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梁纪二十二 (公元555年-556年)

梁纪二十二 (公元555年-556年)(1 / 2)

绍泰元年乙亥(公元555年)

春季,正月初一,邵陵太守刘棻领兵援救江陵,走到三百里滩时,被自己的部将宋文彻杀害。宋文彻率领部众返回,占据了邵陵。

梁王萧詧在江陵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大定;追尊父亲昭明太子(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追尊昭明太子的妃子蔡氏为昭德皇后;尊奉自己的母亲龚氏为皇太后,册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儿子萧岿为皇太子。他的赏罚制度和帝王完全一样,只是向魏国(西魏)上奏章时自称“臣”,沿用魏国的历法。至于对下属封官授爵,仍依照梁朝旧制,只是勋官等级同时沿用西魏“柱国”之类的名称。他任命咨议参军蔡大宝为侍中、尚书令,让其参与主持官员选拔;任命外兵参军、太原人王操为五兵尚书。蔡大宝处事严谨、有智谋,精通政务,写文章又快又好,后梁(萧詧政权)皇帝对他推心置腹、委以重任,把他当作主要谋士,比作三国的诸葛亮;王操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蔡大宝。萧詧还追赠邵陵王萧纶为太宰,谥号“壮武”;追赠河东王萧誉为丞相,谥号“武桓”。任命莫勇为武州刺史,魏永寿为巴州刺史。

湘州刺史王琳领兵从小桂向北进军,抵达蒸城时,听说江陵已经陷落,便为梁世祖(萧绎)举办哀悼仪式,全军穿白色丧服,又派部将侯平率领水军进攻后梁。王琳在长沙驻军,向各州郡发布文书,谋划收复江陵、进取中原的计划。长沙王萧韶和长江上游的将领们,都推举王琳为盟主。

北齐皇帝(高洋)派清河王高岳领兵进攻西魏的安州,以援救江陵。高岳抵达义阳时,江陵已经陷落,于是就进军到长江边;梁的郢州刺史陆法和、仪同三司宋莅献出全州投降北齐,长史、江夏太守王珉拒不投降,被陆法和等人杀死。正月十三日,北齐召高岳撤军,派仪同三司、清都人慕容俨驻守郢州。梁的王僧辩派江州刺史侯瑱进攻郢州,任约、徐世谱、宜丰侯萧循也都领兵与侯瑱会合。

正月二十日,北齐册立贞阳侯萧渊明为梁朝君主,派上党王高涣领兵护送他南下,徐陵、湛海珍等人都跟随萧渊明一同返回梁朝。

二月初二,晋安王萧方智从寻阳来到建康,住进朝堂,登基为梁王,当时他年仅十三岁。梁王任命太尉王僧辩为中书监、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授陈霸先为征西大将军;任命南豫州刺史侯瑱为江州刺史,湘州刺史萧循为太尉,广州刺史萧勃为司徒,镇东将军张彪为郢州刺史。

北齐皇帝先派殿中尚书邢子才骑马快速前往建康,给王僧辩送信,信中说:“梁王(萧方智)年纪太小,撑不起国家重任。那个贞阳侯萧渊明,是梁武帝的侄子、长沙王(萧懿)的后代,论年龄、论声望,都能保住金陵(建康),所以我们立他为梁王,送回你们国家。你应当安排船只,迎接新君主,和他同心协力,好好谋划国事。”二月初四,贞阳侯萧渊明也给王僧辩写信,请求他迎接自己。王僧辩回信说:“梁王(萧方智)的皇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您如果能来朝廷辅佐,一同扶助王室,那伊尹、吕尚那样的重任,大家都会推举您承担;但如果您想当君主,我不敢听从这个命令。”二月十三日,北齐任命陆法和为都督荆、雍等十州诸军事、太尉、大都督、西南道大行台,又任命宋莅为郢州刺史,宋莅的弟弟宋簉为湘州刺史。二月二十三日,北齐上党王高涣攻克谯郡。二月二十八日,萧渊明又给王僧辩写信,王僧辩还是不答应。

西魏任命右仆射申徽为襄州刺史。

侯平进攻后梁的巴州、武州,原刘棻的部将赵朗杀死宋文彻,献出邵陵,归顺王琳。

三月,贞阳侯萧渊明抵达东关,梁的散骑常侍裴之横领兵抵御。北齐的军司尉瑾、仪同三司萧轨向南进攻皎城,梁的晋州刺史萧惠献出全州投降北齐。北齐把晋熙郡改设为江州,任命尉瑾为刺史。三月初六,北齐攻克东关,杀死裴之横,俘虏几千人;王僧辩非常害怕,出兵驻守姑孰,开始谋划接纳萧渊明。

三月十六日,北齐皇帝返回邺城,封世宗(高澄)的两个儿子高孝珩为广宁王,高延宗为安德王。

孙玚听说江陵陷落,放弃广州返回建康,曲江侯萧勃重新占据了广州。

西魏太师宇文泰派王克、沈焝等人返回江南(梁朝)。宇文泰得到庾季才后,对他待遇优厚,让他参与主持太史局事务。庾季才拿出自己的私人财产,赎回那些被没为奴婢的梁朝官员、亲友。宇文泰问他:“你怎么能做到这样?”庾季才回答:“我听说,攻克敌国后要礼遇贤才,这是治国的正道。现在郢都(江陵)陷落,梁朝君主确实有罪,但官员们有什么错?却都被变成奴婢!我是外乡人,不敢向您进言,只是真心怜悯他们,所以私下赎买他们。”宇文泰这才醒悟,说:“这是我的过错!要是没有你,我就失去天下人心了!”于是下命令,赦免了几千名被没为奴婢的梁朝俘虏。夏季,四月初十,北齐皇帝前往晋阳。

五月初一,侯平等人活捉了后梁的莫勇、魏永寿。江陵陷落时,永嘉王萧庄刚七岁,被尼姑法慕藏了起来,王琳找到萧庄,把他送到建康。

五月十一日,北齐皇帝返回邺城。

王僧辩派使者向贞阳侯萧渊明呈递奏书,确定君臣礼仪;又派另一名使者向北齐呈递奏表,把自己的儿子王显、王显的母亲刘氏、侄子王世珍送到萧渊明那里当人质;派左民尚书周弘正前往历阳迎接萧渊明,同时请求立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太子;萧渊明答应了。萧渊明要求带三千名卫士过江,王僧辩担心他作乱,只允许他带一千名散兵。五月二十一日,王僧辩派龙舟、仪仗去迎接萧渊明。萧渊明和北齐上党王高涣在长江北岸结盟,五月二十二日,从采石渡过长江。于是梁朝的仪仗队向南渡江,北齐的军队返回北方。王僧辩怀疑北齐有诈,让船停在江中心,不敢靠近西岸。北齐侍中裴英起护送萧渊明,和王僧辩在江宁会面。五月二十四日,萧渊明进入建康,望见朱雀门就哭了起来,路上迎接的人也跟着哭。五月二十七日,萧渊明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天成,立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太子,任命王僧辩为大司马,陈霸先为侍中。

六月初一,北齐征发一百八十万百姓修筑长城,从幽州夏口向西延伸到恒州,全长九百多里,命令定州刺史赵郡王高睿领兵监督工程。高睿是高琛的儿子。

北齐的慕容俨刚进入郢州,侯瑱等人就突然兵临城下,慕容俨根据情况灵活防御,侯瑱等人攻不下来;慕容俨又趁机出兵袭击侯瑱的军队,把他们打得大败。郢州城里的粮食吃完了,士兵们就煮草木的根、叶和靴子的皮、衣带的角来吃,慕容俨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坚守了半年,没人有二心。贞阳侯萧渊明登基后,才命令侯瑱等人撤围,侯瑱返回豫章驻守。北齐认为郢州在长江以南,难以防守,就把它割让给梁朝。慕容俨回到北齐,见到北齐皇帝,悲痛得不能自已。北齐皇帝叫他上前,握住他的手,摘下他的帽子看他的头发(因操劳变白),叹息了很久。

吴兴太守杜龛,是王僧辩的女婿。王僧辩把吴兴郡改设为震州,任命杜龛为刺史;又任命自己的弟弟、侍中王僧愔为豫章太守。

六月初三,北齐皇帝因为梁朝称臣纳贡,下诏书:凡是被北齐俘虏的梁朝百姓,全部遣送回南方。

六月十八日,北齐皇帝前往晋阳;六月二十三日,亲自领兵进攻柔然。秋季,七月初一,抵达白道,留下粮草物资,率领五千轻骑兵追击柔然;七月初四,在怀朔镇追上柔然军队。北齐皇帝亲自冒着箭雨、石块冲锋,多次作战,把柔然打得大败,一直追到沃野镇,俘虏了柔然的酋长,以及两万多人口、几十万头牛羊。七月十四日,返回晋阳。

八月初一,王琳从蒸城返回长沙。

北齐皇帝回到邺城,因佛教、道教教义不同,想废除其中一个,便召集两派学者当面辩论,随后下令道士全部剃发为僧;有不服从的,杀了四人,道士们才被迫遵从。从此北齐境内再无道士。

当初,王僧辩和陈霸先一起消灭侯景,关系非常深厚,王僧辩还为儿子王顀聘娶陈霸先的女儿,恰逢王僧辩母亲去世,婚事没能办成。王僧辩驻守石头城,陈霸先驻守京口,王僧辩对陈霸先推心置腹,王顀的哥哥王顗多次劝他提防,王僧辩不听。等到王僧辩接纳贞阳侯萧渊明,陈霸先派使者苦苦劝阻,来来回回四次,王僧辩始终不答应。陈霸先痛声叹息,对亲信说:“梁武帝子孙那么多,只有孝元帝(萧绎)能复仇雪耻,他的儿子(萧方智)有什么罪?竟被轻易废黜!我和王僧辩同受先帝托孤重任,可他突然改变主意,对外依附异族(北齐),拥立不合礼法的人当君主,他到底想干什么!”于是暗中准备几千件战袍,以及锦缎、金银等赏赐物品。

恰逢有人报告,北齐大军已抵达寿春,即将入侵梁朝,王僧辩派记室江旰通知陈霸先,让他做好防备。陈霸先趁机把江旰扣留在京口,决定起兵袭击王僧辩。九月二十五日,陈霸先召来部将侯安都、周文育,以及安陆人徐度、钱塘人杜棱,商议起兵计划。杜棱认为这事难成,陈霸先怕他泄露密谋,用手巾勒住杜棱,把他勒得昏迷倒地,随后关在另一间屋里。接着调配将士,分发金银绸缎作为赏赐,派侄子、着作郎陈昙朗镇守京口,负责后方事务;让徐度、侯安都率领水军直奔石头城,自己率领步兵、骑兵从江乘的罗落桥出发,与水军会合。当天夜里,军队全部出动,又召杜棱随军同行。知道这次密谋的,只有侯安都等四名将领,外人都以为是江旰来征调军队抵御北齐,没觉得异常。

九月二十七日,侯安都率领战船即将抵达石头城,陈霸先却勒住马不肯前进。侯安都极为恐慌,追上去骂陈霸先:“今天都已经谋反了,事到如今必须决一死战,你留在后面还想等什么!要是失败,咱们都得死,晚一步难道能免掉砍头吗?”陈霸先说:“侯安都这是怪我啊!”于是率军前进。侯安都抵达石头城北,弃船登岸。石头城北边靠着小山,不算高峻。侯安都身披铠甲、腰佩长刀,让士兵托着他,把他扔到城墙的矮墙内,部下随即跟着冲入,一直打到王僧辩的卧室。陈霸先的军队也从南门攻入。王僧辩正在处理公务,外面报告有兵来,没多久士兵就从里面冲出来。王僧辩急忙逃跑,遇到儿子王顀,和他一起冲出官署,率领几十个亲信在厅堂前苦战,最终寡不敌众,逃到南门城楼上,跪地求饶。陈霸先想放火烧城楼,王僧辩和王顀只好下楼投降。陈霸先问:“我有什么罪,你要联合北齐军队来讨伐我?”又问:“为什么一点防备都没有?”王僧辩说:“我把北门交给你防守,怎么能说没防备?”当天夜里,陈霸先勒死了王僧辩父子。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北齐军队来犯,这也不是陈霸先故意设的圈套(是真的误报)。前青州刺史、新安人程灵洗率领部下救援王僧辩,在石头城西门奋力作战,最终兵败。陈霸先派使者招降,程灵洗过了很久才归顺。陈霸先认为他有义气,任命他为兰陵太守,让他协助防守京口。九月二十八日,陈霸先发布檄文通告全国,列举王僧辩的罪状,并且说:“军队讨伐的对象,只有王僧辩父子兄弟,其余亲信党羽,一概不追究。”

九月二十九日,贞阳侯萧渊明退位,搬出皇宫住进王府;文武百官向晋安王萧方智上奏表,劝他登基。冬季,十月初二,晋安王萧方智即位称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绍泰),朝廷内外文武官员各升一级爵位。任命贞阳侯萧渊明为司徒,封建安公。派人告诉北齐:“王僧辩暗中图谋篡位叛逆,所以杀了他。”同时请求继续向北齐称臣,永远做北齐的藩属国。北齐派行台司马恭和梁朝人在历阳结盟。

十月初四,北齐皇帝前往晋阳。

十月初五,加授陈霸先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兼任扬、南徐二州刺史。十月初六,任命宜丰侯萧循为太保,建安公萧渊明为太傅,曲江侯萧勃为太尉,王琳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十月十一日,尊奉皇帝(萧方智)的生母夏贵妃为皇太后,册立妃子王氏为皇后。

杜龛仗着王僧辩的势力,一向对陈霸先无礼。他在吴兴时,常常用律法惩治陈霸先的宗族,陈霸先对他深怀怨恨。等到陈霸先谋划对付王僧辩时,暗中派侄子陈茜返回长城县,修筑营寨防备杜龛。王僧辩死后,杜龛占据吴兴抵抗陈霸先,义兴太守韦载献出郡城响应杜龛。吴郡太守王僧智,是王僧辩的弟弟,也据城坚守。陈茜回到长城县,召集的士兵只有几百人,杜龛派部将杜泰率领五千精兵突然赶到,陈茜的将士吓得脸色发白。陈茜却谈笑自如,部署军队更加严明,军心才安定下来。杜泰日夜猛攻几十天,没能攻克,只好撤退。陈霸先派周文育进攻义兴,义兴所属各县的士兵,大多是陈霸先的旧部,擅长用弩箭。韦载抓来几十名这样的士兵,用长锁链拴住,让亲信监督他们,命令他们射周文育的军队,并且规定:“十箭射不中两箭的就处死。”因此每射一箭就打死一个人,周文育的军队渐渐后退。韦载趁机在城外靠水边修筑营寨,双方对峙几十天。杜龛派堂弟杜北叟领兵迎战,杜北叟战败,逃回义兴。陈霸先听说周文育作战不利,十月二十四日,亲自上表请求东征,留下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棱守卫皇宫及朝廷机构。十月二十七日,陈霸先的军队抵达义兴,十月二十九日,攻占了韦载的水寨。

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的堂弟徐嗣先,是王僧辩的外甥。王僧辩死后,徐嗣先逃到徐嗣徽那里,徐嗣徽献出谯、秦二州投降北齐。等到陈霸先东征义兴,徐嗣徽暗中勾结南豫州刺史任约,率领五千精兵趁虚袭击建康,当天就攻占了石头城,巡逻的骑兵甚至到了皇宫门前。侯安都关闭城门、收起旗帜,故意示弱,并且下令城中:“敢登上城墙窥探贼军的,斩首!”到了傍晚,徐嗣徽等人收兵返回石头城。侯安都连夜做好战斗准备,天快亮时,徐嗣徽等人又来攻城,侯安都率领三百名披甲士兵打开东、西掖门出战,把徐嗣徽的军队打得大败,徐嗣徽等人逃回石头城,再也不敢逼近皇宫。

陈霸先派韦载的族弟韦翙带着书信劝降韦载,十月三十日,韦载和杜北叟都投降了。陈霸先厚待他们,任命韦翙监管义兴郡,把韦载留在身边,和他商议军国大事。陈霸先率军轻装返回建康,派周文育讨伐杜龛,救援长城县。将军黄他在吴郡攻打王僧智,没能攻克,陈霸先派宁远将军裴忌协助他。裴忌挑选部下精锐士兵,轻装快速前进,从钱塘径直赶赴吴郡,夜里抵达城下,击鼓呐喊逼近城池。王僧智以为大军来了,乘船逃往吴兴。裴忌进入吴郡并占据它,陈霸先随即任命裴忌为吴郡太守。

十一月初一,北齐派兵五千渡过长江占据姑孰,接应徐嗣徽、任约。陈霸先派合州刺史徐度在冶城修筑营寨。十一月初二,北齐又派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率领一万人马,在胡墅运过三万石米、一千匹战马,送入石头城。陈霸先向韦载询问对策,韦载说:“北齐军队如果分兵先占据通往三吴的要道,攻占东部地区,那局势就无法挽回了。现在可以赶紧在淮南依靠侯景当年的营垒修筑城池,打通向东的运输通道,再分兵切断他们的粮道,让他们前进没有物资补给,这样用不了十天就能擒获北齐将领。”陈霸先采纳了他的建议。十一月初五,派侯安都连夜袭击胡墅,烧毁北齐一千多艘战船;仁威将军周铁虎截断北齐的运输线,活捉了北齐的北徐州刺史张领州;接着派韦载在大航(朱雀航)修筑侯景当年的营垒,让杜棱驻守。北齐人在仓门、水南修筑两座营寨,与梁朝军队对峙。十一月十四日,北齐大都督萧轨领兵驻守长江北岸。

当初,北齐平秦王高归彦幼年丧父,高祖(高欢)让清河昭武王高岳抚养他,高岳对他情义淡薄,高归彦心里怀恨。等到显祖(高洋)即位,高归彦担任领军大将军,极受宠信,高岳以为高归彦会感激自己,更加依赖他。高岳多次领兵立功,有声望,但生性豪放奢侈,喜好酒色,在城南修建宅第,厅堂后面还开了条小巷(仿皇宫“永巷”形制)。高归彦在皇帝面前诬陷他:“清河王的宅第模仿皇宫,还修了永巷,就差皇宫的门楼了。”皇帝因此厌恶高岳。皇帝把歌女薛氏纳入后宫,高岳此前曾通过薛氏的姐姐把薛氏接到自己府中(有私情)。皇帝夜里去薛氏家,薛氏的姐姐替父亲请求司徒之职,皇帝大怒,把她吊起来,用锯子锯死。皇帝又斥责高岳与薛氏有奸情,高岳不服,皇帝更加愤怒。(此处日期原文“乙亥”应为笔误,结合上下文应为十一月)皇帝派高归彦用毒酒毒死高岳。高岳申诉自己无罪,高归彦说:“喝了这酒,你全家就能保全。”高岳喝下毒酒而死,朝廷按礼仪安葬并追赠他官职。

薛嫔(即之前的薛氏)深受北齐皇帝(高洋)宠爱,过了一段时间,皇帝突然想起她曾和高岳有私情,毫无缘由就砍下她的头,藏在怀里,出宫到东山设宴饮酒。酒兴刚起时,皇帝突然掏出薛嫔的头,扔在食盘上,又肢解她的尸体,把她的大腿骨做成琵琶弹奏,满座的人都吓得大惊失色。皇帝随后收起尸骨,对着它流泪说:“这么美的人再也找不到了!”接着派人抬着尸体出宫,自己披散头发、步行痛哭着跟在后面。

十一月二十五日,徐嗣徽等人攻打冶城的营寨,陈霸先率领精锐甲士从西明门出兵反击,徐嗣徽等人大败,留下柳达摩等人守城,自己前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

梁朝任命郢州刺史宜丰侯萧循为太保,广州刺史曲江侯萧勃为司空,都征召他们入朝任职。萧循接受太保之职,但推辞入朝;萧勃正谋划起兵,干脆不接受任命。

镇南将军王琳入侵西魏,西魏大将军豆卢宁率军抵御。

十二月初五,侯安都袭击秦郡,攻破徐嗣徽的营寨,俘虏几百人。抄没徐嗣徽的家产时,缴获了他的琵琶和猎鹰,侯安都派人把这些东西送给徐嗣徽,说:“昨天到你府上拿到这些,现在还给你。”徐嗣徽大为恐惧。十二月初八,陈霸先在冶城对面架设浮桥,率领全部军队渡江,攻打北齐在水南的两座营寨。柳达摩等人渡过淮河摆开阵势,陈霸先亲自督战,下令放火烧营,北齐军队大败,士兵争相上船时互相挤压,淹死的有上千人,呼喊声震动天地,梁朝军队缴获了北齐所有的战船。当天,徐嗣徽和任约率领北齐的水军、步兵一万多人返回占据石头城,陈霸先派兵赶赴江宁,占据险要地势。徐嗣徽等人的水军、步兵不敢前进,停在江宁浦口,陈霸先派侯安都率领水军袭击,把他们打败,徐嗣徽等人乘单人小船逃走,梁朝军队缴获了他们所有的军用物资和器械。

十二月十一日,陈霸先从四面攻打石头城,城里没有水源,一升水能卖到一匹绢的价钱。十二月十二日,柳达摩派人向陈霸先求和,并且要求梁朝送质子(人质)。当时建康兵力薄弱,粮草运输跟不上,朝中大臣都想和北齐讲和,请求用陈霸先的侄子陈昙朗做人质。陈霸先说:“现在各位大臣想通过对齐讲和喘口气,如果我违背大家的意见,会被认为是我疼爱昙朗、不顾国家安危。现在我决定派昙朗去,把他舍弃在敌营里。但齐人不守信用,会认为我们弱小,肯定会背弃盟约。如果齐军再来侵犯,各位一定要为我奋力作战!”于是用陈昙朗、永嘉王萧庄、丹杨尹王冲的儿子王珉做人质,和齐人在城外结盟,允许双方将士自由往返南北。十二月十三日,陈霸先在石头城南门列阵,送齐人返回北方,徐嗣徽、任约都逃奔北齐。梁朝缴获的北齐战马、兵器、船只、粮食,多得数不清。北齐皇帝(高洋)处死了柳达摩。十二月十四日,北齐和州长史乌丸远从南州逃回历阳。

江宁县令陈嗣、黄门侍郎曹朗占据姑孰谋反,陈霸先命令侯安都等人讨伐平定了他们。陈霸先担心陈昙朗逃跑,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到京口迎接他(准备送他去北齐)。

交州刺史刘元偃率领部下几千人归顺王琳。

西魏任命侍中李远为尚书左仆射。

西魏益州刺史宇文贵派谯淹的侄子谯子嗣去劝降谯淹,许诺任命他为大将军,谯淹不答应,还杀了谯子嗣。宇文贵发怒,出兵攻打谯淹,谯淹从东遂宁转移到垫江驻守。

当初,晋安百姓陈羽,家族世代是闽中豪门,他的儿子陈宝应擅长权谋欺诈,郡里的人都畏惧服从他。侯景之乱时,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把郡城让给陈羽,陈羽年老,只负责处理郡中事务,让陈宝应掌管军队。当时东部地区闹饥荒,只有晋安物产丰富。陈宝应多次从海路出兵,劫掠临安、永嘉、会稽等地,有时也运去粮食和这些地方贸易,因此能积累财富、增强兵力。侯景之乱平定后,梁世祖(萧绎)任命陈羽为晋安太守。等到陈霸先辅佐朝政,陈羽请求把郡守之位传给陈宝应,陈霸先答应了他。

这一年,西魏宇文泰暗示淮安王拓跋育上奏表,请求按照古代制度把亲王爵位降为公,从此西魏宗室各王都降爵为公。

突厥木杆可汗攻打柔然可汗邓叔子,消灭了柔然残余势力,邓叔子收集残部逃奔西魏。木杆可汗向西攻破嚈哒(中亚古国),向东赶跑契丹,向北吞并契骨(北方部族),威震塞外各国。他的疆域东起辽海,西到西海(里海),长达万里;南起沙漠以北五六千里的区域,都归突厥管辖。木杆可汗仗着自己强大,要求西魏把邓叔子等人全部处死,派去的使者络绎不绝。西魏太师宇文泰把邓叔子以下三千多人交给突厥使者,在长安青门外把他们全部杀死。

当初,西魏太师宇文泰因汉、魏两朝官职设置繁杂,命令苏绰和尚书令卢辩依照《周礼》重新制定“六官”制度(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太平元年丙子(公元556年)

春季,正月初一,西魏开始设立“六官”,任命宇文泰为太师、大冢宰(天官之首,总领百官),柱国李弼为太傅、大司徒(地官之首,掌民政),赵贵为太保、大宗伯(春官之首,掌礼仪),独孤信为大司马(夏官之首,掌军事),于谨为大司寇(秋官之首,掌刑法),侯莫陈崇为大司空(冬官之首,掌工程)。其余百官,都仿照《周礼》设置。

正月初二,梁朝大赦天下,规定凡是和任约、徐嗣徽同谋的人,一概不追究。正月初七,陈霸先派从事中郎江旰去劝说徐嗣徽,让他返回南方,徐嗣徽扣押江旰,把他送到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