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41章 地下的针,比天上的星还准

第341章 地下的针,比天上的星还准(1 / 2)

那钟鸣般的共振并未持续太久,便如潮水般悄然退去,可涪水村的夜,却因此变得截然不同。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生机,仿佛每一寸泥土都在呼吸,每一片树叶都在聆听。

翌日破晓,天光乍现。

祠堂之内,异变陡生!

只听一阵细密的“咔咔”脆响,祠堂主殿正中央的青石地砖,竟如龟甲般自行开裂,蛛网般的缝隙遍布地面。

一缕缕淡青色的雾气从缝隙中袅袅升起,不带阴寒,反而夹杂着浓郁的药香与陈年书墨的气味,闻之令人心神一清。

“快!去请赵头儿!”有早起洒扫的村民惊呼。

赵篾匠闻讯赶来,他沉着脸,俯身在那裂缝前,以指尖沾了些许雾气凑到鼻尖一闻,神情顿时变得无比凝重。

这味道,他曾在师父李青针的药房最深处闻到过,那是封存了数十年珍稀药材与古籍才有的醇厚气息。

“所有人退后,拿撬棍和麻绳来!”赵篾匠一声令下,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没有丝毫犹豫,因为他相信,这是师父二十年布局的回响。

众人小心翼翼地沿着裂缝,合力掀开那块足有千斤重的巨大石板。

轰然声中,一个幽深的入口赫然出现。

下方并非地窖,而是一座方正的石室。

火把探入,光芒所及,只见石室四壁竟雕刻着密密麻麻的浮雕,线条繁复,宛如人体经络图谱,在火光下忽明忽暗,仿佛在无声地流动。

石室中央,一座一尺高的石台孤零零地立着,其上供奉着一只古朴的青铜匣。

匣身不大,却透着一股镇压万物的厚重感,匣面铭刻着八个篆字:“天禄遗烬,涪水续光。”

村民们一阵骚动,赵篾匠却伸手拦住众人,厉声道:“师父未到,谁也不许妄动!”他深知,这八个字分量何等之重,这绝非他们能轻易触碰的东西。

他亲自跑到村尾,将李青针请了过来。

李青针依旧是那副淡然模样,仿佛眼前这惊天变故,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立于石室门口,目光扫过那满壁经络浮雕,却始终没有踏入一步。

他只是抬起右脚,以足尖在祠堂的门槛上,不轻不重,连点三下。

“咚!咚!咚!”

三声闷响,仿佛叩在所有人的心弦上。

就在第三声落下的刹那,异变再生!

远在村外东、南、西、北等七个方位的山坡上,七块早已被村民们遗忘的“地维定穴石”猛然大放光华!

七道肉眼可见的光柱冲天而起,随即在半空中交汇,化作一道流光,精准无比地投射进祠堂石室的穹顶!

刹那间,石室穹顶之上,一幅由无数光点连接而成的璀璨星图浮现而出。

那星图的轮廓,竟与村外的涪水九湾地势完全吻合!

而那些光点闪烁的位置,正对应着人体“奇经八脉”的各个要穴!

这是一幅以天地为纸,以地脉为墨,画出的人体宇宙宏图!

所有人都被这神迹般的一幕惊得瞠目结舌。

李青针的声音淡然传来:“赵六,‘命门’在何处?”

赵篾匠浑身一震,猛然抬头,在那星图中迅速找到了那个位于腰腹区域、光芒最盛的光点——命门,人之生命根本所在!

他瞬间明悟,快步走到石台前,双手捧起青铜匣,按照星图的指引,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方位。

当匣口的正前方与穹顶那“命门”光点完全对齐的瞬间,“咔哒”一声轻响,青铜匣的匣盖竟自行弹开!

匣内并无金银,只静静地躺着三样东西:一卷边缘焦黑的残破竹简,正是传说中遗失的《针经》首卷原本;一枚断成两截的白玉圭,那是古代校书官的信物;以及一块漆皮剥落大半的木牌,上面用血色刻着四个字——程高谨守。

看到“程高”二字,赵篾匠这个七尺高的汉子,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地。

程高,师父李青针收的第一个弟子,也是他赵篾匠的师兄!

二十年前,乱军过境,程高为了保护师父的毕生心血,抱着一箱典籍跳入涪水,尸骨无存。

所有人都以为那些珍贵的医典早已失传,却没想到……师父竟用如此匪夷所思的方式,将最重要的东西,托付给了这片土地的地脉!

以定穴石为钥匙,以全村人的同心同德为开启法门,锁了整整二十年!

当夜,一封封书信如雪片般从邻县飞来。

有儒生联名上书郡府,言辞激烈,称“涪水村妖人李青针,行诡谲之术,妄言天人感应,蛊惑乡野愚夫,实乃社稷之蠹虫!请郡府即刻发兵,焚其妖书,拘其首恶,以正视听!”更有本地豪族,派人送来一箱厚礼,附信一封,言辞倒是客气,却透着不容置喙的贪婪:“久闻李神医《针经》重现于世,乃文脉之幸。敝族愿献上百亩良田,换取《针经》全本,供奉于孔庙之内,以圣人之光永镇其华。”

赵篾匠看着那封信,气得浑身发抖,猛地将信纸揉成一团,狠狠掷入火盆之中!

“一群豺狼!”他怒吼道。

然而,就在信纸触及火焰的瞬间,原本橘红色的火焰“轰”地一下,骤然变为幽蓝色!

火苗非但没有燃烧信纸,反而凝聚起来,在半空中扭曲成一行清晰的反字:“真典不在匣中,在人心。”

字迹一闪即逝,幽蓝火焰也随之恢复原状,将信纸化为灰烬。

赵篾匠被这诡异的一幕惊得连退三步,他立刻挥手让祠堂内的其他村民全部退下,独自一人守在这空旷的石室里,心乱如麻。

“真典不在匣中……在人心?”他喃喃自语,百思不得其解。

忽然,他感觉脚下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他立刻俯身,将耳朵贴在冰冷的石板上。

没错!

是那七枚地维定穴石!

它们在震动,而且每一块石头传来的震感频率和节奏都截然不同,仿佛在用一种独特的语言进行交流。

赵篾匠心头一动,从怀中摸出自己用了半辈子的竹尺。

他闭上眼睛,手指在竹尺上疾速滑动,心中默念师父所授的“三息承力法”,将那七种不同的震动频率转化为长短不一的刻度。

一炷香后,他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爆射!

他破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