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305章 系统发布第五阶段任务

第305章 系统发布第五阶段任务(2 / 2)

林建军闭上眼睛,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市场需求预判模型”的界面——不是复杂的公式,而是结合了当前政策、行业数据、民生需求的简易图表。比如“家用洗衣机电机需求”一项,标注着“1983-1985年将增长300%,需提前布局高效节能电机技术”,旁边还附了几个潜在合作的家电厂名单。

“小林?你咋了?”张厂长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脸咋这么白,不舒服?”

“没事,厂长。”林建军睁开眼,眼里的震惊已经化作沉静的光芒,“刚才在想,研发中心是不是可以加个‘技术转化部’,专门负责把咱们的专利变成产品,或者转让给其他厂。”

“技术转化部?”张厂长愣了愣,“这名字新鲜,具体咋弄?”

“比如咱们的液压微调技术,不光能用于轧机,还能改造成注塑机的控制装置。”林建军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易流程图,“找家电厂合作,他们出资金,咱们出技术,利润分成——这就是王科长说的‘技术入股’,比单纯卖设备挣钱,还能把技术铺开。”

张厂长越听眼睛越亮,拿起电话就拨:“小李,把技术科的骨干都叫到会议室,林主任有新想法!”

会议开到傍晚,林建军把系统任务里的“技术产业化”目标拆解成可落地的步骤:第一步,整理现有专利,分类标注“可直接转让”“需二次开发”“仅限内部使用”;第二步,派小马去广州参加即将召开的“全国技术成果交易会”,摸摸市场行情;第三步,跟林卫国的团队对接,看看半导体技术能不能跟厂里的精密仪器结合,搞个“智能传感器”的新项目。

“智能传感器?”郑师傅挠挠头,“听着就高级,咱们能搞得了?”

“咋搞不了?”林建军笑了,“卫国他们搞材料,咱们搞机械结构,再找无线电二厂合作搞电路,三家凑一起,啥搞不了?”他想起系统“商业思维”里的“联盟效应”案例,“单打独斗不行,得学会搭班子。”

散会后,林建军没直接回家,而是绕到研发中心的工地。月光下,刚立起的钢架像个巨大的骨架,正在慢慢长出肌肉。他掏出钥匙,打开临时搭建的值班室,里面堆着半箱技术书,最上面是林卫国刚寄来的《半导体器件应用手册》,扉页上写着:“爸,您说的智能传感器,我们实验室可以先做样品,下月带回来。”

【叮!】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带着赞许的温和:【检测到宿主快速响应第五阶段任务,制定可行方案,奖励“商业思维入门包”:含《技术定价简易公式》《合作合同模板(1982版)》《市场调研方法》。】

林建军翻开虚拟的《技术定价公式》,里面用他熟悉的“成本加成法”结合“技术难度系数”来计算——比如液压微调技术,研发成本元,难度系数1.5,市场需求系数1.2,定价就是x1.5x1.2=元,既合理又有竞争力。

“还真挺实用。”他笑着合上手册,窗外的月光正好照在“研发中心”的奠基石上,上面刻着的“1982年4月”字样,在夜色里闪着光。

回家的路上,菜市场的灯还亮着,苏强的维修铺门口围满了人,他媳妇正麻利地登记要修的电风扇。看见林建军,苏强老远就喊:“姐夫,刚收了台进口彩电,明天您来给看看电路图?”

“行啊。”林建军笑着点头,“正好我也学学新东西。”

苏强的进步,厂里的变化,儿子的科研……这些画面在他脑海里交织,突然明白系统第五阶段任务的深意——技术报国,不再只是埋头画图、守着工厂,还要学会让技术走出去,让更多人受益,让国家的经济真正“飞”起来。

推开家门,苏岚正给孙子喂米粉,林晓阳抓着那个“形状配对盒”,咯咯地笑。“回来了?”苏岚抬头,“卫国打电话说,他们的半导体材料通过军方测试了,下个月可能要去深圳参加技术交流会。”

“深圳好啊。”林建军脱了外套,坐在桌边,“那是特区,政策活,正好看看能不能把技术推出去。”他想起系统任务里的“经济特区建设”,心里已经有了新的盘算。

窗外的春风带着暖意,吹动了窗帘。林建军看着墙上的中国地图,手指在深圳的位置轻轻点了点。他知道,第五阶段的任务不会轻松,技术产业化的路注定有坎坷,但就像当年在车间里攻克坦克发动机的难关一样,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步走,总能走到想去的地方。

系统空间里,“商业思维”模块的图标泛着淡淡的光,像一盏引路的灯。林建军知道,属于他的“改革春风”,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