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余波 未平(1 / 2)

鹰嘴峡的烽火虽未燃起,但其引发的余波却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层层扩散,冲击着各方势力。

白水戍驿馆内,气氛已不似前几日那般凝重,但狄仁杰并未允许使团上下有丝毫松懈。他深知,阿史那匐俱的退让是迫于形势,其野心和怨恨只会更深。而拔汗那经此一事,虽免于覆灭之灾,但其威望受损、内部矛盾激化的困境并未改变。

“周大人,”狄仁杰对周信吩咐道,“立刻草拟奏章,将此次鹰嘴峡事件之始末,我等如何获悉情报、如何应对、以及最终结果,详细禀明陛下。要着重说明,阿史那匐俱狼子野心,其患未除,突厥内乱之根源仍在,请朝廷早做长远之谋。”

“下官遵命!”周信连忙应下,心中对狄仁杰的深谋远虑更为钦佩。常人立此大功,早已沾沾自喜,急于表功,而狄公却已在思虑未来隐患。

李元芳的伤势在医官精心调理和如燕的细心照料下,已稳定下来,只是失血过多,脸色仍有些苍白,需要静养。但他闲不住,稍有好转便来到狄仁杰处听用。

“大人,阿史那匐俱此番受挫,必定怀恨在心。我们使团继续留在边境,是否太过危险?”李元芳担忧道。

狄仁杰沉吟道:“风险固然有,但使命尚未完成。拔汗那可汗经此一吓,想必更能体会我朝维护边境安定、支持他这个正统可汗的诚意。此时,正是与之深入洽谈,巩固关系,商议共同遏制阿史那匐俱的良机。若就此离去,反而显得我朝畏首畏尾,前功尽弃。”

他看向李元芳,语气转为温和:“不过,元芳你所虑亦是。传令下去,使团护卫等级提到最高,斥候放出三十里,严密监控阿史那匐俱残部以及周边马匪动向,确保使团安全。你也需好生休养,不可逞强。”

“是,大人。”李元芳心中一暖,点头应道。

果然,不久之后,拔汗那王庭派来了正式的使者,携带厚礼,一是感谢狄仁杰与大周的“救命之恩”与“主持公道”,二是邀请狄仁杰前往王庭驻地,商议后续事宜。态度比之前更为恭敬和急切。

狄仁杰接受了邀请,但并未立刻动身。他需要时间让李元芳恢复,也需要进一步观察局势,同时等待朝廷对他之前行动的反馈和新的指示。

神都洛阳,万象神宫。

武则天仔细阅读着由朔州都督和狄仁杰分别发来的紧急奏报。当她看到狄仁杰仅凭智谋与两封书信,便化解了一场可能引发大战的边境危机时,凤目之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然而,当她看到狄仁杰在奏章中强调“阿史那匐俱其患未除”、“突厥内乱根源仍在”时,眉头又微微蹙起。

“怀英此番,又立奇功。”她放下奏章,对侍立一旁的上官婉儿淡淡道,“不费一兵一卒,退敌安边,保全了拔汗那,也维护了我朝颜面。太子太保、丹书铁券,看来是给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