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326章 殖民窥探,暗布眼线

第326章 殖民窥探,暗布眼线(2 / 2)

五天内,潜入华夏城的五个间谍全部落网。

在工坊附近徘徊的那个,被巡逻的士兵抓了现行,怀里搜出画着工坊布局的素描本;试图贿赂账房先生的那个,被账房反手捆了,送到治安队;还有两个藏在货栈夹层里,想趁夜溜进兵营,被潜伏哨抓了个正着。

议事堂的偏厅里,天宇看着被押上来的间谍。为首的那个还想狡辩:“我是合法商人,你们无权抓我!我要见你们的总督!”

“我们没有总督,只有城主。”赵勇将搜出的证据扔在地上:假文牒、素描本、藏在笔杆里的密码信,“这些东西,你怎么解释?”

间谍脸色煞白,却还嘴硬:“这是……是别人栽赃我的!”

天宇没理他,对李文书说:“按规矩办。搜出的证据抄录一份,连同人犯一起,送到悉尼殖民当局,就说‘贵方人员违反协议,擅闯禁地,我方暂予扣押,若再犯,休怪我方终止贸易’。”

“是!”李文书拿起证据,转身要走。

“等等!”间谍突然喊道,“我有重要情报!只要放了我,我就说!”

天宇看着他,眼神平静无波:“你觉得,我们会信一个间谍的话?”

间谍急了:“是真的!威廉总督让我们查清楚你们的铁矿产量,还说……还说等摸清底细,就撕毁协议,派舰队来抢!”

这话一出,厅里的气氛瞬间凝固。王贵按紧了腰间的佩刀,牛皋的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我就知道红毛鬼子没安好心!”

天宇却很平静,仿佛早已料到:“把他带下去,好好看管,别让他自尽。”等间谍被押走,他才对众人说:“这正好提醒我们,和平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协议可以签,贸易可以做,但刀枪不能放,防备不能松。”

他对王贵说:“堡垒的防御再加强,尤其是红河谷和青岚港,加派一倍的守军。”

对牛皋说:“火枪队的训练再加紧,争取年底前让每个士兵都能熟练使用燧发枪,还要琢磨着仿制,不能总靠买。”

对李文书说:“和殖民当局的贸易,暂时停一批,就说‘因间谍事件,需重新评估安全风险’,让他们知道疼。”

命令一道道传下去,华夏城像一架精密的机器,迅速调整到戒备状态。工坊里的铁锤敲得更响了,兵营里的呐喊声震耳欲聋,边界的巡逻队增加了频次,连青岚港的吊桥,晚上都提前一个时辰升起。

悉尼殖民当局收到华夏城的照会和人犯后,威廉气得砸碎了书房的花瓶。查理看着那些确凿的证据,知道这次理亏,劝道:“大人,还是先认个错,把人赎回来,别真把贸易断了。我们的铁路还等着华夏城的铁矿呢。”

威廉狠狠瞪了他一眼,最终还是妥协了。三天后,殖民当局派人送来道歉信和一批西药、火器作为赔偿,请求释放间谍。天宇见目的达到,便将人犯交还,但扣下了那批作为“罚款”的火器——这既是警告,也是实力的彰显。

四、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间谍事件过后,华夏城的防备更严密了。

天宇让人在各个关口设立“身份查验处”,所有外来人员都要登记姓名、籍贯、事由,由本地商户或村民担保才能入城;工坊、兵营、粮仓等要害部门,除了卫兵,还加设了“暗哨”,多是些不起眼的老人、孩子,负责监视可疑人员。

在青岚港的码头,老周带着治安队员给搬运工、货商们上课:“记住,凡是打听‘多少人当兵’‘粮仓有多少粮’‘工坊出什么新东西’的,不管他说得多好听,给多少钱,都要立刻报告!”

课堂上,那个曾协助抓间谍的搬运工站起来,拍着胸脯:“周队放心!咱华夏城的好日子刚开头,谁也别想破坏!再让我遇上探子,一准儿给捆得结结实实!”

孩子们也成了“小哨兵”。在私塾先生的教导下,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奸细”,看到陌生人在村口徘徊,就会跑去告诉巡逻的士兵。有一次,几个孩子发现一个“问路”的洋人总盯着村里的粮仓,立刻跑去报告,结果抓出个藏着粮仓图纸的间谍——这事儿让孩子们得意了好久,觉得自己立了大功。

天宇时常去各个据点巡查,看着严密的守卫、警惕的百姓,心里既踏实又沉重。他知道,殖民当局的窥探不会停止,只要华夏城还在发展,还在变强,这种明里暗里的较量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不能掉以轻心啊。”他对王贵、牛皋说,“这次抓了他们的人,下次他们可能会用更隐蔽的法子,甚至收买我们内部的人。我们不仅要防外面的,还要防里面的。”

于是,一套“连坐保甲制”应运而生: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若有一户藏奸,全甲受罚;若能揭发奸细,则全甲受奖。这法子虽然严厉,却让家家户户都绷紧了神经,成了一张遍布全城的“人防网”。

夕阳下,华夏城的城墙更显坚固。巡逻的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甲胄在余晖中闪着冷光;远处的堡垒上,炊烟袅袅,哨兵正用望远镜观察着边界的动静;工坊里传出新机器的轰鸣,那是工匠们根据带回的图纸,仿制出的第一台水力锻压机。

天宇站在城头,望着这片充满生机又戒备森严的土地,知道和平的背后,永远需要实力来守护。殖民当局的窥探,像一记警钟,提醒着每个华夏人: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双手挣来的,更是靠警惕守住的。

夜色渐深,城墙上的火把次第亮起,连成一条火龙,照亮了通往未来的路。这条路或许布满荆棘,或许暗藏陷阱,但只要华夏城的人团结一心,警钟长鸣,就一定能走得稳,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