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253章 功能区规划,敲定核心布局

第253章 功能区规划,敲定核心布局(1 / 2)

议事厅的长桌上铺着一张巨大的粗麻纸,边缘用石块压住,防止被穿堂风掀起。筹备小组的成员们围站四周,手里或握着炭笔,或捏着木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今天要给未来的华夏城“搭骨架”,把之前勘测的边界,变成一个个有具体功能的区域。

天宇站在桌前,指尖轻点纸中央的老槐树标记:“各位,边界已经敲定,接下来就是‘填肉’了。一座城不能乱糟糟的,工坊挨着粮仓、民居靠着冶铁炉,那不成一锅粥了?”他拿起一根沾了墨的细竹笔,在纸上画了个圈,“我的想法是‘居中治事、分区生产、外围居住’,咱们一步步来细化,有不同意见随时说。”

一、居中治事:议事行政区立核心

“先看最中心。”天宇的竹笔在老槐树位置画了个稍大的方框,“这里是整个城的心脏,得是‘议事行政区’。”他抬头看向众人,“议会厅要建在这里,以后咱们商议建城进度、制定规矩,都在这儿;旁边设个‘值守处’,白天有卫兵轮岗,夜里有值勤房,城防调度、紧急事务处理,都从这里出发。”

账房先生推了推算盘:“大人,行政区得方便各路人马来办事,是不是该留条宽点的路?”

“说得对。”天宇立刻在方框四周画了四条线,“东西南北各通一条主街,宽两丈,能并排走两辆马车。从行政区往四个城门,就靠这四条主街串联,这样不管哪个区有急事,都能最快到核心区汇报。”

赵虎摸着下巴:“值守处得够大,放得下军械、地图,最好还有个小仓库,囤积些应急的伤药、火把。”

“没问题。”天宇在方框里分出一小块,标注“值守仓库”,“再留块空地当校场,卫兵日常操练也方便,就在议会厅后面,不占主要位置。”

文书官在一旁快速记录:“议事行政区:含议会厅、值守处、值守仓库、校场,位于城中心,四向通主街。”字迹工整,墨痕在粗麻纸上慢慢晕开。

二、东侧工坊:烟火气里藏生产力

“接下来是工坊区。”天宇的竹笔移向图纸东侧,沿着东城门往南画了个长方形区域,“东侧靠坡,地势稍高,建工坊最合适——冶铁、纺织、木工这些作坊,难免有烟火、废水,往高处放,气味和水流不会往居住区飘。”

老周眼睛一亮:“我举双手赞成!上次纺织坊的染料水顺着坡流到麦田,差点把麦子染坏,放东边就没这问题了。”他凑近图纸,“冶铁炉得挨着石料场,省得运石头费力气;纺织坊要靠水,洗布料方便,东边坡下不是有股山泉吗?引条水渠过去正好。”

“想得很周到。”天宇顺着他的意思,在工坊区画了条细线当水渠,“就这么定:北边设冶铁、木工坊,用山料方便;南边设纺织、染坊,靠水渠近。中间留条窄街,方便工人来往,也让烟火气能散开。”

他又在工坊区边缘画了个小方框:“再建个‘工匠歇脚处’,放些长凳、茶水桶,工人们累了能歇歇脚。工坊是生产力的核心,得让工匠们舒心。”

赵虎补充道:“工坊区得有个大门,配两个卫兵,防止闲杂人等乱闯,尤其是冶铁坊的配方,可不能外传。”

“加个‘工坊守卫室’。”天宇添上标记,文书官紧跟着写下:“工坊区:位于城东,含冶铁坊、木工坊、纺织坊、染坊、工匠歇脚处、守卫室,引山泉为渠。”

三、南侧仓储:粮仓稳则民心安

竹笔移向城南,天宇画了个更大的区域:“南边是良田,收了粮食直接进仓库最方便,所以‘仓储区’放这儿。”他在区域里画了几个大小不一的圆圈,“大圈是粮囤,分小麦、玉米、杂粮,每个粮囤配个通风口,免得粮食发霉;小圈是物资库,放铁器、布匹、伤药这些,按类别分库,比如‘军械库’‘布衣库’‘药库’。”

陈老皱着眉:“粮囤得离火源远,工坊区的烟火可不能飘过来。”

“放心,”天宇在仓储区和工坊区之间画了条宽宽的隔离带,“这里种上荆棘丛,既能挡火,又能防老鼠打洞偷粮食。另外,仓储区单独设个‘验货场’,收粮食、卸物资时,在这里检查质量,免得坏粮混进好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