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275章 系统奖励“核潜艇降噪技术”

第275章 系统奖励“核潜艇降噪技术”(1 / 2)

1973年仲夏的夜,带着海腥味的风掠过渤海湾畔的军工研究所。林建军站在巨大的水下螺旋桨模型前,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灯光下映出细碎的光。模型表面还沾着模拟海水的蓝色溶液,那是刚完成的水下噪音测试残留——这已经是本周的第十七次测试,结果依旧不理想。

“林工,还是不行。”研究所的老工程师王教授摘下眼镜,揉了揉发红的眼眶,“30节航速下,噪音还是比设计指标高15分贝。再降不下来,下个月的实艇测试就得推迟。”

林建军没说话,只是伸出手指,轻轻抚过螺旋桨的叶片边缘。这是为新型核潜艇配套的七叶螺旋桨,直径达4.2米,采用特种铜合金铸造,光是模具就耗费了三个月。可无论怎么调整叶片角度、打磨光洁度,高速旋转时的空化噪音始终是道绕不过去的坎——这种由水流空泡破裂产生的噪音,会让潜艇在百公里外就被敌方声呐捕捉,直接暴露位置。

三天前,他接到老首长的秘密调令,以“轧钢厂技术科顾问”的身份支援研究所,负责解决螺旋桨降噪难题。这是国家顶级保密项目,连研究所的工程师都只知道他姓林,不知道具体来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意识里悄然响起,带着海水般的沉稳波动:【检测到“核潜艇螺旋桨降噪”核心难题,符合“国家重器技术守护”支线。】

【签到“军工研究所”成功,奖励“螺旋桨仿生学降噪技术思路”:包含海豚皮肤减阻结构解析、鲨鱼鳍涡流控制原理、七叶螺旋桨空化抑制优化方案。】

林建军的指尖猛地顿住。脑海里瞬间涌入海量信息:一幅海豚表皮的电子显微镜图像清晰展开,密密麻麻的微型突起呈规律排列,能有效破碎水流边界层;鲨鱼背鳍的截面曲线标注着涡流分离点,每一处弧度都经过千万年进化打磨;最关键的是螺旋桨优化方案——在叶片前缘增加0.3毫米的锯齿状凸起,叶梢做三维扭曲处理,能让空泡在水下均匀溃灭,将噪音能量分散到高频段,避开声呐探测的敏感范围。

这些知识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困扰他多日的思路。他突然想起去年给林卫国讲仿生学时举的例子:“你看鸭子游水悄无声息,不是因为它轻,是脚蹼的形状刚好能切开水流。”当时只当是给孩子科普,没想到今天竟成了破解难题的关键。

“王教授,我有个想法。”林建军转身走到绘图板前,抓起红色粉笔,“咱们试试在叶片前缘加锯齿,就像……就像海豚的牙齿那样。”

王教授凑过来看,只见林建军在螺旋桨叶片的前缘画出一系列细密的三角形锯齿,每个锯齿高0.3毫米,间距1.2毫米,沿着叶片弧线均匀分布。“这……有用吗?”老教授皱起眉,搞了一辈子流体力学,从没见过这种设计。

“空化噪音主要来自叶片前缘的水流分离。”林建军一边画一边解释,手里的粉笔在板上沙沙作响,“这些锯齿能把大的空泡切割成小空泡,破裂时的能量会分散。就像把一块大石头砸进水里,换成一把沙子,水花肯定小得多。”他又在叶梢处画了道微妙的扭曲曲线,“再加个三维扭曲,让水流在叶片末端形成的涡流互相抵消。”

这番话里的“空化能量分散”理论,正好戳中了王教授一直没想透的关节。老教授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空泡破裂的总能量不变,但分散开就不会形成强脉冲!”

连夜赶制的新模型在第二天清晨投入测试。当螺旋桨在模拟海水中达到30节航速时,监测仪上的噪音曲线突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崖——30节航速下,噪音比上次测试降低了18分贝,不仅达标,还超出了预期3分贝!

“成了!”操作台前的年轻工程师兴奋地喊起来,声音都在发颤,“高频段噪音占比从30%升到75%,刚好避开声呐的主要探测频段!”

王教授看着监测数据,激动得直抹眼泪。他转身紧紧握住林建军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林工!你这是给咱们核潜艇安上了‘静音罩’啊!这技术,至少能让咱们的潜艇隐蔽性往前赶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