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278章 年的“教育回潮”

第278章 年的“教育回潮”(1 / 2)

1973年的初冬,轧钢厂子弟学校的教室里,久违的数学公式重新出现在黑板上。林卫国坐在靠窗的位置,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演算,阳光透过结着薄冰的玻璃落在他身上,映得那道三角函数题的解题步骤格外清晰。讲台上班主任用粉笔敲着黑板:“这道几何题,要用到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卫国,你上来演示一下。”

林卫国放下笔,快步走上讲台。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条虚线,从钝角顶点垂直于对边,形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这样就能利用hL定理证明全等,对应边相等后,角度自然就求出来了。”声音清亮,步骤简洁,引得台下同学一阵小声赞叹。

“好!”班主任满意地点头,“大家都学着点,卫国这思路,比课本上的解法还简洁。”

回到座位,林卫国刚坐下,后排的赵红兵就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语气酸溜溜的:“哟,林大学霸,这题你是不是提前学过?”自从上次林卫国修好广播喇叭,赵红兵就总觉得心里不平衡,尤其最近学校恢复文化课,林卫国的成绩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更是让他眼热。

林卫国没抬头,继续演算下一道题:“课本上的例题有类似的辅助线,你没注意而已。”

赵红兵“嗤”了一声,却不敢再多说——上周的物理测验,林卫国考了98分,是全班唯一上90的,连向来严厉的物理老师都在课堂上表扬:“卫国这道力学题,用的是机械传动的受力分析思路,比标准答案还透彻!”

这阵“教育回潮”来得悄无声息。国庆节后,学校突然宣布恢复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虽然课本上还印着“为革命而学习”的标语,但黑板上的公式、课堂上的解题声,都透着一股与前几年不同的郑重。老师们私下说:“上面有精神,要抓抓教学质量了。”

放学铃响时,林卫国正把一本磨破角的《高中物理》塞进书包。封面印着“工业学大庆”的图案,里面却夹着几张他手抄的微积分笔记——这是父亲林建军从厂里图书室借来的旧书,书页泛黄,却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卫国,等一下!”班主任叫住他,递过来一张通知,“学校要选拔工农兵学员推荐对象,你成绩好,又在技术小组表现突出,去试试吧?”

工农兵学员,是这几年上大学的主要途径,由单位或学校推荐,不用考试,直接入学。这在以前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可林卫国看着通知,却皱起了眉:“老师,我想再等等。”

“等?”班主任愣了一下,“这机会多难得,多少人抢着要呢。”

“我想凭自己的本事考。”林卫国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我爸说,知识学扎实了,不管怎么选拔,都不怕。”

这话让班主任愣了半晌,随即叹了口气:“你爸说得对。行,想考就好好准备,有不懂的随时来找我。”

回家的路上,林卫国路过废品站,看见里面堆着几捆旧书,其中一本《高等数学讲义》的封面露在外面。他眼睛一亮,连忙跑过去,跟看废品站的大爷商量:“大爷,那本书能卖给我吗?我给您两毛钱。”

大爷挥挥手:“拿去吧,这些都是‘封资修’的玩意儿,留着占地方。”

林卫国小心地抽出那本书,书页受潮有点发皱,但内容完整。他翻到微分方程那章,突然想起父亲教他修机床时说的:“你看这齿轮传动,转速和扭矩的关系,其实就是个微分方程,转速是扭矩的导数。”当时只当是比喻,现在结合书本一看,竟豁然开朗。

推开家门,苏岚正在厨房蒸窝头,看见儿子怀里的旧书,笑着说:“又捡着宝了?你爸刚回来,在里屋给你找东西呢。”

里屋的灯光下,林建军正从一个木箱里翻找着什么。箱子里全是旧书和笔记,最上面放着本《1965年高中数理化复习大纲》。“看我给你找着啥了?”他举起那本大纲,“这是我以前攒的,比现在的课本全,尤其是物理的力学部分,讲得细。”

林卫国接过大纲,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试卷,是1965年的高考模拟题。“爸,这题好难。”他翻到一道电学题,涉及复杂电路的等效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