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69章 孤身赴宴,针挑龙潭

第69章 孤身赴宴,针挑龙潭(2 / 2)

)梁上瓦片突然碎成星子,三道黑影如夜枭扑下。

为首者手中短刀直取医衡使咽喉——那刀光映着宦官惊恐的脸,倒比刚才的透骨钉更狠三分。

涪翁袖中玄针震颤如活物。

他早看出那担架上的是冒牌货:蟒纹衣角的金线用的是新室特有的九叠金,分明是陈延私制的僭越之物;而梁上黑影腰间的字玉佩,正是当年王莽潜邸亲卫的标记。

这局本是要借救皇子之名,将他刺死在太医院,再栽赃刺客,可谁能想到——

好个狗咬狗。涪翁低笑一声,屈指弹出赤针。

银芒擦过刺客手腕内关穴,那人短刀当啷落地,整只手臂瞬间麻木如坠冰窟。

第二枚玄针后发先至,地扎进医衡使右膝膝眼穴,宦官杀猪般惨叫着栽倒在地,抱着腿直打滚:你、你扎的什么针!

玄针续脉,专通经络。涪翁踩着他的蟒纹皂靴,玄针尾端还在微微颤动,不过现在,它是根锁魂钉。

你若不说清谁让赵仲玄盗天禄阁医典,谁派你们来截《针经》——他屈指一弹,玄针又往深里送了半分,这针就顺着肝经往上走,先麻你整条右腿,再让你心脉乱成一团浆糊。

医衡使额头的汗成串往下掉,目光瞥见倒在地上的刺客——那刺客虽被点了穴,眼底却全是狠厉,哪里像要杀他?

分明是...分明是要灭口!

他突然想起今早赵仲玄塞给他的密信,信尾那枚朱红的字印,后颈顿时起了层鸡皮疙瘩:是...是卫尉府!

卫尉陈崇说陛下要收天下医典,可赵大人说您的《针经》...说您的《针经》能让百姓不信天授,所以...

师父!

厅外突然炸开刺鼻的艾草味。

王二狗猫着腰从廊下窜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截冒烟的药包——正是他偷摸用涪翁晒的陈艾混了辣蓼草搓的,我、我看那些带刀的往偏院挪,就把药针埋在门槛下了!烟雾里传来刀剑相撞的脆响,程高的身影从侧廊闪出来,袖口还沾着未干的血:师父,我截到了他们的押解名单!他抖开半卷黄绢,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太医院医正张存涪水滩老医工周伯,最后一行是猩红的待焚:天禄阁残卷十七箱。

涪翁的指节重重叩在名单上。

他想起天禄阁焚毁那晚,自己抱着半卷《黄帝内经》冲进火场,火舌舔过竹简时发出的噼啪声,像极了那些医典在哭。

他突然弯腰扯下医衡使腰间的玉牌,往程高手里一塞:去偏院,拿这个换人。又转向王二狗,把渔篓里的绝脉针塞进他掌心,守在门口,若有穿卫字玉佩的人冲进来——

扎他的肩井穴王二狗眼睛亮得像星子,您说过,那穴能让人胳膊抬不起来!

医衡使看着这三人配合得行云流水,突然反应过来:你们...你们早就算好了!

算好了?涪翁弯腰捡起刺客掉落的短刀,刀锋在宦官眼前划出半道弧,我只算好了一件事——他刀尖挑起对方的下巴,医道传了千年,不是你们几枚印、几把刀能断的。

半个时辰后,太医院偏院的铁门打开。

程高扶着颤巍巍的周伯,王二狗背着昏迷的张存,后面跟着十多个灰衣医工——他们腕上的枷锁还没摘,眼里却有了活气。

涪翁摸出怀里的青铜古印,印面不知何时又多了两行字:医道如灯,传者为芯。他对着月光呵了口气,古印上的纹路竟泛起淡淡金光。

他将《诊脉法》残稿塞进程高怀里,往南山道,过了沣水就分路。

王二狗突然拽他衣角:师父,您看!

长安城南的方向,有火光冲天而起。

那火不是寻常的烛火,倒像有人泼了整桶桐油,映得半边天都是红的。

涪翁眯起眼,看见火光里影影绰绰有举着锄头的农夫,有提着药箱的医工,还有个身影特别眼熟——是前日他在涪水滩救的难产妇人的丈夫,此刻正举着根火把,往赵仲玄的宅门上扔。

有人替我们点了第一把火。涪翁的嘴角终于翘了起来,这是他自天禄阁焚毁后,笑得最畅的一次,程高,把名单给我。待焚:天禄阁残卷十七箱那行字上重重画了个叉,明天,我们去烧点别的。

三人的身影融入夜色时,背后的火光正越烧越旺。

程高回头望了眼,看见火光里仿佛有无数只手在托举——那是被救的百姓,是重获自由的医工,是所有不肯让医道断绝的人。

他摸了摸怀里的医典,突然明白师父说的医道传承印是什么了:那不是青铜,是人心。

而涪翁的脚步突然顿了顿。

他听见风里传来极轻的马蹄声,方向正是南山道。

那马蹄声不急不缓,却带着种势在必得的冷——像极了当年天禄阁着火前,他听见的那队禁军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