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295章 润物无声,认同悄然扎根

第295章 润物无声,认同悄然扎根(2 / 2)

他又拿起另一张画,上面画着土里钻出的小虫子,头顶还冒着热气。“惊蛰打雷,土里的虫子感受到阳气,就会醒过来,这时候播种,虫子能帮着松土呢。”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有个孩子突然说:“先生,我爷爷以前总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不是就是说这些道理呀?”

先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是呢,老辈的话藏着过日子的智慧,就像种子藏在土里,得慢慢发芽。”

傍晚的炊烟升起时,家家户户的屋顶都飘着饭菜香。李家的厨房里,阿杏正踮着脚帮娘烧火,灶膛里的火苗舔着柴火,映得她脸红扑扑的。“娘,今天先生说‘冬至吃饺子’,咱今晚包行吗?”

她娘笑着揉面:“行啊,正好你爹今天买了肉馅。你那剪纸蝴蝶练得咋样了?等会儿包完饺子,剪个蝴蝶贴在窗上,算给咱家装点新气。”

阿杏使劲点头,手里的火钳舞得更欢了。灶上的水“咕嘟”冒泡,锅里的饺子浮起来,像一群白胖的元宝。窗外,她白天剪的蝴蝶被风吹得轻轻晃,翅尖沾着夕阳的金粉,和屋里的饺子香、柴火声混在一起,成了最踏实的人间烟火。

算学先生沿着村路散步,看着各家窗上贴的剪纸——有胖头鱼,有缺角福字,还有些看不出模样的“抽象画”,却都透着股认真劲儿。路过晒谷场时,打谷的汉子们还在聊节气,路过学堂时,能听见孩子们在念节气歌谣,路过李家院,闻到饺子香的同时,还听见阿杏在跟娘说:“明天我要剪个大鱼,贴在粮仓上,先生说‘仓廪实,天下安’呢。”

他停下脚步,望着天边的晚霞,晚霞里仿佛能看见那些悄然扎根的东西——是孩子们手里的剪刀,是汉子们嘴里的节气,是老太太择菜时说的老话,是锅里翻滚的饺子,是窗上歪歪扭扭的剪纸。这些东西以前就存在,只是蒙着层灰,如今被轻轻拂去,就露出了底下的光。

传承从不是敲着锣喊着号子往前冲,而是像这炊烟,慢慢悠悠地飘,却能钻进每一户人家的屋檐;像这饺子香,不用吆喝,自然能勾着人往心里去。

先生想起初见时,村里有人说“这些老东西没用”,有人觉得“不如挣钱实在”。可现在,没人再说这话了。那些被孩子们剪坏的纸、被汉子们念叨的节气、被老太太们拾起的老话,正像春雨后的草芽,在每个人心里冒出尖来,不张扬,却扎实。

晚风带着饺子香拂过,先生深吸一口气,嘴角扬起笑意。他知道,这就够了。文化这东西,从不是靠硬灌,而是靠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日子,一点点焐热,一点点扎根。就像种子落进土里,不用天天盯着,只要有阳光雨露,它自会慢慢生长,长出枝繁叶茂的模样。

远处,阿杏举着新剪的大鱼剪纸,兴奋地朝娘喊:“娘你看!这鱼比昨天的胖头鱼精神多啦!”

那声音清亮,像颗小石子投进水里,荡开一圈圈温柔的涟漪,涟漪里,是悄然扎根的认同,是慢慢生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