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35章 谁在给江山扎针

第335章 谁在给江山扎针(2 / 2)

春分之夜,天清地明,星河璀璨。

无需任何人号召,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自发地聚集到了祠堂之前,他们手拉着手,围住那根散发着淡淡红光的“木针”,静默而立,神情肃穆。

忽然,“咚——”的一声巨响从地心传来,仿佛天地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

紧接着,村子周围那十二根“听脉桩”竟同时剧烈震颤起来,发出的声音不再是单一的脏腑之音,而是高低错落,汇成了一首完整而恢弘的乐章!

那旋律古老、庄严、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正是李青针苦研半生却始终无法参透的《诊脉法》开篇——“天地应律章”!

乐章响彻夜空,李青针闭目聆听,只觉得体内那枚沉寂多年的“医道传承印”灼热滚烫。

无数铭文在他识海中流转、重组,最终,那缺失的最后一句,缓缓显现——

“师不在册,在土;道不成书,在声。”

老师,不在书本典籍里,而在脚下的大地中;医道,不靠文字书写,而凭天地之声传承。

李青针浑身一震,豁然开朗。

次日清晨,天光大亮。

一队郡城来的使者车马,携带着丰厚的礼物停在了村口。

为首的使者见到李青针,满脸堆笑,躬身行礼:“李神医,郡城疫患已平,皆赖您当日指点迷津。太守大人感念神医大恩,特命下官前来,愿重聘您为郡城太医,执掌医署!”

李青针面无表情,既未答应也未拒绝,只是缓缓抬起手,指向村北那片荒芜的山丘。

使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那片荒丘之上,不知何时竟凭空隆起了一座数丈高的小土丘,其形状,赫然是一个古朴的针囊!

而在针囊的顶部,正插着那根渗出红色汁液的巨大“木针”!

使者惊疑不定之际,一旁的赵篾匠上前一步,声如洪钟地朗声道:“官爷,我们这儿现在有个新规矩:来了病,地会治;来了官,山不让!”

“地会治!山不让!”

身后,全村的百姓齐声附和,那汇聚在一起的声浪,如惊雷滚过,震得整片竹林簌簌作响。

使者面色铁青,在这样一股磅礴的民心意志面前,他带来的金银财宝、官位许诺,显得如此可笑而苍白。

他悻悻地挥袖,带着车队狼狈离去。

然而,李青针却没有理会众人的欢呼。

他转身,独自一人走向村旁的涪水岸边。

他从怀中掏出那些他耗费半生心血抄录、注解的《针经》手稿,一页,一页,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滚滚江心。

纸页遇水,并未下沉,反而如一叶叶扁舟,顺着水流漂浮而起。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每一页手稿之上,都浮现出发光的金色线条,那些线条迅速勾勒、连接,化作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经络图。

无数的经络图在江面上汇聚,最终,竟拼成了一幅横跨整个江面的巨大人体投影!

那投影顶天立地,经络分明,穴位闪烁,仿佛一个沉睡的巨人,在江水的滋养下缓缓苏醒。

就在此时,百里之外的郡城,那座巨大的铜人像发出了最后一声不甘的悲鸣,轰然倒塌!

从其断裂的基座深处,喷涌出海啸般的浓绿色藤蔓,这些藤蔓仿佛有生命一般,不入土,不攀墙,而是尽数涌入河道,沿着涪水逆流而上!

绿色的洪流以惊人的速度奔涌,最终抵达了村口,精准地缠绕在了那根插在“针囊”土丘上的“木针”之上。

绿意褪去,污秽净化,一朵洁白无瑕、宛如初雪的小花,在木针的顶端,迎着朝阳,静静绽放。

李青针望着江上的巨人投影,又看了看远处那朵圣洁的小花,紧绷了一生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意。

“这一针,”他轻声说,“扎通了。”

江风拂过,吹动他花白的鬓角。

那横跨江面的巨大人体投影,光芒璀璨,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这一刻的辉煌似乎凝固成了永恒,但所有人都知道,奔流不息的涪水,承载着这神迹般的画卷,终将流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