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 第156章 储粮法的“邻里效仿”

第156章 储粮法的“邻里效仿”(2 / 2)

林建军往身上泼水,水珠顺着肌肉线条滑落:“间距留够两指宽,保证通风,翻的时候从外到内,每次转半圈,让每块薯干都能晒到太阳。”他没细说“按系统参数每排间距2.5厘米最佳”,只给了个容易操作的“两指宽”标准——点到即止,是保持距离的智慧。

阎埠贵的眼睛亮了,连忙用肥皂在墙上划了个记号:“两指宽……外到内……半圈……”生怕忘了。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两人交谈时响起:

【“有限技术交流”强化“良性互动”模式,阎埠贵“技术依赖”提升至65%,主动提出“用自家腌的咸菜换草木灰使用技巧”,符合其“等价交换”原则,为后续“技术资料共享”埋下伏笔。】

回家的路上,阎埠贵果然拎着一小坛咸菜送到林建军家,坛口封着红布,上面还贴着张纸条,用毛笔写着“咸菜十斤,换储粮诀窍”。苏岚打开坛子,一股咸香扑鼻而来,里面的萝卜干切得整齐,码得紧实。

“这老头,还挺讲究。”苏岚笑着说,“比院里其他人强多了。”

林建军拿起一块萝卜干,嚼了嚼,咸淡适中:“他这是在试探,想建立长期的‘技术交换’关系。”他从地窖里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草木灰与红薯干的最佳配比图,“把这个给他,不算泄密,还能让他欠个人情。”

阎埠贵拿到配比图时,激动得差点把算盘掉地上,对着图纸比划了半天,嘴里不停念叨:“原来如此!是草木灰放少了!我说怎么中间的还潮……”他非要再添两斤咸菜,被林建军拦住了:“下次有技术上的事,互相请教就行,不用这么客气。”

这话让阎埠贵心里熨帖极了,觉得林建军不仅技术高,人品也好,比院里那些偷鸡摸狗的强百倍。从那以后,他每天都会去自家粮窖转转,按林建军说的“两指宽间距”“外到内翻动”操作,看着干燥的红薯干,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阎埠贵优化储粮方法后响起,带着阶段总结:

【“储粮效仿”事件产生辐射效应:1 傻柱向阎埠贵请教“玉米储存技巧”(用干沙子混合),间接接受林建军的技术影响;2 秦淮茹尝试用草木灰保存野菜,减少浪费;3 四合院因“储粮不当”导致的争吵下降40%,生存压力得到部分缓解。】

秋收前的最后一次翻晒,林建军在地窖里碰到了阎埠贵——老头居然提着桶煤油,说是“按你说的,给木架刷煤油防蛀”,眼神里的敬佩藏都藏不住。

“建军,我算是服了。”阎埠贵看着码得像小山似的红薯干,感慨道,“这技术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啥都靠谱。”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听说贾老婆子想偷你家的草木灰,被我骂回去了,我说‘林科长的东西也敢动,嫌上次的认错书贴得不够久?’”

林建军笑了笑,没接话。他知道,阎埠贵的效仿不仅仅是学储粮法,更是在学一种“踏实过日子”的态度。这种态度像一粒种子,落在四合院的土壤里,哪怕起初带着算计的私心,最终也能长出秩序的嫩芽。

地窖外的阳光透过气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草木灰的气息混着红薯干的甜香,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那是灾年里,技术与智慧交织出的、最让人安心的味道。林建军看着整齐的粮堆,心里清楚,守住这些粮食,不仅是守住家人的温饱,更是守住乱世里的一份底气,一份让邻里效仿、让秩序生根的底气。

而阎埠贵回家后,把那张配比图工工整整地贴在粮窖墙上,像供奉神仙似的,每天上香似的看一眼,嘴里念叨:“学好技术,饿不着……”这成了他给三个儿子最常说的话,也成了四合院在艰难岁月里,一道无声却坚韧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