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夫人和她的女儿因为武皇后的缘故,能够出入皇宫,都得到了皇帝的宠幸。韩国夫人不久后去世,她的女儿被赐号魏国夫人。皇帝想让魏国夫人担任宫廷内职,又担心武皇后不满,犹豫不决,武皇后十分厌恶她。恰逢武惟良、武怀运与各州刺史前往泰山朝觐,随后抵达京师,武惟良等人进献食物。武皇后暗中在肉酱里下毒,让魏国夫人食用,魏国夫人突然去世,武皇后于是将罪责推到武惟良、武怀运身上。丁未日,将二人处死,改姓为蝮氏。武怀运的哥哥武怀亮早逝,他的妻子善氏尤其对荣国夫人无礼,因受武惟良等人牵连被没入掖庭为奴,荣国夫人让武皇后找个借口用带刺的荆条鞭打她,打得肉尽骨露而死。
九月,庞同善大败高丽军队,泉男生率领部众与庞同善会合。皇帝下诏任命泉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
戊子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广平宣公刘祥道去世,儿子刘齐贤继承爵位。刘齐贤为人正直,皇帝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晋州司马。将军史兴宗曾跟随皇帝在苑中打猎,趁机说晋州出产优良的猎鹰,刘齐贤现在担任司马,请皇帝下令让他捕捉。皇帝说:“刘齐贤难道是捕鹰的人吗!你怎么能这样看待他!”
冬季十二月己酉日,任命李积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司列少常伯安陆人郝处俊为副总管,率军攻打高丽。庞同善、契苾何力仍担任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兼安抚大使;水陆各路军总管及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人,都受李积调度。河北各州的租赋全部运往辽东供应军用。郭待封是郭孝恪的儿子。
李积想让他的女婿京兆人杜怀恭一同出征,让他建功立业。杜怀恭以贫穷为由推辞,李积资助了他;又以没有奴仆马匹为由推辞,李积又资助了他。杜怀恭无计可施,于是逃到岐阳山中躲藏起来,对人说:“李公是想拿我来树立军法罢了。”李积听说后,流泪说:“杜郎豪放不羁,或许真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不再强求。
乾封二年丁卯(公元667年)
春季正月,皇帝举行籍田礼(天子亲耕劝农的仪式),有关部门进献的耒耜(农具)雕刻装饰得十分精美。皇帝说:“耒耜是农夫使用的工具,怎么能这么华丽!”下令更换朴素的耒耜。随后亲自耕种,推了九下才停止。
自从发行乾封泉宝钱后,粮食布帛价格飞涨,商人无法经营,癸未日,皇帝下诏废除乾封泉宝钱,恢复使用旧钱。
二月丁酉日,涪陵悼王李愔去世。
辛丑日,将万年宫改回九成宫旧名。生羌十二个州被吐蕃攻破,三月戊寅日,朝廷全部废除这些州的建制。
皇帝多次责备侍臣不推荐贤才,众人都不敢回应。司列少常伯李安期回答说:“天下并非没有贤才,也不是群臣敢于遮蔽贤才。近来公卿大臣有所推荐,就被谗言者指责为结党营私,被推荐的贤才还未得到任用,推荐者就先获罪了,因此群臣都闭口不言。陛下如果真能以至诚之心对待贤才,谁不愿意推荐自己所了解的人!这关键在陛下,不在群臣。”皇帝深表赞同。李安期是李百药的儿子。
夏季四月乙卯日,西台侍郎杨弘武、戴至德、正谏大夫兼东台侍郎李安期、东台舍人昌乐人文瓘、司列少常伯兼正谏大夫河北人赵仁本一同被任命为同东西台三品。杨弘武是杨素弟弟的儿子;戴至德是戴胄哥哥的儿子。当时朝廷修建蓬莱、上阳、合璧等宫殿,频繁征伐四方夷族,御厩养马一万匹,国家仓库逐渐空虚,张文瓘劝谏说:“隋朝的教训就在眼前,希望陛下不要让百姓心生怨恨。”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削减御厩马匹数千匹。
秋季八月己丑朔日,发生日食。
辛亥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李安期被外放为荆州长史。
九月庚申日,皇帝因长期患病,命令太子李弘监理国政。
辛未日,李积攻克高丽的新城,派契苾何力驻守。李积刚渡过辽河时,对众将领说:“新城是高丽西部的要害之地,不先攻克它,其他城池就难以攻取。”于是发起进攻,新城人师夫仇等人捆绑城主打开城门投降。李积率军继续进军,一连攻克十六座城池。庞同善、高侃还留在新城,泉男建派兵袭击他们的营地,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击败了敌军。高侃进军到金山,与高丽军队交战失利,高丽军队乘胜追击,薛仁贵率领军队从侧面截击,大败高丽军队,斩首五万余级,攻克南苏、木底、苍岩三座城池,与泉男生的军队会合。
郭待封率领水军从另一条路线奔赴平壤,李积派遣副将冯师本运送粮草武器支援他。冯师本的船只沉没,延误了军期,郭待封军中缺粮,处境窘迫,想写信给李积求救,又担心信件被敌军截获,泄露军情,于是写了一首离合诗(拆字诗)送给李积。李积大怒说:“军情如此紧急,还写什么诗!一定要斩了他!”行军管记通事舍人河南人元万顷解读了诗中的含义,李积才重新派遣粮草武器运往郭待封军中。元万顷撰写《檄高丽文》,文中写道“不知守鸭绿之险”。泉男建回复说:“谨遵教诲!”立即调兵占据鸭绿江渡口,唐军无法渡江。皇帝听说后,将元万顷流放到岭南。
郝处俊在高丽城下,还未列好军阵,高丽军队突然赶到,军中大乱。郝处俊坐在胡床上,正在吃干粮,暗中挑选精锐士兵,击败了高丽军队,将士们都佩服他的胆识谋略。
冬季十二月甲午日,皇帝下诏:“从今以后,祭祀昊天上帝、五帝、皇地只、神州地只,都以高祖、太宗配祭,同时在明堂合祭昊天上帝、五帝。”
这一年,海南蛮族攻陷琼州。
总章元年戊辰(公元668年)
春季正月壬下日,任命右相刘仁轨为辽东道副大总管。
二月壬午日,李积等人攻克高丽的扶馀城。薛仁贵在金山击败高丽军队后,乘胜率领三千人攻打扶馀城,众将领认为他兵力太少,劝阻他。薛仁贵说:“兵力不在于多,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于是担任前锋进军,与高丽军队交战,大败敌军,杀敌俘获一万余人,攻克扶馀城。扶馀川流域四十余座城池都望风归降。
侍御史洛阳人贾言忠奉命从辽东返回,皇帝询问军事情况,贾言忠回答说:“高丽必定会被平定。”皇帝说:“你怎么知道?”他回答说:“隋炀帝东征未能攻克,是因为人心离散怨恨;先帝东征未能攻克,是因为高丽没有可乘之机。如今高丽王高藏懦弱无能,权臣专擅朝政,泉盖苏文死后,泉男建兄弟自相残杀,泉男生倾心归附唐朝,担任我们的向导,高丽的虚实我们都了如指掌。凭借陛下的圣明、国家的富强、将士的尽力,趁着高丽内乱发动进攻,势必能够攻克,无需再次出兵。而且高丽连年饥荒,灾异频繁出现,人心惶惶,它的灭亡指日可待。”皇帝又问:“辽东的将领中谁最贤能?”他回答说:“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然不擅长作战,但治军严整;高侃勤俭自律,忠诚果敢有谋略;契苾何力沉稳坚毅,善于决断,虽然有些忌妒他人,但有统领军队的才能;然而日夜小心谨慎、忘身忧国的,都比不上李积。”皇帝深表赞同。
泉男建又派遣五万军队救援扶馀城,与李积等人在薛贺水相遇,双方交战,唐军大败高丽军队,杀敌俘获三万余人,随后进攻大行城,将其攻克。
朝廷商议明堂制度大致确定,三月庚寅日,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总章。
戊寅日,皇帝前往九成宫。夏季四月丙辰日,彗星出现在五车星附近。皇帝回避正殿,减少日常膳食,停止音乐演奏。许敬宗等人上奏请求恢复正常,说:“彗星出现在东北方向,是高丽即将灭亡的征兆。”皇帝说:“这是我德行不足,上天降下谴责,怎么能归咎于小国夷族!而且高丽百姓,也是我的百姓。”没有批准。戊辰日,彗星再次出现。
辛巳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杨弘武去世。
八月辛酉日,卑列道行军总管、右威卫将军刘仁愿因征讨高丽逗留不前获罪,被流放姚州。
癸酉日,皇帝返回京师长安。
九月癸巳日,李积攻克平壤。李积攻克大行城后,各路军队从其他路线进军的都与他会合,继续前进到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李积等人奋力攻击,大败敌军,追击二百余里,攻克辰夷城,高丽各城守军或逃或降,接连不断。契苾何力率先率军抵达平壤城下,李积的军队随后赶到,包围平壤一个多月后,高丽王高藏派遣泉男产率领九十八名首领,手持白幡前往李积军中投降,李积以礼相待。泉男建仍然闭门坚守,多次派兵出战,都被击败。泉男建将军事事务委托给僧人信诚,信诚暗中派人前往李积军中,请求作为内应。五天后,信诚打开城门,李积下令士兵登城呐喊,焚烧城池四周,泉男建自杀未遂,被擒获。高丽被彻底平定。
冬季十月戊午日,任命乌茶国婆罗门卢迦逸多为怀化大将军。卢迦逸多自称能炼制不死药,皇帝打算服用。东台侍郎郝处俊劝谏说:“人的寿命长短由天命决定,并非药物可以延长。贞观末年,先帝服用那罗迩娑婆寐的丹药,最终没有效果;病危时,名医也束手无策,议论者将罪责归于那罗迩娑婆寐,准备将他公开处死,又担心被戎狄取笑而作罢。前车之鉴不远,希望陛下慎重考虑。”皇帝于是放弃服用。
李积即将返回长安,皇帝命令先将高藏等人押送到昭陵献俘,然后整顿军容,奏唱凯歌,进入京师,到太庙献俘。十二月丁巳日,皇帝在含元殿接受俘虏。因高藏并非实际掌权者,赦免他的罪行,任命他为司平太常伯、员外同正。任命泉男产为司宰少卿,僧人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泉男生为右卫大将军。李积以下将士,按功劳大小分别给予封赏。泉男建被流放到黔州,扶馀丰被流放到岭南。朝廷将高丽分为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池、六十九万余户,设置九个都督府、四十两个州、一百个县,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进行管辖。提拔高丽酋长中有功的人担任都督、刺史、县令,与中原官员共同治理。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率领二万士兵镇守安抚高丽故地。
丁卯日,皇帝在南郊祭祀上天,宣告平定高丽,由李积担任亚献。己巳日,拜谒太庙。
渭南尉刘延佑,二十岁考中进士,处理政务在京城所属各县中最为出色。李积对他说:“你年纪轻轻,就已声名远扬,应当稍微谦逊一些,不要过于出众。”
当时朝廷有敕令:征伐辽东的士兵逃亡,在限期内不自首以及自首后再次逃亡的,本人斩首,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太子上表,认为:“这类情况数量极多。有的士兵生病跟不上队伍,因害怕而逃亡;有的在砍柴时被敌人掳走;有的渡海时船只沉没溺亡;有的深入敌境,被敌军杀伤。军法严厉,同队士兵担心被牵连治罪,就上报为逃亡,军队中无暇核查,只根据队司的通报移交相关部门,导致士兵妻子儿女被没官,实在令人同情。《尚书》说:‘与其杀害无辜之人,宁可违背常规不按律办案。’希望对逃亡士兵的家属,免除没官的处罚。”皇帝采纳了太子的建议。
甲戌日,司戎太常伯姜恪兼任检校左相,司平太常伯阎立本代理右相。
这一年,京师及山东、江淮地区发生旱灾和饥荒。
春季二月辛酉日,任命张文瓘为东台侍郎,右肃机、检校太子中护谯县人李敬玄为西台侍郎,二人一同担任同东西台三品。此前“同三品”不列入官衔,从这时开始列入官衔。
癸亥日,任命雍州长史卢承庆为司刑太常伯。卢承庆曾考核朝廷内外官员,有一位官员负责督运粮草,遭遇风暴导致米粮损失,卢承庆考核道:“监运损失粮食,考核为中下。”那人神色自若,一言不发地退下。卢承庆赞赏他的气度,改注为:“非人力所能及,考核为中中。”那人既无喜色,也无惭愧之词。卢承庆又改注为:“宠辱不惊,考核为中上。”
三月丙戌日,东台侍郎郝处俊担任同东西台三品。
丁亥日,皇帝下诏确定明堂制度:地基为八角形,屋顶为圆形,覆盖着清阳玉叶,门墙、台阶、窗棂、楣柱、梁枋、斗拱等,都依照天地阴阳律历的数目设计。诏书下达后,众人议论仍未平息,又恰逢饥荒,明堂最终未能建成。
夏季四月己酉朔日,皇帝前往九成宫。
高丽百姓大多叛离,朝廷敕令将三万八千二百户高丽人迁徙到江淮以南,以及山南、京西各州的空旷之地,留下贫困体弱的人,让他们驻守安东都护府。
六月戊申朔日,发生日食。
秋季八月丁未朔日,皇帝下诏定于十月前往凉州。当时陇右地区民生凋敝,很多人认为不宜出行巡幸。皇帝听说后,辛亥日,亲临延福殿,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巡视天下的,因此朕想巡视远方的风俗。如果确实不可行,为何不当面陈述,反而退朝后私下议论呢?”从宰相以下无人敢回应。只有详刑大夫来公敏进言说:“巡视天下虽是帝王的常事,但高丽刚刚平定,残余敌寇还很多,西边的经营治理也尚未停战。陇右户口凋零,皇帝车驾所到之处,需供应无数物资,实在不易。外面确实有私下议论,但圣明的诏令已经下达,因此群臣不敢陈说反对意见。”皇帝赞赏他的直言,于是取消了西巡计划。不久,提拔来公敏为黄门侍郎。
甲戌日,将瀚海都护府改名为安北都护府。
九月丁丑朔日,皇帝下诏将吐谷浑部落迁徙到凉州南山。有人担心吐蕃入侵劫掠,使吐谷浑无法生存,建议先出兵攻打吐蕃。右相阎立本认为去年发生饥荒,不宜出兵。议论许久未能决定,最终没有迁徙吐谷浑部落。
庚寅日,遭遇大风,海水泛滥,淹没永嘉、安固六千余户人家。
冬季十月丁巳日,皇帝返回京师长安。
十一月丁亥日,改封豫王李旭轮为冀王,改名李轮。
司空、太子太师、英贞武公李积病重,皇帝将他在外的子弟全部召回,让他们回家侍奉汤药。皇帝和太子赏赐的药物,李积都服用;子弟们为他请来医生,他都不让进门,说:“我本是山东的农夫,有幸遇到圣明君主,官至三公,年近八十,难道不是天命吗!寿命长短自有定数,怎能再依靠医生求得活命!”一天,他突然对弟弟司卫少卿李弼说:“我今天稍微好些,可以一起置办酒席取乐。”于是子孙们全部聚集,酒席结束后,他对李弼说:“我估计自己必定活不成了,因此想和你们告别。你们不要悲伤哭泣,听我嘱咐。我见房玄龄、杜如晦一生勤奋辛苦,仅能建立门户,却遭遇不成器的儿子,家业荡然无存。我有这些子孙,现在全部托付给你。安葬完毕后,你就迁入我的府邸,抚养孤儿幼孙,仔细看管他们。如果有志向不端、结交不良之人,都先打死,再上报朝廷。”此后便不再说话。十二月戊申日,李积去世。皇帝得知后悲痛哭泣,下葬当天,亲临未央宫,登楼眺望灵车痛哭。为他建造的坟墓模仿阴山、铁山、乌德鞬山的形状,以表彰他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绩。
李积担任将领,有谋略且善于决断;与他人商议事务,能虚心采纳正确意见。打胜仗后就把功劳归于下属,所获得的金银丝帛,全部分给将士,因此人人都愿意为他效死,所向披靡。临战时选拔将领,必定挑选相貌丰满的人派遣出征。有人问他原因,他说:“薄命之人,不足以成就功名。”他家庭和睦且严格有序。他的姐姐曾生病,当时他已担任仆射,仍亲自为姐姐煮粥。风吹过来,烧到了他的胡须鬓发。姐姐说:“仆人婢女有很多,何必这样辛苦自己!”李积说:“不是没有人手可供驱使,只是姐姐年老,我也年老了,即使想长久为姐姐煮粥,又能做到多久呢!”李积常对人说:“我十二三岁时是无赖贼,遇到人就杀。十四五岁时是难惹的贼,心中有不满就杀人。十七八岁时是好贼,临阵时才杀人。二十岁成为大将,用兵是为了救人命。”李积的长子李震早逝,李震的儿子李敬业继承爵位。
当时天下太平已久,候选官员越来越多,这一年,司列少常伯裴行俭开始与员外郎张仁祎一起,设立长期的官员名籍榜单,制定铨选注拟的方法。又确定州县等级升降、官员资历高低的标准。此后这些制度成为永久定制,无人能更改。
大致来说,唐朝的选官制度,选拔人才依据身(相貌风度)、言(言辞辩才)、书(书法工整)、判(判词得当),再计算资历、衡量功劳来拟定官职。先集中候选者进行考试,考察书法和判词;考试合格后进行铨选,考察相貌和言辞;铨选合格后拟定官职,询问候选者的任职意愿;拟定后进行唱名,集合众人告知结果。然后将候选者分类列为甲等,先由仆射审核,再上报门下省,给事中宣读,侍郎审查,侍中审定,不合格的驳回。审定后上报皇帝,主管官员接受旨意执行,各自发给任命文书,称为“告身”。兵部选拔武官的制度也是如此。考核的方法包括骑射、举重、负重行走。有人尚未达到做官的资历年限,但能考取三篇文章,称为“宏词”,考取三条判词,称为“拔萃”,考中者可以不受资历限制授予官职。黔中、岭南、闽中的州县官员,不通过吏部选拔,委托都督挑选士人补任。官员任职以年限为考核标准,六品以下官员,经过四次考核为任期期满。
咸亨元年庚午(公元670年)
春季正月丁丑日,右相刘仁轨请求退休;皇帝批准了。
三月甲戌朔日,因旱灾,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咸亨。
丁丑日,将蓬莱宫改名为含元宫。
壬辰日,太子少师许敬宗请求退休;皇帝批准了。
朝廷敕令突厥酋长的子弟在东宫侍奉。西台舍人徐齐聃上疏,认为:“皇太子应当招揽文学端正贤良的人在身边,怎能让戎狄丑类进入宫廷侍奉!”又上奏:“齐献公(皇帝的外祖父)虽然子孙有犯罪的,但怎能牵连祖先!如今周忠孝公(武士彟)的庙宇修建得十分完好,而齐献公的庙宇却毁坏废弃,不知陛下如何向天下昭示,彰显孝道之风!”皇帝都采纳了他的意见。徐齐聃是徐充容的弟弟。
夏季四月,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击龟兹的拨换城,将其攻克。朝廷撤销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辛亥日,任命右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总管,率军讨伐吐蕃,并护送吐谷浑返回故地。
庚午日,皇帝前往九成宫。
高丽酋长剑牟岑反叛,拥立高藏的外孙安舜为君主。朝廷任命左监门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伐,安舜杀死剑牟岑,逃往新罗。
六月壬寅朔日,发生日食。
秋季八月丁巳日,皇帝返回京师长安。
郭待封此前与薛仁贵官职并列,等到征讨吐蕃时,他耻于位居薛仁贵之下,薛仁贵的建议,他大多违抗。军队抵达大非川,准备奔赴乌海,薛仁贵说:“乌海地势险要遥远,行军十分困难,携带辎重随军前进,难以快速获利;应当留下二万人,在大非岭上修建两座营栅,将辎重全部存放在栅内,我们率领精锐轻装部队,日夜兼程,趁敌人不备发动袭击,必定能打败他们。”薛仁贵率领本部人马先行,在河口袭击吐蕃军队,大败敌军,杀敌俘获众多,进军屯驻乌海等待郭待封。郭待封没有采纳薛仁贵的计策,率领辎重缓慢前进,还未抵达乌海,就遭遇二十余万吐蕃军队,郭待封的军队大败,仓皇败退,辎重全部丢弃。薛仁贵退守大非川,吐蕃宰相论钦陵率领四十余万军队前来进攻,唐军大败,死伤殆尽。薛仁贵、郭待封与阿史那道真仅自身逃脱,与论钦陵约定和解后返回。朝廷敕令大司宪乐彦玮立即前往军中核查战败情况,将三人戴上枷锁押解回京,三人都被免去死罪,削除名籍。
论钦陵是禄东赞的儿子,与弟弟赞婆、悉多于、勃论都有才能谋略。禄东赞去世后,论钦陵接替他执掌朝政,三个弟弟率军驻守在外,邻国都畏惧他们。
关中地区发生旱灾和饥荒。九月丁丑日,皇帝下诏定于明年正月前往东都洛阳。
甲申日,皇后的母亲鲁国忠烈夫人杨氏去世,敕令九品以上文武官员及外命妇都前往杨氏府邸吊唁哭泣。
闰月癸卯日,皇后因长期旱灾,请求回避皇后之位;皇帝没有批准。
壬子日,追赠司徒周忠孝公武士彟为太尉、太原王,夫人杨氏为王妃。
甲寅日,任命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抵御吐蕃。
冬季十月乙未日,太子右中护、同东西台三品赵仁本调任左肃机,免去政事。
庚寅日,皇帝下诏恢复所有官名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