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57章 年关犒宴,暗夜龙影

第57章 年关犒宴,暗夜龙影(1 / 2)

腊月二十七,咸阳城被深冬的寒意和愈发浓郁的年节气息所包裹。连绵数日的风雪终于暂歇,铅灰色的云层裂开缝隙,吝啬地洒下几缕稀薄的冬日阳光,落在覆雪的青灰色水泥驰道上,落在鳞次栉比的秦式屋顶上,落在宫阙飞檐悬挂的冰棱上,折射出清冷的光晕。

街道上比往日清静了许多。驰道上往来的商队车马稀疏下来,连平日里喧嚣的市肆也添了几分慵懒。各府衙门口早已贴上了封印告示,门可罗雀。忙碌了近一年的大秦帝国,如同一个高速运转后暂时冷却下来的庞然巨兽,在这岁末的严寒里,缓缓地、深深地吐纳着,积蓄着来年喷薄的力量。家家户户的门楣上,开始张贴起崭新的桃符,空气里弥漫着熬煮腊肉、蒸制糕点的暖香,孩童追逐嬉闹的笑声在里巷间回荡,驱散了冬日的萧瑟。

咸阳宫,章台殿偏殿暖阁。

扶苏负手立于巨大的琉璃窗前,目光透过晶莹的窗格,落在远处宫墙外那些升腾着袅袅炊烟的民居。殿内地龙烧得极旺,温暖如春,熏笼里燃着清冽的松柏香,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他身后,巨大的羊皮地图依旧悬挂,上面新添的驰道网络如同帝国强健的脉络,而那代表骊山皇庄和未来化学院的位置,则被他用朱砂重重圈点。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扶苏低声自语,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深知,自己带来的变革太过剧烈,如同给这架古老的帝国战车强行装上了蒸汽机。大半年来,从朝堂到郡县,从工坊到田间,所有人都在高速运转,神经紧绷如弦。水泥驰道贯通东西南北,纸笔普及改变文书流转,新式农具深入阡陌,军制革新如火如荼,更遑论那刚刚在骊山炸响、足以改变时代走向的惊雷…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消化、去沉淀。年关,正是上天赐予的休憩良机。让疲惫的官员得以喘息,让紧张的神经得以舒缓,让沸腾的热血得以冷却。唯有如此,开春之后,这架战车才能以更稳健、更持久的姿态,碾过一切阻碍,驶向他所规划的盛世蓝图。

“陛下,”内侍总管胥坤悄无声息地走进暖阁,躬身低语,“中书令李斯、尚书令陈平、兵部尚书蒙恬、黑冰台指挥使蒙毅、吏部尚书杜赫已至殿外候旨。”

扶苏收回远眺的目光,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宣。另,传旨庖厨令高要,将朕吩咐的席面,摆到旁边的暖芳斋。”

“诺!”胥坤领命退下。

片刻后,暖芳斋内。

温暖如春的室内,一张宽大的紫檀木圆桌居中摆放,取代了平日君臣奏对的条案。桌上并未摆满山珍海味,却处处透着精巧与用心。正中央是一只硕大的黄铜火锅,炭火正旺,乳白色的汤底翻滚着,散发出浓郁醇厚的骨汤香气,其间点缀着红枣、枸杞、姜片。四周环绕着薄如蝉翼的羔羊肉片、鲜嫩的鹿肉、脆爽的冬笋、水灵的白菘、冻豆腐、粉条…林林总总,摆盘精致。还有几样精致的冷盘:水晶肴肉、酱卤鹿筋、凉拌蕨菜,以及几碟宫中秘制的酱料。旁边温着几坛上好的新丰酒,酒香混着食物的暖香,弥漫在空气中,瞬间驱散了君臣间最后一丝朝堂上的肃穆。

李斯、陈平、蒙恬、蒙毅、杜赫五人被引入暖芳斋,见此情景,俱是一愣。他们虽知陛下召见必有要事,却万万没想到是如此私密的家宴场面。尤其是看到那热气腾腾的火锅——此物虽已在咸阳勋贵中悄然流行,但出现在宫中御宴,并由皇帝亲设,意义却截然不同。

“诸卿辛苦一年,今日年关在即,非为议事,只为小聚,犒劳诸卿。”扶苏的声音带着难得的轻松笑意,他已脱下厚重的冕服,只着一身玄色暗金云纹常服,更显年轻英挺。他率先在主位坐下,抬手示意:“都坐,无需拘礼。今日只论情谊,不讲朝仪。”

“臣等…谢陛下隆恩!”五人心中暖流涌动,连忙躬身谢恩,依序落座。李斯坐在扶苏右手首位,陈平次之;蒙恬在左手首位,蒙毅、杜赫依次。

“来,动筷!尝尝高要的手艺,这火锅汤底,是他用老母鸡、筒骨、火腿吊了足足一夜的高汤,冬日里最是暖胃。”扶苏率先拿起玉箸,夹起一片薄如纸的羊肉,在翻滚的汤锅中轻轻一涮,肉片瞬间变色蜷曲,蘸上一点加了韭花、腐乳的酱料,送入口中,鲜香嫩滑,暖意直达四肢百骸。

皇帝亲自动手,气氛顿时活络起来。蒙恬性情豪迈,大笑一声:“陛下赐宴,臣等有口福了!”说罢也毫不客气地夹起一大块鹿肉涮煮起来。李斯则显得谨慎许多,动作优雅地涮着冬笋,细细品味。陈平眼中闪过洞察的光芒,含笑涮着白菘,心思却已开始揣摩陛下此宴的深意。蒙毅和杜赫也放松下来,享受着这难得的君臣同乐时光。

席间,扶苏谈笑风生,话题轻松。他问起李斯家中孙儿是否已开蒙读书,关心蒙恬北疆旧部安置情况,称赞陈平主持的吏部考功卓有成效,勉励杜赫开春后工坊扩建计划。他甚至饶有兴致地回忆起当初在九原军中,与蒙恬同食一釜、卧雪而眠的往事,引得蒙恬感慨万千,连饮数杯。醇酒美食,温情暖语,将君臣之间的距离悄然拉近。暖阁内笑语喧阗,炭火噼啪,火锅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彼此的界限,只剩下难得的温情与放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扶苏见众人脸上皆有了几分酒意,气氛也到了最融洽之时,他放下玉箸,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蒙毅,随即对众人笑道:“诸卿慢用,朕与蒙毅去廊下醒醒酒,透口气。”

蒙毅立刻会意,起身恭敬道:“臣陪陛下。”

暖芳斋外,连接着一道宽阔的抄手游廊。廊下悬着防风的气死风灯,光线昏黄。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室内的暖意和酒气。游廊之外,是覆着厚厚白雪的庭院,几株老梅在月色雪光映照下,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更显清幽寂静。

扶苏负手立于廊下,望着庭院中皎洁的雪色与梅影,沉默片刻。蒙毅垂手侍立在他侧后方半步,身形挺拔如枪,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的黑暗角落,确认绝无闲杂。

“蒙卿,”扶苏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骊山惊雷已响,驰道贯通在即,工坊星罗棋布,商税滚滚而来…大秦这台机器,运转得越来越快了。”

蒙毅心头一凛,酒意瞬间消散无踪,肃然应道:“全赖陛下圣心独运,运筹帷幄,方有今日之气象。”

“然,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扶苏缓缓转过身,目光如寒星般落在蒙毅脸上,“机器转得快了,内部的磨损、锈蚀,甚至蛀虫,也必然随之滋生。高俸养廉,可解一时之渴,却难填人心之壑。贪婪,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蒙毅瞳孔微缩,瞬间明白了扶苏的深意:“陛下是担忧…吏治?”

“不止吏治。”扶苏的声音带着冰冷的穿透力,“六国遗族、旧日勋贵,他们如同冬眠的蛇,蛰伏在暗处,对新政恨之入骨。商贾巨富,坐拥金山银海,难保不会生出左右朝局之心。更有甚者,随着火药、精铁、驰道这些国之重器不断涌现,难保不会有人生出觊觎之心,铤而走险!”

他向前一步,距离蒙毅更近,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如刀:“黑冰台,是朕的眼睛,是朕的耳朵,更是朕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利剑!然,如今的局面,仅靠黑冰台原有的架构和人手,已捉襟见肘。朕需要它更强!更快!更隐蔽!如同附骨之疽,让那些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蒙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和无与伦比的信任,胸膛中热血翻涌,单膝跪地,沉声道:“陛下但有驱使,蒙毅万死不辞!黑冰台上下,愿为陛下手中最锋利的暗刃!”

“好!”扶苏伸手将蒙毅扶起,眼中精光爆射,“朕要你做的,便是将这把暗刃,淬炼成真正能斩断一切魍魉的——神兵!”

他目光灼灼,将自己的构想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