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71章 “建军科技”的“百年计划”

第371章 “建军科技”的“百年计划”(2 / 2)

信息流涌入脑海,林建军眼前清晰地浮现出机制的核心内容:建立“技术家谱”,像记录家族血脉一样记录每项核心技术的研发者、改进者、传承人;实施“双导师制”,每个年轻工程师都由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共同指导;设立“创新容错基金”,允许研发项目有30%的失败率,鼓励大胆尝试。

“我补充一点。”林建军举起手,全场立刻安静下来,“百年计划的核心不是技术,是人。”他把系统奖励的“人才梯队建设方案”要点写在白板上,“要建立‘技术传承档案库’,把老工程师的经验、调试参数、失败案例都记录下来,就像当年轧钢厂的老师傅带徒弟那样,口传心授加系统记录。”

他看向晓阳团队的代表:“尤其要注意培养‘懂技术、懂国情’的复合型人才。晓阳他们搞核聚变,不能只懂物理,还要知道这项技术能怎么帮偏远地区解决用电问题,这才是我们的初心。”

林卫国立刻响应:“爸说得对。我们马上成立‘传承学院’,请郑师傅这样的老技术工人来讲课,也派年轻工程师去农村、去工厂实践,既懂芯片设计,也知道插秧机怎么运作。”

会议结束后,林卫国陪父亲走到顶楼观景台。楼下的园区里,员工们正围着新落成的“技术传承墙”讨论,墙上刻着从1984年至今所有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名单,最上方是林建军的名字,

“爸,您觉得这个计划能实现吗?”林卫国突然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建军指着远处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你看那片楼,二十年前都是农田。当年我们说要造中国自己的芯片,别人也觉得是天方夜谭。”他从口袋里掏出个磨得发亮的千分尺,是1984年生产的第一台产品,“这上面的刻度是0.01毫米,我们用了三十年,把精度提高到0.0001毫米。百年计划也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总能实现。”

【叮!】

系统提示音带着期许:【“跨代际技术传承机制”启动,企业发展进入可持续阶段。】

【提示:百年计划的关键在“坚持”,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林卫国接过那把千分尺,冰冷的金属触感里仿佛能感受到父亲当年的温度。他想起小时候趴在车间看父亲画图,想起留学时父亲寄来的技术资料,想起现在和儿子晓阳讨论核聚变——这条技术传承的线,早已跨越了代际,成了企业的血脉。

“我明白了。”林卫国握紧千分尺,“不追求速度,追求质量;不追求规模,追求深度。就像这把千分尺,精准、耐用,经得起时间考验。”

夕阳下,父子俩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远处的实验室里,晓阳团队正在调试新的核聚变装置,指示灯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车间里,郑师傅的徒弟们正在组装最新的车规级芯片生产线,手法和当年郑师傅教的一模一样。

林建军知道,“百年计划”不是一句口号,是需要三代人、甚至更多代人接力完成的使命。从精密仪器到芯片,从新能源到人工智能,这条路没有终点,但只要这股“传承”的劲头在,只要始终记得“科技报国”的初心,“建军科技”就一定能成为那块坚实的“压舱石”,在国家科技发展的浪潮中,稳稳地驶向更远的未来。

夜幕降临,总部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像一片璀璨的星河。林卫国站在办公室,看着“百年计划”的执行表,在“2030年”那栏郑重写下:“实现3纳米芯片量产,向建军科技50周年献礼。”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新的接力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