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56章 主力部队齐登船,启征程征澳洲西

第356章 主力部队齐登船,启征程征澳洲西(2 / 2)

运输船与辅助船紧随其后,三十艘船只组成的舰队在海面上展开,形成一个巨大的“雁形阵”,“破浪号”位于阵眼,如雁首般引领方向。码头上的百姓挥舞着手臂,有人高喊“平安归来”,有人燃放鞭炮,红色的纸屑落在海面上,随波逐流向西漂去。

天宇站在高台上,望着舰队渐渐驶远。韩信站在“破浪号”的船首,向他抱拳行礼,甲胄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天宇举起手臂,用力挥了挥,声音顺着海风传向远方:“谨慎航行!稳扎稳打!我在华夏城等你们的捷报!”

“请主公放心!”舰队上的回应声浪如潮,五百名水手同时调整帆缆,战船的速度渐渐加快,帆影在水面上投下细长的影子,如同一支离弦的箭,射向西方的海平面。

四、航行途中:秩序井然的征程

舰队按A线航线前进,每日的行程都精确到时辰。清晨,导航队的水手会根据星象与罗盘确定方位,在海图上标注当日的航线;午时,各船会靠得稍近,通过旗语交换信息——“航向偏北一度,需微调”“三号运输船淡水充足”“发现鱼群,可捕捞补充”;黄昏则会放慢速度,保持警惕,防备可能的海盗或礁石。

水手们的操控精准得如同教科书。遇着逆风时,王海下令“之字航行”,战船沿着斜线前进,既借风力,又不偏离航向;经过暗礁区时,导航队的老水手赵五会站在船首,用竹竿探测水深,口中不停报数:“左舷三丈深,右舷两丈五……”士兵们则趴在船舷边,紧盯着水面下的阴影,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刻示警。

士兵们在船上的生活同样规律。每日卯时,号角声准时响起,士兵们在甲板上列队操练,从扎马步到刺杀动作,一招一式都毫不含糊。狭窄的甲板上,两千人同时出拳,竟听不到一丝杂乱的脚步声。韩信巡视时,见一名士兵的刺杀动作稍有变形,立刻上前纠正:“出枪要快如闪电,收枪要稳如泰山,在船上更要练这股劲!”

后勤工匠们也没闲着。他们每日检查器械,给投石机的转轴上油,修补磨损的盾牌,甚至在船舱里开辟了“临时工坊”,将损坏的箭簇重新熔炼锻造。李福根带着几个老工匠,按“每日消耗表”分发粮食,早中晚三餐定量供应,既保证士兵体力,又避免浪费。

航行第五日,舰队遭遇了一场小规模的风暴。乌云压得极低,海浪拍打着船舷,溅起的水花打湿了甲板。王海站在舵旁,大声下达指令:“主帆降一半!舵向偏右三度!”水手们在风雨中奔跑,拉紧帆缆的号子声穿透雨幕;士兵们则用身体顶住摇晃的粮袋,防止物资滑动;工匠们扛着木板,迅速封堵漏水的船舱缝隙。

半个时辰后,风暴过境,海面重归平静。检查损失时,仅两艘运输船的帆索略有磨损,物资与人员无一损伤。韩信望着被雨水冲刷得愈发鲜亮的铠甲,对身边的将领说:“这般秩序与韧性,就算遇上更大的风浪,咱也能扛过去。”

五、承前岛补给:远航中的休整

第十日清晨,了望哨高喊:“前方发现陆地!是承前岛!”士兵们纷纷涌上甲板,只见一座月牙形的岛屿出现在海平面上,丘陵顶部的防御胸墙与仓库的屋顶清晰可见,岛上飘扬的“华夏”旗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舰队按演练流程驶入月牙湾,岛上的驻守士兵立刻升起绿色信号旗。战船依次停靠码头,跳板搭稳后,士兵们有序下船休整,后勤工匠则开始搬运物资——补充淡水、更换磨损的帆索、领取新的箭簇。

承前岛的仓库里,驻守百夫长向韩信汇报:“岛上一切安好,淡水充足,粮草无损耗,三日前还击退了一群试图登岛的土着,没费什么力气。”韩信查看仓库的粮袋,见每袋都完好无损,防潮措施到位,满意地点头:“你们守得好,这补给点就是咱的定心丸。”

士兵们在岛上的空地上操练,呼吸着陆地上的空气,动作比在船上更舒展;水手们则借着休整的机会检修船只,将船底附着的海草清理干净;工匠们升起铁匠炉,修补在风暴中略有变形的兵器。岛上的临时菜地里,青菜已长出嫩叶,李福根让人采摘了些,给各船送去补充维生素。

休整一日后,舰队再次起航。离开承前岛时,岛上的驻守士兵列队相送,与船上的将士们互相挥手致意。王海调整了航线,按预案向B线偏移少许——根据最新的洋流报告,这条路线能提前半日抵达西澳。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舰队的帆上,将海面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韩信站在“破浪号”的甲板上,望着越来越近的西方海平面,手中的佩剑在余晖中闪着光。他知道,再过五日,舰队就将抵达澳洲西海岸,一场新的征战即将开始。但看着身边秩序井然的队伍,看着水手们精准操控的战船,他心中充满了底气。

这支跨越海域的远征军,带着华夏城的期望与实力,正向着未知的土地稳步前进。他们的帆影,不仅是航线的标记,更是一个文明开拓进取的象征。而远方的弗里曼特尔港,已在暮色中等待着他们的到来,等待着见证华夏旗帜的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