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222章 将星降临,天国将领

第222章 将星降临,天国将领(1 / 2)

光团散去的瞬间,一股肃杀之气陡然弥漫开来,与恒信行内的茶香、墨气交织,形成一种奇异的张力。房间中央的身影缓缓站直,褪去周身残留的微光,露出一身洗得发白的藏青色号衣,胸前用红线绣着的“太平”二字虽有些磨损,却依旧醒目。

那人约莫三十出头,面容棱角分明,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饱满的额头上,一双眼睛亮得惊人,仿佛能洞穿人心。他手里紧攥着一卷泛黄的布帛,布帛边缘已经起了毛边,显然被反复翻阅过无数次。

“在下李秀成。”他开口时,声音带着久经沙场的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天宇与阿武,最终落在天宇手中的铜印上,瞳孔微微一缩,“这枚‘忠王’印……为何会在你手中?”

天宇心中巨震。李秀成!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将领,曾以一己之力支撑起天国半壁江山,用兵如神,更兼通民政,正是史料中记载“招贤纳士、爱兵如子”的忠王李秀成!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铜印,印面上“忠王之宝”四个篆字苍劲有力,想必是这位天国将领的信物。

“忠王殿下。”天宇迅速收敛心神,拱手还礼,语气中带着敬意,“此印乃方才异象所出,晚辈天宇,忝为恒信行主事,并非有意持有殿下信物。”

李秀成眉头微蹙,将手中的布帛展开,赫然是一幅手绘的江南水战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河道、水寨与兵力部署。“异象?”他显然对这个说法存疑,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房间,“此处是何地?方才那白光又是何物?我明明正在苏州城头部署防务,怎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阿武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手里的茶杯差点脱手——苏州城头?李秀成?这不是几十年前就战死的天国将领吗?他偷偷拽了拽天宇的衣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天宇拍了拍阿武的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转而对李秀成行至礼:“殿下,此处是光绪年间的香港,距您所处的咸丰年间已过三十余载。方才那异象,名为‘历史人物召唤’,晚辈也不知其原理,只知能请来历代贤才相助。”

“光绪年间?香港?”李秀成立时怔住,手中的水战图“啪”地掉在地上。他踉跄着后退两步,扶住身后的书架,指尖划过架上的《海国图志》,眼神中充满茫然与震惊,“三十余载……难道天国……”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中的悲怆显而易见。天宇心中一沉,知道此刻必须如实相告,却又不忍直言其败。斟酌片刻,他捡起身前的报纸,指着上面“太平天国覆灭十周年祭”的标题:“殿下,天国大业虽未竟,但您在苏州、杭州一带减免赋税、安抚百姓的举措,至今仍被民间传颂。”

李秀成的目光落在报纸上,手指抚过“覆灭”二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沉默了许久,喉结滚动着,最终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那叹息里有不甘,有痛心,却唯独没有颓丧。“百姓安好,便好。”

这句平淡的话让天宇心头一震。他曾在史料中读到李秀成被俘后,在狱中写下数万言《李秀成自述》,字里行间满是对百姓疾苦的牵挂,此刻亲耳听到,更觉这位将领的胸襟不凡。

“殿下,”天宇趁热打铁道,“晚辈召唤贤才,实为应对眼下困境。您也看到了,如今中外贸易繁杂,海运风险丛生,晚辈虽有拓展之志,却苦于缺乏运筹帷幄之才。您精通军务与民政,若能相助,不仅恒信行能更上层楼,更能让您的安民之策在新的时空中延续。”

李秀成抬眼看向天宇,目光中带着审视:“你可知我是清廷悬赏通缉的‘逆贼’?与我合作,不怕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