枉法,诬陷良善’罪,依《吏律》第九条,黥面,夺职,流三千里…游侠犯‘造谣生事,扰乱市易’罪,依《盗贼律》附例,首犯杖一百,枷号示众十日,从犯各杖八十…”
“算学”考场内,气氛则显得更为凝滞。试卷上那些以活字清晰印制的题目,如同天书般难住了不少皓首穷经、只知背诵《九章》章句的老儒生。
一、今有圆材埋于壁内,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四寸。问:径几何?
二、今有堤,下广二十尺,上广八尺,高十尺,袤一百三十尺。秋程人功七百尺,问:总用功几何?若征夫千人,几日可成?
三、今有粟一斛,舂之为粝米七斗。问:若欲得粝米八百九十石,需粟几何?又有春钱(加工费)每舂一斛粟,付钱五文。问总需钱几何?
四、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考生,死死盯着第一题那个抽象的圆和切割线,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嘴唇哆嗦着,反复念叨着“周三径一,古率如此…”,却无论如何也套不进这个具体的图形。旁边一个年轻些的考生,则飞快地在草稿纸上画着辅助线,运用商高定理进行推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更有甚者,面对第三题那庞大的数字换算和简单的乘法,竟也抓耳挠腮,显然平日极少接触实际钱粮计算。
而在“匠造”考场,景象又自不同。考桌之上,除了笔墨纸砚,竟还摆放着几样小物件:一截带有榫卯结构的小木块,一个简单的滑轮组模型,一些小块的不同质地的建材样本。试卷题目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一、(结合桌上木块)此榫卯结构,适用于何种连接?较之铁钉连接,其优势与劣势各为何?
二、(结合滑轮组模型)若以人力牵引此组滑轮,欲升起重物三百斤,问需用力几何?(需简述计算依据)此装置最宜用于何种工程场景?
三、(观察建材样本)试辨识样本一、二、三各为何种材料?并简述陛下推广之“水泥”较之传统夯土版筑,用于筑城或修渠,其最显着之优点为何?
四、绘图题:试绘一可承重之简易木桥侧面结构示意图,标注主要受力构件。
一些考生立刻兴奋起来,如同见到心爱玩具般摆弄起那些模型和样本,眼中闪烁着实践者才有的光芒。他们或拿起木块研究榫卯的咬合,或拨动滑轮计算省力比例,或仔细摩挲分辨建材样本的质地,然后在纸上飞快地写写画画。对他们而言,这些源于实际匠作的问题,远比空洞的经义更对胃口。
............
咸阳城外,北郊禁军大校场。
这里的气氛与贡院内的肃穆文思截然不同,空气仿佛都被无形的力量绷紧,弥漫着硝烟、汗水和钢铁的粗粝气息。这里,是“武科”考场。巨大的校场边缘,以醒目的石灰线划分出不同考区:弓马、角抵、负重、器械、军阵策论。
校场四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身披铁甲的禁军士兵如同雕塑般矗立,冰冷的目光扫视着场内场外,带来沉重的威压。高台之上,数名身着精良甲胄、肩章闪耀的兵部将官正襟危坐,他们是此次武科的主考。蒙恬虽未亲临,但其副手、素以严厉着称的将军李信坐镇中央,他面容冷峻,眼神如刀,仿佛能穿透每一个考生的伪装。
“下一组!弓马区!准备!”传令兵的声音如同炸雷。
樊哙深吸一口气,紧了紧束腰的皮带,大步走向起跑线。他上身只穿一件无袖麻布短褂,虬结的肌肉块块隆起,充满爆炸性的力量。他瞥了一眼旁边箭垛上悬挂的草靶,又掂了掂手中那张需一石五斗力才能拉开的硬弓,眼中毫无惧色,只有熊熊燃烧的战意。
“咚咚咚!”急促的鼓点敲响,如同催征的战鼓!
“驾!”樊哙猛夹马腹,胯下健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马蹄踏在夯实的土地上,扬起一溜烟尘。他身体在马背上起伏,却稳如磐石。眨眼间,骏马已掠过第一个五十步箭靶!樊哙甚至没有刻意瞄准,几乎是凭着千锤百炼的本能,张弓、搭箭、撒放!动作一气呵成,快得让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