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410章 针脚里藏着的火种

第410章 针脚里藏着的火种(2 / 2)

尖锐的刺痛让女童瞬间爆发出震天的哭声。

周围的孩童都吓傻了,一时间手足无措。

就在这时,阿禾猛地从地上弹起,像一头被惊动的小兽,飞快地扑到女童身边。

他看也不看那根刺入皮肉的芦苇,只是伸出沾满炭灰的手指,凭着一种近乎野兽的直觉,准确无比地按在了女童哭喊抽搐的膝窝正中——委中穴!

他小嘴开合,口中哼唱起的,竟是涪翁平日在江边垂钓时,随口吟哦的《针谣》残句,不成调,不成句,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

“风过坳,水归潭……痛痛飞走,不疼不疼……”

奇迹发生了。

不过片刻,那女童的哭声竟渐渐止住,抽噎着抬起头,茫然地看着阿禾,小声说:“……不那么疼了,麻麻的,酸酸的……”

远处,刚刚从屋顶下来的赵篾匠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他攥着弯针的手抖得更厉害了,浑浊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顺着脸上的沟壑奔涌而下。

“不是学……这是醒了……”他喃喃自语,声音哽咽,“医道,医道原来本就在人心里啊!”

江心,旋涡之上。

涪翁独坐在那艘破旧的断篷小舟里,面前,是最后三卷他亲手抄录的《诊脉法》残稿。

他取出怀中那枚“医道传承印”,此刻,古印上的七枚印记已然全部点亮,纹路贯通,圆满如初,只在最核心处,空着最后一个字的位置——“传”。

他凝视着那枚古印许久,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极尽嘲讽的冷笑。

“若医典只为锁于高阁,封于地宫,与废纸何异?不如烧作一捧暖灰,至少还能温一壶浊酒。”

话音未落,他屈指一弹,一缕赤色针气点燃了竹简一角。

烈焰轰然升腾,冲天而起,将他狂傲不羁的脸映得通红。

火光中,那枚青铜古印自行从他掌心浮空而起,在烈焰的炙烤下,发出一声清脆的哀鸣,竟寸寸碎裂,化作无数金色粉尘,随风尽数洒入滔滔江流之中。

“我散尽修为,永封地库龙脉。”

涪翁闭上双眼,感受着体内曾如江河奔涌的玄针之气骤然宣泄而出,顺着冥冥中的感应,化作一道无形的枷锁,彻底镇压了千里之外那座吞噬了无数人命的邪阵。

“自此之后,世间再无师承正统,也无门户之别。”

他百会穴上那根作为本命的蒙针,光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几近熄灭。

前所未有的虚弱感席卷而来,他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初到涪水、手无缚鸡之力的教书先生。

就在此时,异变再生!

以他为中心,三百六十里涪水江岸,那星罗棋布的十七座村落,竟次第亮起了一点点微弱的光芒。

那不是灯笼,也不是篝火。

那是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都摆出了一只粗陋的小铜钵,或是一只豁口的陶碗。

碗中盛着清水,水上,无一例外地都浮着一根弯曲的铁丝、一截磨尖的鱼骨、甚至是一根拗弯的缝衣针——其形态,竟与阿禾在沙地上所绘的弯针惊人地相似!

更奇特的是,每一只碗中的水面,都在无星无月的夜里,泛起一圈圈同心的涟漪,仿佛被一股无形之力引动,发生了共振。

漫江之上,星火倒影,连成一片。

涪翁霍然睁眼,望着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你们……你们竟能感应到‘意河’的余波?”

话音刚落,胸口一阵锥心剧痛,却是修为散尽、心神耗竭的后遗症猛然爆发。

他再也压制不住,“噗”地喷出一大口精血。

鲜血洒满船板,染红了他脚边最后一根、也是最初得到的那根完整的蒙针。

他低下头,看着血泊中自己扭曲破碎的倒影,看着那根被血浸染后更显笔直的蒙针,忽然咧开嘴,无声地笑了。

“好啊……好得很……”

“原来,针直则易折,道正易孤行。弯了,才不会断……”

夜风卷着血腥气吹过,小舟在江心打着旋,四周的火光却一盏接一盏,亮得愈发坚定。

涪翁缓缓收敛了笑意,目光穿透黑暗,望向村落的方向。

火种已经撒下,但这乱世如寒冬,仅凭星火,如何能熬过漫漫长夜?

他伸手,将那根被血浸透的蒙针,从船板上缓缓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