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带着凉意,卷着轧钢厂门口的煤渣,打在秦淮茹单薄的蓝布褂子上。她抱着怀里的棒梗,站在宣传栏的阴影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车间出口——那里是林建军下班的必经之路。贾东旭的葬礼刚过七天,抚恤金还没到手,家里的粮缸已经见了底,棒梗早上直喊饿,她实在没辙了,只能来堵林建军。
“妈,我冷。”棒梗的小脸冻得通红,往她怀里缩了缩。秦淮茹把儿子搂得更紧,心里像被针扎似的疼。她这辈子没低过头,哪怕当初嫁给贾东旭时家徒四壁,她也没向谁伸过手。可现在,丈夫没了,孩子要吃饭,她不得不放下所有体面。
远远地,林建军的身影出现在车间门口,他穿着笔挺的工装,手里拿着个牛皮纸袋,步履沉稳。秦淮茹深吸一口气,像是做了极大的勇气,抱着棒梗迎了上去,脚步有些踉跄。
“林……林科长。”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睛红得像刚哭过,“能……能耽误你几分钟吗?”
林建军停下脚步,看着她怀里的棒梗,孩子的嘴唇干裂,显然没吃饱。他眉头微蹙,心里清楚她的来意。“有事说事,我还要回家。”他的语气平静,没有多余的情绪,既不冷漠,也不热络。
秦淮茹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大颗大颗地砸在棒梗的头上,却没哭出声,只是哽咽着说:“建军,我知道……我知道东旭的事不怪你,是他自己不听话。可……可我们娘俩实在过不下去了,粮没了,煤也没了,棒梗昨晚饿得起夜……”
她故意把“棒梗饿”三个字说得格外重,怀里的棒梗似懂非懂,也跟着瘪起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是她最擅长的“武器”——用孩子的可怜,撬开别人的同情心。以前对傻柱百试百灵,她不信林建军能硬得起心肠。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脑海里响起,带着精准的行为分析:
【检测到“秦淮茹”因“生存压力”触发“寡妇牌”策略,通过“示弱+孩子捆绑”实施道德绑架2.0,试图突破宿主的“规则防线”,获取物资援助。】
【行为动机:短期生存需求(粮食、煤)+ 长期依赖惯性(延续对男性的经济依附)+ 对“林建军心软”的误判(认为其会顾及“邻里情分”)。】
【应对建议:通过第三方(苏岚)进行有限援助(符合人道主义),明确“一次性”界限,避免形成新的依赖关系,同时强化“规则优先”原则。】
林建军的目光落在棒梗冻红的小手上,心里掠过一丝不忍,但很快被理智压下去。他太清楚秦淮茹的手段了,这次给了粮,下次就会要煤,再下次就是钱,永无止境。“秦姐,厂里有互助基金,你可以去申请,符合条件的话,能领三十斤救济粮。”
“我申请了,还没批下来。”秦淮茹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声音带着哭腔,“建军,就当看在东旭的面子上,他……他以前虽然对你不敬,但总归是街坊一场。你帮我们这一次,等抚恤金下来,我立马还你,绝不拖欠!”
她往前凑了半步,几乎要碰到林建军的工装,语气里带着刻意放软的哀求,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的傻柱——他正提着饭盒往这边走,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们,脚步顿了顿,像是在犹豫要不要过来。
林建军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拉开距离:“秦姐,规矩就是规矩。互助基金的流程我清楚,最多三天就能批下来,你再等等。”他顿了顿,补充道,“傻柱刚才过去了,他手里提着饭盒,里面好像是白面馒头,你可以问问他。”
秦淮茹的脸瞬间白了。她怎么会没看到傻柱?只是傻柱这几天被贾张氏闹得心烦,对她也没好脸色,她不想热脸贴冷屁股,才把主意打到林建军身上。没想到林建军这么油盐不进,还故意把话题引向傻柱,明摆着是不想管。
“林科长,下班了?”苏岚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穿着白大褂,手里提着个布包,显然是刚从医务室过来。看到秦淮茹和棒梗,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温和的笑,“这是秦姐吧?抱着孩子在这儿等谁呢?”
“苏医生。”秦淮茹的笑容有些僵硬,下意识地拢了拢头发——她知道苏岚是林建军的妻子,还是厂里的党员医生,在街道上颇有声望,这下更不好再撒泼了。
林建军对苏岚使了个眼色,低声把情况简单说了说。苏岚听完,从布包里拿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五个白面馒头,又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递到秦淮茹面前:“秦姐,这馒头你先给孩子垫垫肚子,钱你拿着,买点煤和粮票,应应急。”
她的语气温和却坚定:“这钱不是借的,是厂里同事的一点心意,你别往心里去。等互助基金批下来,日子就好过了。建军常说,街坊邻里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但帮也得按规矩来,不能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对吧?”
这话既给了秦淮茹台阶,又暗暗点醒她“别得寸进尺”。秦淮茹看着那五块钱和馒头,手伸了又缩——她想要的不止这些,但苏岚的话堵得她没理由再纠缠,尤其是在对方还带着善意的情况下。
【叮!】
系统的提示音实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