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唐纪二十三(公元697年-700年)

唐纪二十三(公元697年-700年)(2 / 2)

二十八日,默啜侵犯飞狐,三十日,攻陷定州,杀死刺史孙彦高以及官吏百姓数千人。

九月初九,朝廷任命夏官尚书武攸宁为同凤阁鸾台三品。

朝廷将突厥默啜改名为“斩啜”。

默啜派阎知微招降赵州,阎知微和突厥人在城下携手跳《万岁乐》舞。将军陈令英在城上对他说:“尚书您的职位和责任并不轻,却为敌人跳舞唱歌,难道不感到惭愧吗!”阎知微低声吟唱道:“不得已啊,《万岁乐》。”

十三日,默啜包围赵州,长史唐般若打开城门响应突厥。刺史高睿和妻子秦氏服药假装自杀,突厥人把他们抬到默啜面前,默啜拿出金狮子带、紫色官袍给他们看,说:“投降就封官,不投降就处死!”高睿看着妻子,妻子说:“报答国家的恩德,就在今天!”于是二人都闭上眼睛不再说话。过了两个晚上,突厥人知道他们不会屈服,就杀死了他们。突厥撤退后,唐般若被灭族;朝廷追赠高睿为冬官尚书,谥号为“节”。高睿是高飃的孙子。

圣历元年-圣历二年(公元698年-699年)译文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

皇嗣李旦坚决请求把皇位继承权让给庐陵王李显,太后同意了。九月十九日,立庐陵王李哲为皇太子,恢复原名李显。大赦天下。

二十一日,太后任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讨伐突厥。此前,朝廷招募士兵一个多月,还不满一千人,等到听说太子担任元帅,应征的人云集而来,不久就超过五万人。

二十五日,朝廷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右丞宋玄爽为长史,右台中丞崔献为司马,左台中丞吉顼为监军使。当时太子没有出行,太后命令狄仁杰掌管元帅事务,亲自为他送行。

蓝田县令薛讷,是薛仁贵的儿子,太后提拔他为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临行前,他对太后说:“太子虽然已经确立,但外面的议论仍然疑虑不定;如果这个任命不改变,丑恶的敌人不值得平定。”太后深表赞同。王及善请求太子到外朝接见大臣,以安抚人心,太后听从了他的建议。朝廷任命天官侍郎苏味道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苏味道前后担任宰相数年,一味阿谀奉承,迎合他人,曾经对人说:“处理事情不应该过于明白,只要模棱两可、持折中态度就行了。”当时的人都称他为“苏摸棱”。

十月初一,突厥默啜把在赵州、定州等地劫掠的男女一万多人全部杀死,从五回道撤军,所经过的地方,杀人劫掠不计其数。沙吒忠义等人只率领军队跟随其后,不敢逼近。狄仁杰率领十万大军追击,没有追上。默啜返回漠北,拥有四十万大军,占据万里土地,西北各个蛮夷部落都归附他,他非常轻视中原王朝。

冬季十月,太后下制书:京城的驻军,命令河内王武懿宗、九江王武攸归统领。

二十一日,朝廷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当时黄河以北地区被突厥驱赶逼迫的百姓,在突厥撤退后,害怕被处死,纷纷逃亡藏匿。狄仁杰上疏说:“朝廷议事的人都怪罪被契丹、突厥胁迫随从的人,说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同,但内心却没有区别。确实,崤山以东地区近来因为军事调动征发,损失惨重,家庭产业全部破败,有的人甚至逃亡。再加上官吏侵夺搜刮,趁机生事,在刑具拷打之下,百姓肌肤遭受剧痛,事情紧迫、情况危急时,就不再遵循礼义。在愁苦的环境中,百姓无法安心生活,有利可图就归附,暂且谋求苟延残喘,这是君子的耻辱,却是小人的常行。另外,各个城池被迫依附敌人,有的是在等待朝廷大军,将士们为了求取功劳,都说是攻破的,我担心会出现滥赏的情况,也害怕有无辜的人被牵连。因为这些地方曾经与敌人同处,就被视为邪恶之地,以至于出现侮辱他们的妻子儿女、劫掠财物的情况,士兵们确实知道这样不仁义,但官员们也未能幸免,这就是平定敌人之后,作恶更加严重的情况。而且敌人致力于招抚百姓,秋毫无犯,现在回归正道的百姓,就是普通平民,反而遭受摧残伤害,难道不令人悲痛吗!百姓就像水一样,堵塞它就会成为泉水,疏导它就会成为江河,通畅与阻塞随流而定,哪里有固定的本性!现在身负罪名的人,一定不在家中,他们在露天野外住宿行走,潜藏逃窜在山林沼泽之中,赦免他们就会出来,不赦免就会疯狂作乱,崤山以东的盗贼,就是因此聚集起来的。我认为边境的战乱暂时发生,不值得忧虑,中原地区不安定,这才是大事。惩罚他们就会让众人感到恐惧,宽恕他们就会让心怀不安的人自行安定。希望陛下特赦黄河以北各州的百姓,一概不予追究。”太后下制书采纳了他的建议。狄仁杰于是安抚百姓,找到被突厥驱赶劫掠的人,全部送回原籍。分发粮食和物资救济贫困的人,修复驿站以方便凯旋的军队。他担心各位将领和使者随意索要供给,于是自己吃粗茶淡饭,禁止下属侵扰百姓,违犯者必定斩首。黄河以北地区于是安定下来。

朝廷任命夏官侍郎姚元崇、秘书少监李峤一同担任同平章事。

突厥默啜离开赵州后,就释放阎知微让他返回唐朝。太后命令将他在天津桥南分尸,让文武百官一起射他的尸体,然后割他的肉,碎他的骨,灭他的三族,连远亲中以前不相识却一同被处死的人也有。

褒公段瓒,是段志玄的儿子,此前被俘投降突厥。突厥在赵州时,段瓒邀请杨齐庄和他一起逃跑,杨齐庄胆小怯懦,不敢行动。段瓒先返回唐朝,太后赏赐了他。杨齐庄不久后也回到唐朝,太后命令河内王武懿宗审理他;武懿宗认为杨齐庄心怀犹豫,于是将他和阎知微一同处死。杨齐庄被射得像刺猬一样,气息奄奄还没有死,武懿宗就剖开他的腹部,割下他的心,扔在地上,心脏还跳跃不止。

朝廷提拔田归道为夏官侍郎,他深受太后的亲近和信任。

蜀州每年派遣五百名士兵戍守姚州,路途艰险遥远,死亡的人很多。蜀州刺史张柬之上疏说:“姚州本来是哀牢国的土地,是荒凉偏远的绝域,山高水深。国家开辟设置为州,从来没有得到过那里的盐、布赋税,也没有得到过兵力的支持,反而耗尽国库,驱使平民百姓,为蛮夷服役,肝脑涂地,我私下为国家感到惋惜。请求废除姚州,将其隶属于巂州,让当地首领每年按时朝见,如同藩国一样。泸水以南的各个军镇也都废除,在泸水以北设置关卡,百姓如果不是奉命出使,不得随意交通往来。”奏疏呈上后,太后没有采纳。

圣历二年(己亥,公元699年)

正月初一,丁卯日,太后在通天宫举行告朔仪式。

二十六日,朝廷立皇嗣李旦为相王,兼任太子右卫率。

二十八日,朝廷设置控鹤监丞、主簿等官职,担任这些官职的大多是太后宠幸的人,也略微任用一些有才能和文学素养的人参与其中。任命司卫卿张易之为控鹤监,银青光禄大夫张昌宗、左台中丞吉顼、殿中监田归道、夏官侍郎李迥秀、凤阁舍人薛稷、正谏大夫临汾人员半千都担任控鹤监内供奉。薛稷是薛元超的侄子。员半千认为古代没有这种官职,而且聚集的大多是轻薄之士,上疏请求废除控鹤监;因此违背了太后的旨意,被贬为水部郎中。

腊月二十五日,朝廷任命左台中丞吉顼为天官侍郎,右台中丞魏元忠为凤阁侍郎,二人一同担任同平章事。

文昌左丞宗楚客和他的弟弟司农卿宗晋卿,因贪污受贿超过一万缗,住宅建造过度奢华而获罪,宗楚客被贬为播州司马,宗晋卿被流放到峰州。太平公主参观他们的住宅后,感叹说:“看到他们的居所,我们这些人简直是白活了!”

二十八日,太后赏赐太子改姓武氏;大赦天下。

太后长出重叠的眉毛,形成八字形,文武百官都前来祝贺。

朝廷在黄河南北设置武骑团,以防备突厥。

春季一月初七,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武攸宁被罢免,担任冬官尚书。

二月初六,太后前往嵩山,经过缑氏县,拜谒升仙太子庙。初九,太后生病,派遣给事中栾城人阎朝隐到少室山祈祷。阎朝隐把自己当作祭品,沐浴后趴在祭祀用的礼器上,请求代替太后承受天命。太后的病情略微好转,重重赏赐了他。十四日,太后从缑氏县返回洛阳。

起初,吐蕃赞普器弩悉弄还年幼,论钦陵兄弟掌权,他们都有勇有谋,各个蛮夷部落都畏惧他们。论钦陵在朝中执掌政权,各个弟弟手握兵权,分别占据四方边境,赞婆常年居住在东部边境,成为中原王朝的祸患三十多年。器弩悉弄逐渐长大,暗中与大臣论岩谋划诛杀论钦陵兄弟。恰逢论钦陵外出,赞普谎称外出打猎,集结军队逮捕了论钦陵的亲信党羽两千多人,将他们杀死,派遣使者召见论钦陵兄弟,论钦陵等人起兵不接受命令。赞普率领军队讨伐他们,论钦陵的军队溃败,论钦陵自杀身亡。夏季四月,赞婆率领部下一千多人前来投降,太后命令右武卫铠曹参军郭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领骑兵迎接他,任命赞婆为特进、归德王。论钦陵的儿子弓仁,率领所统领的吐谷浑七千帐前来投降,被任命为左玉钤卫将军、酒泉郡公。

初九,朝廷任命魏元忠为检校并州长史,担任天兵军大总管,以防备突厥。娄师德为天兵军副大总管,仍然担任陇右诸军大使,专门负责安抚投降的吐蕃人。

太后年纪大了,担心自己去世后太子与武氏诸王不能相容。十九日,太后命令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人立下誓文,在明堂向天地祷告,将誓文刻在铁券上,收藏在史馆中。

秋季七月,朝廷命令建安王武攸宜留守西京长安,接替会稽王武攸望。

初四,吐谷浑部落一千四百帐归附唐朝。

八月初一,突骑施乌质勒派遣他的儿子遮弩入朝拜见太后。朝廷派遣侍御史元城人解琬安抚乌质勒以及十姓部落。

太后下制书:“州县长官,没有上奏并得到敕旨批准,不得擅自立碑。”

内史王及善虽然没有学问,但清正耿直,意志坚定,有大臣的气节。张易之兄弟每次陪同太后在内宫宴饮,完全没有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上奏认为不可以这样。太后不高兴,对王及善说:“你既然年纪大了,不适合再陪同宴游,只负责检查宫中事务就可以了。”王及善因此称病,请假一个多月;太后没有过问。王及善叹息说:“哪有担任中书令而天子一天不见的呢?事情可想而知了!”于是上疏请求退休,太后没有批准。十九日,朝廷任命王及善为文昌左相,太子宫尹豆卢钦望为文昌右相,仍然一同担任同凤阁鸾台三品。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杨再思被罢免,担任左台大夫。二十六日,相王兼任检校安北大都护。朝廷任命天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

纳言、陇右诸军大使娄师德去世。

娄师德在河陇地区任职前后四十多年,恭敬勤勉从不懈怠,汉族与夷族百姓都安居乐业。他性格沉稳宽厚、待人宽恕,狄仁杰能入朝担任宰相,实际是娄师德推荐的;但狄仁杰并不知情,心里还颇轻视娄师德,多次排挤他到外地任职。太后察觉到这点,曾问狄仁杰:“娄师德有贤德吗?”狄仁杰回答:“作为将领能谨慎守卫边疆,至于贤德,我不清楚。”太后又问:“娄师德善于识人吗?”狄仁杰说:“我曾与他共事,没听说他善于识人。”太后说:“我了解你,就是娄师德推荐的,他也可以说是善于识人了。”狄仁杰出宫后,感叹道:“娄公的大德,我被他包容这么久,却始终没能看透他的胸襟。”当时罗织罪名陷害他人的事层出不穷,娄师德长期担任将相,却唯独能以功名善终,人们因此敬重他。

九月二十七日,朝廷任命武三思为内史。

九月二十四日,太后前往福昌县;二十七日,返回神都洛阳。

十月十九日,邢贞公王及善去世。

黄河泛滥,冲毁济源百姓的房屋一千多家。

冬季十月初六,论赞婆抵达都城,太后对他宠爱优待,赏赐丰厚,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让他率领部众驻守洪源谷。

太子、相王的各个儿子重新出宫居住。

太后自从临朝称制以来,大多任命武氏诸王及驸马都尉为成均祭酒,博士、助教也多不是儒生。又借着郊外祭祀、明堂典礼、拜谒洛水、封禅嵩山等仪式,选取弘文馆、国子学的学生担任斋郎,趁机得以选拔补任官职。因此学生们不再专心学业,二十年间,学校几乎荒废,而从前被酷吏诬陷的人,他们的亲友流离失所,没能得到赦免宽恕。凤阁舍人韦嗣立上疏说:“如今世俗轻视儒学,先王之道废弃不讲。应当命令王公以下的子弟都进入国学就读,不允许通过其他途径做官。另外,自从扬州、豫州起兵以来,特制监狱的案件逐渐增多,酷吏趁机专门想通过杀人来谋求晋升。多亏陛下圣明,周兴、丘神积、王弘义、来俊臣等人相继被诛杀,朝野上下欢庆太平,如同再次见到春天的和煦。至于像狄仁杰、魏元忠,从前遭受审讯,也都被迫自诬认罪,如果不是陛下明察秋毫,他们早已被剁成肉酱了;现在陛下提拔任用他们,他们都成为优秀的辅臣。为什么从前认为他们有罪而后来又认为他们贤能呢?实在是因为从前被冤枉诬陷,现在得以甄别澄清罢了。我担心从前蒙受冤屈获罪的人还有很多,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希望陛下弘扬天地般的仁爱,广施雷雨般的恩泽,自垂拱年间以来,无论罪行轻重,一律予以昭雪,死去的人追复官爵,活着的人允许返回乡里。这样一来,天下人就都会知道从前的滥杀无辜,不是陛下的本意,都是狱吏的罪过,阴间阳世都欢欣鼓舞,能感召祥和之气。”太后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韦嗣立是韦承庆的异母弟弟。他们的母亲王氏,对待韦承庆非常刻薄,每次鞭打韦承庆,韦嗣立必定解开衣服请求代替受罚;母亲不允许,他就自己鞭打自己,母亲因此逐渐宽容了韦承庆。韦承庆担任凤阁舍人时,因病离职。韦嗣立当时担任莱芜县令,太后召见他说:“你父亲曾经说:‘我有两个儿子,都能侍奉陛下。’你们兄弟在任上的表现,确实如你父亲所说。我现在让你代替你哥哥的职位,不再任用别人。”当天就任命韦嗣立为凤阁舍人。

这一年,突厥默啜立他的弟弟咄悉匐为左厢察,骨笃禄的儿子默矩为右厢察,各自统领两万多士兵;立他的儿子匐俱为小可汗,地位在两察之上,统领处木昆等十姓部落,拥有四万多士兵,又号称拓西可汗。

久视元年(庚子,公元700年)

正月二十八日,内史武三思被罢免,担任特进、太子少保。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吉顼被贬为安固县尉。

太后因为吉顼有才干谋略,所以把他当作心腹。吉顼曾在太后面前与武懿宗争夺赵州之战的功劳。吉顼身材高大,能言善辩,武懿宗身材矮小驼背,吉顼看着武懿宗,言辞语气十分严厉。太后因此不高兴,说:“吉顼在我面前,尚且轻视我武氏诸王,何况以后怎么能依靠他呢!”有一天,吉顼上奏事情,正引古论今,太后发怒说:“你所说的话,我已经听腻了,不要再多说了!太宗有一匹马名叫师子骢,肥壮敏捷,没有人能驾驭。我当时作为宫女在旁边侍奉,对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楇,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就用铁楇敲它的头,还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太宗赞赏我的志向。现在你难道值得玷污我的匕首吗!”吉顼惶恐害怕,汗流浃背,跪地求饶,太后才作罢。武氏诸王怨恨吉顼依附太子,共同揭发他弟弟假冒官职的事,吉顼因此获罪被贬。

吉顼辞行那天,得以被太后召见,他流泪说:“我现在远离朝廷,永远没有再见到陛下的机会了,希望能说一句话。”太后让他坐下,问他想说什么,吉顼说:“把水和土混合成泥,会有争斗吗?”太后说:“没有。”吉顼又说:“把泥分成一半塑成佛,一半塑成天尊,会有争斗吗?”太后说:“会有争斗。”吉顼叩头说:“皇室宗室和外戚各自安分守己,天下就会安定。现在太子已经确立,但外戚仍然为王,这是陛下驱使他们将来必定争斗,双方都不得安宁啊。”太后说:“我也知道,但事情已经这样了,没有办法。”

腊月初三,朝廷立已故太孙李重润为邵王,他的弟弟李重茂为北海王。

太后向鸾台侍郎、同平章事陆元方询问宫外的事情,陆元方回答说:“我担任宰相,有大事不敢不向陛下禀报;民间的小事,不值得烦扰陛下听闻。”因此违背了太后的旨意。十二日,陆元方被罢免,担任司礼卿。

陆元方为人清廉谨慎,两次担任宰相,太后每次有官员升迁任免,大多会询问他的意见,陆元方都密封奏章呈上,从未泄露。临终前,他把所有的奏稿都取出来烧掉,说:“我对人多有阴德,子孙大概不会衰败吧!”

朝廷任命西突厥竭忠事主可汗斛瑟罗为平西军大总管,镇守碎叶城。

十九日,朝廷任命狄仁杰为内史。

二十二日,朝廷任命文昌左丞韦巨源为纳言。

二十七日,太后前往嵩山;春季一月十九日,前往汝州的温泉;三十日,返回神都洛阳。在告成县的石淙建造三阳宫。

二月十七日,同凤阁鸾台三品豆卢钦望被罢免,担任太子宾客。

三月,朝廷任命吐谷浑青海王慕容宣超为乌地也拔勤忠可汗。

夏季四月初二,太后前往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请太后前往观看埋葬佛舍利,太后答应了。狄仁杰跪在马前说:“佛是戎狄的神灵,不值得让天下的君主屈尊前往。那个胡僧诡计多端,只是想邀请天子,来迷惑远近的百姓罢了。山路艰险狭窄,容纳不下侍卫,不是天子适合前往的地方。”太后中途返回,说:“这是为了成全我的正直大臣的气节。”

五月初一,发生日食。

太后让洪州僧人胡超炼制长生不老药,花费三年时间炼成,耗费了巨额钱财。太后服用后,病情略微好转。初五,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久视;取消天册金轮大圣的称号。

六月,朝廷将控鹤监改为奉宸府,任命张易之为奉宸令。太后每次在内殿举行私宴,就带领武氏诸王、张易之及其弟弟秘书监张昌宗饮酒赌博、互相嘲笑戏谑。太后想掩盖这种痕迹,就命令张易之、张昌宗与文学之士李峤等人在内殿编撰《三教珠英》。武三思上奏说张昌宗是王子晋的转世。太后命令张昌宗穿上羽衣,吹着笙,乘坐木鹤在庭院中巡游;文士们都赋诗赞美他。太后又挑选了很多年轻貌美的少年担任奉宸内供奉,右补阙朱敬则劝谏说:“陛下的内宠有张易之、张昌宗,已经足够了。近来听说左监门卫长史侯祥等人,公然自我炫耀,丑恶轻慢,不知羞耻,请求担任奉宸内供奉,他们的无礼无仪,传遍朝廷。我的职责是劝谏,不敢不上奏。”太后慰劳他说:“不是你直言进谏,我还不知道这些事。”赏赐他一百段彩帛。

张易之、张昌宗争相以奢侈豪华攀比。张易之的弟弟张昌仪担任洛阳县令,别人有所请求托付,没有不答应的。有一次早朝,有个姓薛的候选人,拿着五十两金子和简历拦住他的马行贿。张昌仪收下金子,到了朝堂,把简历交给天官侍郎张锡。几天后,张锡丢失了那份简历,就询问张昌仪,张昌仪骂道:“没用的东西!我也记不清了,只要是姓薛的就录用他。”张锡害怕,退朝后,找出候选官员中所有姓薛的六十多人,全部留下任命官职。张锡是张文瓘哥哥的儿子。

起初,契丹将领李楷固,擅长使用套索、骑马射箭和舞槊,每次冲锋陷阵,就像鹘鸟飞入乌鸦群中,所向无敌。黄獐之战中,张玄遇、麻仁节都被他用套索擒获。还有一个叫骆务整的,也是契丹将领,多次击败唐军。等到孙万荣死后,二人前来投降。有关部门指责他们投降太晚,上奏请求将他们灭族。狄仁杰说:“李楷固等人都勇猛绝伦,能为他们所侍奉的人尽力,也一定能为我们尽力。如果用恩德安抚他们,他们都会为我们所用。”上奏请求赦免他们。狄仁杰的亲信都劝阻他,狄仁杰说:“如果对国家有利,难道还要为自身考虑!”太后采纳了他的意见,赦免了二人。狄仁杰又请求授予他们官职,太后任命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骆务整为右武威卫将军,让他们率领军队攻打契丹残余势力,将其全部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