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四年(庚申年,公元360年)
春天正月,癸巳日这一天,前燕君主慕容儁在邺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原本打算派大司马慕容恪、司空阳骛率军进攻东晋,可偏偏这时候慕容儁病重,于是赶紧召来慕容恪、阳骛,还有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人,让他们接受遗诏辅佐朝政。第二天甲午日,慕容儁就去世了。戊子日,太子慕容暐即位,这年他才十一岁。新君即位,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熙。
前秦的苻坚把司隶校尉所辖地区分出来,设置了雍州。任命河南公苻双为都督雍、河、凉三州诸军事,还担任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把他改封为赵公,让他镇守安定。又封弟弟苻忠为河南公。
仇池公杨俊去世了,他的儿子杨世继承了爵位。
二月,前燕人尊奉可足浑皇后为皇太后。任命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专门总揽朝政;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他们都参与辅佐朝政。慕舆根性格倔强,仗着自己是先朝的有功之臣,心里不服慕容恪,行为举止十分傲慢。当时太后可足浑氏经常干涉朝政,慕舆根想作乱,就对慕容恪说:“现在皇上年纪还小,太后又干预朝政,殿下您得防备意外的变故,想想保全自己的办法。况且平定天下,都是殿下您的功劳啊。兄长去世弟弟继位,这是古今不变的规矩,等先帝的陵墓修好后,您就应该把皇上废为亲王,自己登上皇位,这才是大燕无穷的福气。”慕容恪说:“您是喝醉了吗?怎么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我和您接受先帝的遗诏,怎么能突然有这种想法呢?”慕舆根惭愧地道歉后退下了。慕容恪把这事告诉了吴王慕容垂,慕容垂劝慕容恪杀掉慕舆根。慕容恪说:“现在刚遭遇国丧,两个邻国都在等着看我们的破绽,如果我们这些辅政大臣自相残杀,恐怕会辜负天下人的期望,还是先忍着吧。”秘书监皇甫真对慕容恪说:“慕舆根本来就是个平庸之辈,承蒙先帝厚恩,才让他参与辅政。可这小人没见识,自从国丧以来,一天比一天骄横,迟早会酿成祸乱。明公您现在处在周公那样的位置,应当为国家深谋远虑,早点处置他。”慕容恪没有听从。
慕舆根又跑到可足浑氏和前燕君主慕容暐那里说:“太宰、太傅打算图谋不轨,我请求率领禁兵去诛杀他们。”可足浑氏差点就答应了,慕容暐说:“这两位是国家的亲贤之人,先帝挑选他们,把我们孤儿寡母托付给他们,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做。说不定是太师想作乱呢!”这才没让慕舆根得逞。慕舆根又怀念东部的故土,对可足浑氏和慕容暐说:“现在天下萧条,外患不止,国家忧患深重,不如回到东边去。”慕容恪听说后,就和太傅慕容评商量,秘密上奏慕舆根的罪状,派右卫将军傅颜到宫内杀掉了慕舆根,还株连了他的妻子儿女和同党。然后大赦天下。当时刚办完国丧,又发生这样的诛杀事件,场面狼藉,朝廷内外都惶恐不安。可太宰慕容恪却像平常一样,没让人看出他有忧虑的神色,每次出入宫廷,只有一个人步行跟随。有人劝他应该加强戒备,慕容恪说:“人心正惶恐,我应当镇定自若来稳定大家,要是自己先惊扰了,大家还能指望谁呢!”这样一来,人心才渐渐安定下来。
慕容恪虽然总揽大权,但对于朝廷的礼仪,始终小心谨慎,每件事都要和司徒慕容评商议,从不会独断专行。他虚心对待士人,咨询好的治国方法,根据才能授予官职,不让人担任不适合自己的职位。官员和朝臣要是有过失,他不张扬他们的过错,而是适当调任其他职位,不让他们失去应有的等级,只用这种方式来表示惩戒。当时的人都把这当作很大的耻辱,没人敢再犯错。有人犯了小错,就会自己互相责备说:“你还想让太宰把你调职吗!”朝廷里的人一开始听说前燕君主慕容儁去世,都觉得中原有望收复。桓温却说:“慕容恪还在,我们的忧虑才刚开始呢。”
三月己卯日,把前燕君主慕容儁安葬在龙陵,谥号景昭皇帝,庙号烈祖。之前从各郡国征调的士兵,因为前燕朝廷多灾多难,互相惊扰,常常擅自逃散回家,从邺城往南,道路都被阻断了。太宰慕容恪任命吴王慕容垂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兖州牧、荆州刺史,镇守梁国的蠡台,孙希为并州刺史,傅颜为护军将军,率领两万骑兵,到河南炫耀兵力,一直到淮河才返回,境内这才安定下来。孙希是孙泳的弟弟。
匈奴的刘卫辰派使者向前秦投降,请求到内地来种田,春天来秋天返回,秦王苻坚答应了。夏天四月,云中护军贾雍派司马徐赶率领骑兵袭击刘卫辰,缴获了很多东西回来。苻坚生气地说:“我正要用恩德信义安抚戎狄,你却贪图小利破坏了这事,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是把贾雍降职为平民,但仍让他兼任原来的职务,还派使者把缴获的东西还给刘卫辰,安抚慰问他。刘卫辰从此就居住在塞内,不断地向前秦进贡。
夏天六月,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妃子慕容氏去世。秋天七月,刘卫辰到代国参加葬礼,顺便请求通婚,拓跋什翼犍把女儿嫁给了他。
八月辛丑日初一,发生了日全食。
谢安年轻时就有很大的名气,朝廷前后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推辞了,在会稽居住,以游山玩水、读书为乐。虽然是平民百姓,但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将来会担任三公、辅相之类的大官,士大夫们甚至互相说:“谢安不出来做官,天下百姓可怎么办啊!”谢安到东山游玩,常常让歌女舞妓跟随。司徒司马昱听说后,说:“谢安既然能和人同乐,就一定不能不和人同忧,召见他的话他肯定会来。”谢安的妻子是刘惔的妹妹,看到谢安家门前人来人往很显贵,只有谢安退隐闲居,就对他说:“大丈夫难道不应该这样(显贵)吗?”谢安捂着鼻子说:“恐怕免不了要做官啊。”等到弟弟谢万被罢官后,谢安才有了做官的想法,当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他担任司马,谢安就去赴任了,桓温非常高兴,对他十分敬重。
冬天十月,乌桓的独孤部、鲜卑的没弈干各自率领几万人投降前秦,秦王苻坚把他们安置在塞南。阳平公苻融劝谏说:“戎狄这些人表面是人,内心却像野兽一样,不懂仁义。他们低头投降,实际上是贪图土地的利益,不是因为感激恩德;他们不敢侵犯边境,是害怕我们的兵力,不是因为感恩。现在把他们安置在塞内,和百姓杂居,他们窥探到郡县的虚实,一定会成为边境的祸患,不如把他们迁到塞外,以防患于未然。”苻坚听从了他的建议。
十一月,朝廷封桓温为南郡公,桓温的弟弟桓冲为丰城县公,儿子桓济为临贺县公。
前燕太宰慕容恪想任命李绩为右仆射,前燕君主慕容暐不同意。慕容恪多次请求,慕容暐说:“国家各种事务,都委托给叔父您,只有李绩这一个人,我请求自己做主。”于是把李绩外放为章武太守,李绩最终因忧虑而死。
升平五年(辛酉年,公元361年)
春天正月戊戌日,大赦天下。
刘卫辰掳掠了前秦边境五十多个百姓,把他们当作奴婢献给前秦,秦王苻坚责备他,让他归还掳掠的人。刘卫辰因此背叛了前秦,专门依附于代国。
东安简伯郗昙去世。二月,任命东阳太守范汪为都督徐、兖、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兼任徐、兖二州刺史。
平阳人带领全郡投降前燕。前燕任命建威将军段刚为太守,派督护韩苞率领军队一起镇守平阳。
方士丁进受到前燕君主慕容儁的宠信,他想讨好太宰慕容恪,劝说慕容恪杀掉太傅慕容评,慕容恪非常生气,上奏请求逮捕丁进并把他斩首。
高昌去世,前燕河内太守吕护吞并了他的部众,派使者来向东晋投降,朝廷任命吕护为冀州刺史。吕护想带领晋兵袭击邺城。三月,前燕太宰慕容恪率领五万士兵,冠军将军皇甫真率领一万士兵,一起讨伐吕护。前燕的军队到达野王,吕护环城固守。护军将军傅颜请求加紧攻打,以节省大量的耗费。慕容恪说:“这老贼经历的变故多了,看他的防守情况,不容易一下子攻下来。不久前攻打黎阳,死伤了很多精锐士兵,最终也没能攻下来,还让自己陷入困境受辱。吕护城内没有积蓄,外面没有救援,我们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阵地,让士兵休息,安抚百姓,离间他的同党,这样我们不劳累而贼人的形势会一天比一天窘迫。不超过一百天,一定能拿下野王,何必牺牲那么多士兵来追求眼前的功劳呢!”于是修筑了长长的包围圈来围困吕护。
夏天四月,桓温让他的弟弟、黄门郎桓豁担任都督沔中七郡诸军事,兼任新野、义城二郡太守,率军攻取了许昌,打败了前燕将领慕容尘。
前凉骠骑大将军宋混病得很重,张玄靓和他的祖母马氏去探望,说:“将军万一有不幸,我们孤儿寡母可依靠谁呢!想让你的儿子宋林宗继承你的位置,行吗?”宋混说:“我儿子林宗还年幼弱小,担当不了大任。殿下要是不嫌弃我家,我弟弟宋澄处理政事比我强,只是怕他性格偏于儒雅迟缓,处理紧急事务不太合适。殿下要是能鞭策鼓励他去做,还是可以的。”宋混告诫宋澄和儿子们:“我们家受国家大恩,应当以死相报,不要仗着权势地位傲慢待人。”他又召见朝廷大臣,都告诫他们要忠贞为国。等宋混去世后,连路上的行人都为他流泪。张玄靓任命宋澄为领军将军,让他辅佐朝政。
五月丁巳日,东晋穆帝去世,没有留下子嗣。皇太后下令说:“琅邪王司马丕,是中兴以来的正统,论道义声望和亲情地位,没人能比得上他,就让他继承皇位吧!”于是文武百官准备好皇帝的车驾,去琅邪王府迎接他。庚申日,司马丕即位,大赦天下。壬戌日,改封东海王司马弈为琅邪王。秋天七月戊午日,把穆帝安葬在永平陵,庙号孝宗。
前燕军队围困野王好几个月,吕护派他的将领张兴出城交战,傅颜反击斩杀了张兴,城中形势一天比一天危急。皇甫真告诫部下将领说:“吕护到了穷途末路,肯定会突围逃跑,一定会选择防守薄弱的地方冲出去。我们部下的士兵大多瘦弱,武器盔甲也不精良,应该严密防备。”于是加紧打造了望和防御用的器械,还亲自检查夜间巡逻的人。吕护的粮食吃完了,果然在夜里率领全部精锐士兵冲向皇甫真的防区,想要突围,却没能成功。太宰慕容恪率军进攻,吕护的部众几乎死伤殆尽,他只好抛下妻子儿女逃到荥阳。慕容恪安抚投降的百姓,供给他们粮食;把士人和将帅迁到邺城,其余的人都让他们随自己的意愿定居。任命吕护的参军、广平人梁琛为中书着作郎。
九月戊申日,东晋哀帝立妃子王氏为皇后,皇后是王蒙的女儿。穆帝的何皇后被称为穆皇后,居住在永安宫。
前凉右司马张邕痛恨宋澄专权,起兵攻打宋澄,杀了他,还诛灭了他的家族。张玄靓任命张邕为中护军,叔父张天锡为中领军,让他们共同辅佐朝政。
张平袭击前燕的平阳,杀了段刚、韩苞;又攻打雁门,杀了太守单男。不久之后被前秦攻打,张平又向前燕谢罪求救。前燕人因为张平反复无常,没有救援他,张平最终被前秦消灭。
乙亥日,前秦大赦天下。
徐、兖二州刺史范汪,一直被桓温讨厌。桓温准备北伐,命令范汪率领部众从梁国出兵。冬天十月,范汪因为误了期限,被免为平民,从此被弃用,死在了家里。他的儿子范宁,喜好儒学,性格质朴正直,常常说王弼、何晏的罪过比桀、纣还大。有人认为他贬斥得太过分了。范宁说:“王弼、何晏蔑视抛弃儒家典籍,使仁义沉沦,他们的浮夸言辞和虚妄之说,影响了后辈年轻人,让士大夫们改变了方向,以至于礼崩乐坏,中原沦陷,他们留下的风气习俗,到现在还是祸患。桀、纣的残暴只是一时的,只不过让自己丧命、国家覆灭,为后代留下警戒,哪能改变百姓的看法呢!所以我认为,一时的祸患较轻,历代的祸患较重;自己丧命的罪恶较小,迷惑众人的罪恶较大。”
吕护又叛变,投奔前燕,前燕人赦免了他,任命他为广州刺史。
前凉张邕骄傲自大,荒淫放纵,结党营私,专权跋扈,杀了很多人,国人都很痛恨他。张天锡的亲信、敦煌人刘肃对张天锡说:“国家的事情还不安宁啊!”张天锡说:“这话怎么说?”刘肃说:“现在张邕的出入排场,和当初的长宁侯张祚差不多。”张天锡惊讶地说:“我本来就怀疑他,只是没敢说出口。有什么办法对付他吗?”刘肃说:“就应该尽快除掉他!”张天锡说:“哪里能找到合适的人呢?”刘肃说:“我就是合适的人!”刘肃当时还不到二十岁。张天锡说:“你年纪还小,再找个人帮忙吧。”刘肃说:“有赵白驹和我两个人就够了。”十一月,张天锡和张邕一起入朝,刘肃和赵白驹跟随着张天锡,在宫门口遇到张邕,刘肃砍他没砍中,赵白驹接着砍,也没成功,两人就和张天锡一起跑进宫中。张邕得以逃走,率领三百多名披甲士兵攻打宫门。张天锡登上屋顶大声呼喊:“张邕凶恶叛逆,毫无道义,已经灭了宋氏,又想颠覆我们张家。你们将士世代都是凉国的臣子,怎么忍心用兵器对着我呢!现在要杀的只有张邕一个人,其他人都没有罪!”于是张邕的士兵都四散逃跑,张邕自杀身亡,他的家族和同党也被全部诛灭。张玄靓任命张天锡为使持节、冠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辅佐朝政。十二月,前凉才开始停用建兴四十九年的年号,改用东晋的升平年号。东晋朝廷下诏任命张玄靓为大都督、督陇右诸军事、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西平公。
前燕大赦天下。
秦王苻坚命令各州郡长官分别举荐孝悌、廉直、文学、政事方面的人才,并且考察他们所举荐的人,举荐得当的就奖赏,举荐不当的就治罪。因此人们不敢胡乱举荐,也没有了请托之事,士人都自我勉励;即使是宗室亲戚,没有才能的也都被弃置不用。在这个时候,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都称职;农田得到开垦,仓库充实,盗贼消失。
这一年,归义侯李势去世。
哀皇帝
隆和元年(壬戌年,公元362年)
春天正月壬子日,东晋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隆和。
甲寅日,减免田租,每亩收二升。
前燕豫州刺史孙兴请求攻打洛阳,说:“晋将陈佑只有一千多疲惫的士兵,苦苦防守一座孤城,不难攻取!”前燕人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宁南将军吕护驻守河阴。
二月辛未日,东晋任命吴国内史庾希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下邳;龙骧将军袁真为西中郎将、监护豫、司、并、冀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守汝南,并且授予符节。庾希是庾冰的儿子。
丙子日,东晋哀帝尊奉母亲周贵人为皇太妃,礼仪服饰仿照太后。
前燕吕护攻打洛阳。三月乙酉日,河南太守戴施逃到宛城,陈佑告急。五月丁巳日,桓温派庾希和竟陵太守邓遐率领三千水军帮助陈佑防守洛阳,邓遐是邓岳的儿子。
桓温上奏章请求迁都洛阳,把自从永嘉之乱以来迁到江南的人,全部迁回北方,来充实河南地区。朝廷害怕桓温,不敢提出不同意见。但北方地区萧条,人们心里疑虑恐惧,虽然都知道迁都不行,却没人敢先劝谏。散骑常侍领着作郎孙绰上奏说:“从前中宗(晋元帝)建立东晋,不仅是因为顺应天意人心,实际上还依赖万里长江作为屏障来防守。现在自从战乱以来,已经六十多年了,黄河、洛水一带一片废墟,中原地区萧条冷落。士民迁徙到江南,已经过了几代,活着的人已经是老辈有了长孙,死去的人也坟墓成行,虽然对北方故土的思念牵动着他们的本心,但眼前的哀痛实在是让人难以承受。如果迁都返回故地,中兴以来五位皇帝的陵墓,就又会变得遥远。泰山那样的安稳,本来就难以凭常理保证,对先帝陵墓的思念,难道不会萦绕在圣心吗!桓温现在的这个举动,确实是想全面考虑国家的始终,为国家做长远打算;但百姓震惊害怕,都心怀忧虑恐惧,难道不是因为返回旧地的快乐太遥远,而走向死亡的忧虑太急迫吗!为什么呢?人们在江南扎根,已经几十年了,一下子要把他们迁走,赶到荒凉的地方。携带家小长途跋涉,跨越险阻渡过江河,离开祖坟,放弃产业,田地房屋没法再卖掉,船和车也没法得到。舍弃安乐的地方,到习惯于战乱的地方去,将会有人倒在道路上,有人淹死在江河里,能到达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仁人应该怜悯,国家应该深入考虑的啊!我的愚见,认为应该先派有威名、有实力的将帅,先去镇守洛阳,扫平梁国、许昌,平定河南地区。运输粮食的通道畅通之后,开垦的积蓄充足了,豺狼般的敌人远远逃窜,中原地区稍稍安定,然后才可以慢慢商议迁徙的事。怎么能放弃稳操胜券的长远道理,把整个天下当作赌注呢!”孙绰是孙楚的孙子。他年轻时仰慕高尚的节操,曾经写过《遂初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桓温看到孙绰的奏表,很不高兴,说:“告诉孙兴公(孙绰字兴公),为什么不去追寻他的《遂初赋》中的志向,却要干涉别人的国家大事呢!”
当时朝廷上下既担忧又害怕,打算派侍中去阻止桓温迁都。扬州刺史王述说:“桓温只是想用虚张声势来威慑朝廷,并不是真要这么做;只要顺着他,他自己也不会真的去实施。”于是朝廷下诏给桓温说:“过去天下大乱,一晃五十多年了,戎狄施暴,恶行不断,回望西方故土,满是感慨。知道你想亲自率领三军,扫除污秽,平定中原,光复旧都,若不是舍身为国,谁能做到这样?各种安排,都委托你好好谋划。只是河洛一带已成废墟,要做的事很多,开始筹备时的辛劳,定会让你劳心了。”迁都的事果然没做成。
桓温又提议迁移洛阳的钟虡(悬挂乐器的架子)。王述说:“永嘉年间国家衰败,暂时在江南定都,正该平定天下,返回旧都。如果做不到,也该先迁先帝陵墓,不该先动钟虡!”桓温这才作罢。
朝廷因交州、广州偏远,改授桓温都督并、司、冀三州军事;桓温上奏推辞,不接受。
秦王苻坚亲自到太学,考核学生们的经义,和博士们讲论学问,从此每月都去一次。
六月甲戌日,前燕征东参军刘拔在信都刺杀了征东将军、冀州刺史、范阳王慕容友。
秋天七月,吕护退守小平津,中箭而死。前燕将领段崇收编军队向北渡河,驻守野王。邓遐进军驻守新城。八月,西中郎将袁真进军驻守汝南,运送五万斛米供应洛阳。
冬天十一月,代王拓跋什翼犍把女儿嫁给前燕,前燕也把女儿嫁给了他。
十二月戊午日初一,发生日食。
庾希从下邳退到山阳驻守,袁真从汝南退到寿阳驻守。
兴宁元年(癸亥年,公元363年)
春天二月己亥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兴宁。
三月壬寅日,皇太妃周氏在琅邪王府去世。癸卯日,皇帝到王府治丧,下诏让司徒会稽王司马昱总管朝廷内外各种事务。皇帝想为太妃服丧三年,仆射江虨启奏说:“按礼仪,应该服缌麻(三个月的丧服)。”皇帝又想服丧一年,江虨说:“克制私情,是为了尊崇祖先。”皇帝于是服缌麻丧。
夏天四月,前燕宁东将军慕容忠攻打荥阳太守刘远,刘远逃到鲁阳。
五月,加授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赐予黄钺。桓温任命抚军司马王坦之为长史。王坦之是王述的儿子。又任命征西掾郗超为参军,王珣为主簿,每件事都一定和这两人商量。府中流传着一句话:“大胡子参军,矮个子主簿,能让桓公喜,能让桓公怒。”桓温气概高远,很少有他推崇的人。和郗超交谈时,常觉得难以捉摸,于是倾心对待他,郗超也深深和他结交。王珣是王导的孙子,和谢玄都是桓温的属官,桓温都很器重他们,说:“谢玄四十岁时必定能持节统兵,王珣会成为年轻的三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谢玄是谢奕的儿子。
任命西中郎将袁真都督司、冀、并三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庾希都督青州诸军事。
癸卯日,前燕人攻下密城,刘远逃到江陵。
秋天八月,有彗星出现在角宿、亢宿一带。
张玄靓的祖母马氏去世,尊奉庶母郭氏为太妃。郭氏因张天锡专权,和大臣张钦等人谋划诛杀他。事情泄露,张钦等人都被处死。张玄靓害怕,把王位让给张天锡,张天锡不接受。右将军刘肃等人劝张天锡自立为王。闰月,张天锡派刘肃等人夜里率兵入宫,杀了张玄靓,宣称他突然去世,谥号冲公。张天锡自称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当时十八岁。尊奉母亲刘美人为太妃。派司马纶骞到建康呈上奏章请求任命,同时送御史俞归返回东方。
癸亥日,大赦天下。
冬天十月,前燕镇南将军慕容尘在长平攻打陈留太守袁披;汝南太守朱斌乘虚袭击许昌,攻下了它。
代王拓跋什翼犍进攻高车,大败他们,俘获一万多人,马、牛、羊一百多万头。
任命征虏将军桓冲为江州刺史。十一月,姚襄的旧将张骏杀了江州督护赵毗,率领部下向北叛乱;桓冲讨伐并斩杀了他。
兴宁二年(甲子年,公元364年)
春天正月丙辰日,前燕大赦天下。
二月,前燕太傅慕容评、龙骧将军李洪攻占河南地区。
三月庚戌日初一,大规模核查户口,命令各地按照现居住地编定户籍,严格执行相关法令,称为《庚戌制》。
皇帝相信方士的话,断绝谷物,服用丹药以求长生。侍中高崧劝谏说:“这不是帝王该做的事;陛下做这事,实在是像日食月食一样(犯了过失)。”皇帝不听。辛未日,皇帝因丹药发作,不能亲自处理政务,褚太后再次临朝摄政。
夏天四月甲辰日,前燕李洪攻打许昌、汝南,在悬瓠打败晋军,颍川太守李福战死,汝南太守朱斌逃到寿春,陈郡太守朱辅退守彭城。大司马桓温派西中郎将袁真等人抵御,自己率领水军驻守合肥。前燕人于是攻下许昌、汝南、陈郡,把一万多户迁到幽、冀二州,派镇南将军慕容尘驻守许昌。
五月戊辰日,任命扬州刺史王述为尚书令。加授大司马桓温扬州牧、录尚书事。壬申日,派侍中召桓温入朝参与朝政,桓温推辞不去。
王述每次接受官职,从不做虚假的谦让,他所推辞的一定是自己确实不愿接受的。等到做尚书令时,儿子王坦之对他说:“按旧例应该谦让一下。”王述说:“你认为我不能胜任吗?”王坦之说:“不是,只是能谦让是件美事啊!”王述说:“既然认为我能胜任,为什么还要谦让!人们说你比我强,看来你终究不如我。”
六月,秦王苻坚派大鸿胪授予张天锡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的职位。
秋天七月丁卯日,朝廷下诏再次征召大司马桓温入朝。八月,桓温到达赭圻,朝廷下诏让尚书车灌阻止他,桓温于是在赭圻筑城居住,坚决推辞在朝廷担任录尚书事,只在远处兼任扬州牧。
前秦汝南公苻腾谋反,被处死。苻腾是前秦主苻生的弟弟。当时,苻生的弟弟晋公苻柳等还有五人在世,王猛对苻坚说:“不除掉这五人,最终必定会成为祸患。”苻坚没有听从。
前燕侍中慕舆龙到龙城,把宗庙以及留在那里的百官都迁到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