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123章 筛选首批兵工厂学徒,工程师亲授锻造术

第123章 筛选首批兵工厂学徒,工程师亲授锻造术(1 / 2)

晨雾刚散,永安兵工厂的空地上已站满了人。三十多个年轻后生背着包袱,有的穿着打补丁的短褂,有的还带着没来得及卸下的农具,脸上又期待又紧张。他们是从矿区和附近村镇选来的学徒,最大的二十出头,最小的才十五岁,手里都攥着天宇派人发放的木牌——能站在这里的,都是通过了“力气测试”和“眼神测试”的佼佼者。

徐寿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身后挂着张巨大的图纸,上面用红笔写着“学徒须知”四个大字。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峡谷的回声传得很远:“进了这兵工厂,就得守规矩。第一,听指挥;第二,肯下苦;第三,懂敬畏——敬畏铁器,敬畏图纸,更要敬畏手里的活计。”

台下的后生们鸦雀无声,眼睛都盯着徐寿手里的铁坯。那是块烧得通红的熟铁,在晨光里泛着橘色的光,徐寿用铁钳夹着,轻轻一敲,铁坯就弯出个漂亮的弧度。“你们要学的,就是让铁听话。”他放下铁坯,“现在开始筛选,能通过的,留下当学徒;通不过的,领两斗米回家,不丢人。”

筛选分三关。第一关是“辨铁”,徐寿让人在地上摆了十块铁坯,有熟铁、生铁、还有掺了杂质的劣质铁,让后生们凭手感和外观分辨。

一个叫狗剩的少年蹲在地上,拿起块铁坯用指甲划了划,又放在耳边敲了敲:“这块是熟铁,软,声音闷;那块是生铁,硬,划不动,敲起来脆生生的。”他指的正是徐寿提前标好的两块铁坯,分毫不差。

徐寿点了点头。这狗剩是矿区铁匠的儿子,从小跟铁打交道,辨铁的本事是家传的。

第二关是“抡锤”。李铁山烧红一块铁坯,让后生们轮流抡锤,看谁能在十锤内把铁坯打成规定的厚度。大部分人要么锤法散乱,要么力气用偏,只有三个后生打得又稳又匀,其中就有狗剩,还有个叫柱子的农家少年,虽然手法生涩,但每一锤都落在同一个地方。

“锤法不对,练三个月能改;力气不够,练半年能长;但不用心看,不用心记,一辈子都学不会打铁。”徐寿看着柱子涨红的脸,“你每一锤都盯着铁坯的同一个点,这就对了。”

第三关是“识图”。徐寿拿出张简化的枪管图纸,上面标着尺寸和弧度,让后生们用树枝在地上画出大概的形状。这一关刷下来的人最多,大部分后生看着图纸直发愣,只有狗剩和另一个读过两年书的少年阿文,画出的形状基本符合。

“别灰心。”徐寿对被刷下来的后生们说,“识图画图不难,就是没见过。回家多看看木匠做活,看看他们怎么按墨线锯木头,道理是一样的。下个月还会再招,想来的,回去好好琢磨。”

最终留下的有十二个人,六个去学锻造,六个跟着赵德柱学木工和组装。徐寿让人在工棚边搭了个简易学堂,墙上挂着三张图:一张是铁料锻造的步骤,一张是火铳的分解图,还有一张是各种工具的名称和用法。

“从今天起,每天卯时上工,申时收工,中间抽一个时辰读书认字。”徐寿指着墙上的图,“先学认尺寸,一寸是多少,一分是多少,记不住的,就用绳子量了系在手腕上,时时看,时时记。”

他拿起一根铁条,放进锻造炉里:“学锻造,先学烧火。火太旺,铁会烧化;火太弱,铁打不动。看这火苗的颜色,暗红是温火,橘红是旺火,发白就是过火了,得赶紧夹出来。”

李铁山往炉里添了些煤,火苗渐渐变成橘红色。徐寿用铁钳夹出铁条,铁条已烧得通红,软得像面条。“现在开始锻打,”他抡起小锤,在铁条上轻轻敲了一下,“这是‘引锤’,告诉你们该往哪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