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当然去。”林建军回过神,给儿子夹了块排骨,“阎三大爷家的解旷今年该考大学了,正好你给讲讲复习重点;傻柱叔的修车铺扩大了,听说想加个电器维修的摊子,让你小舅帮帮忙。”
提到阎埠贵,苏岚想起上周去菜市场碰见他的情景:“三大爷现在可精神了,天天拎着鸟笼去公园遛弯,见人就夸你‘有远见’,说要不是你当年让解成去厂里学技术,他家现在还挤在四合院呢。”
“那老头,这辈子就服实在本事。”林建军笑了。阎埠贵去年把四合院的耳房重新翻修了,给二儿子阎解放当婚房,自己搬去跟大儿子阎解成住,离轧钢厂近,平时还能去车间看看解成干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窗外的鞭炮声突然密集起来,电视里传来新年钟声的倒计时:“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林晓阳被吓得一哆嗦,随即咯咯笑起来,小手拍得更欢了。林卫国赶紧拿起相机,拍下这张全家福:林建军举着酒杯,苏岚抱着孩子,他自己站在旁边,背景是墙上的“劳动模范”奖状和“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红得格外耀眼。
大年初一早上,林建军带着妻儿去给傻柱拜年。修车铺就在厂门口,比去年扩大了一倍,门口挂着新招牌“傻柱汽修·电器”,苏强正带着徒弟给一辆解放牌卡车换轮胎,傻柱则在里屋修收音机,焊锡的青烟从窗户缝里飘出来。
“哟,林主任来了!”傻柱擦着手从屋里出来,头上还沾着点锡渣,看见林卫国,笑着捶了他一下,“大学生回来啦!快进来暖和暖和,你婶子刚熬了腊八粥。”
他的女儿槐花已经上了师范学院,放假在家帮着看店,看见林晓阳,赶紧抱起来:“这小家伙长这么高了!上次见还是个小不点呢。”
林卫国把果脯递给槐花,跟傻柱聊起修车铺的生意:“叔,您这加电器维修是对的,现在厂里的工人都买洗衣机、电风扇了,坏了没地方修。”他从包里掏出本《家电维修手册》,“这是我从学校图书馆借的,您先用着。”
傻柱接过手册,翻了两页,感慨道:“还是读书好啊。想当年在四合院,我总跟你爸拌嘴,现在才明白,他那是看得远——技术这东西,啥时候都饿不着肚子。”
从傻柱家出来,林建军望着厂里高耸的烟囱,蒸汽在晨光里化作淡淡的白雾。他想起十年前那个除夕夜,一家人躲在安全屋里,就着煤油灯啃窝头,林卫国抱着本《物理通论》看得入迷;而现在,他们能坐在亮堂堂的房子里吃烤鸭,讨论着半导体、智能传感器,连下一代都能在安稳的环境里长大。
“爸,您看那是什么?”林卫国指着远处的研发中心工地,塔吊正在吊装钢结构,“年后就能封顶了,咱们的联合实验室就放三楼,视野肯定好。”
林建军点点头,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豪情。系统的第五阶段任务“改革春风”已经启动,厂校合作、深圳试点、技术出口……一条条路在他眼前铺开,像厂里新铺设的铁轨,通向越来越广阔的天地。他想起老首长的话:“你们这代人,要比我们走得更远。”现在看来,这话正在变成现实。
回家的路上,林晓阳在苏岚怀里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个林建军做的木头小飞机。林卫国哼着清华大学的校歌,脚步轻快;苏岚跟林建军说着医院的新规划,眉眼间满是期待。阳光穿过光秃秃的树枝,在雪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无数个跳动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