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你看这个!”旁边的队员递过来一个铁盒,里面装着十几张儿童的照片,背面都写着名字和出生日期,其中一张赫然是小远的——照片上的小远才五岁,手里举着个变形金刚,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陆时的喉咙发紧,他把照片放回铁盒,又拿起另一份协议,想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签名。
就在这时,手电筒的光扫过协议背面,一行浅灰色的铅笔字突然跳进眼里:“辰是受害者,别信表面。”
陆时的心脏猛地一跳,手电筒“啪嗒”掉在地上,光束歪在地上,照得纸上的字迹格外清晰。这笔迹……是哥哥陆明的!他小时候总跟在陆明身后,看哥哥写作业,哥哥写“辰”字时总爱把撇画写得长一点,铅笔芯偶尔会断在纸里,留下小小的黑点——和纸上的痕迹一模一样。
“队长,你没事吧?”队员察觉到他的不对劲,连忙扶了他一把。陆时摇了摇头,捡起手电筒,蹲在地上反复确认那行字。林辰是受害者?可协议上的签名怎么解释?哥哥当年为什么会写下这句话?他是发现了什么,还是被林辰骗了?
无数个疑问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把他刚才找到证据的兴奋冲得一干二净。他掏出手机,拨通沈砚的电话,声音还有点发颤:“沈砚,矿场这边有发现……指纹仪、用工协议都找到了,林辰的签名在上面。但我哥的字迹,出现在协议背面了,他写‘辰是受害者’。”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沈砚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你先稳住,保护好现场,别让任何人碰协议。我现在联系技术科,让他们过来做笔迹鉴定,顺便查陆明当年和矿场的关联。”
陆时挂了电话,把协议小心翼翼地放进物证袋里。仓库外的雨还在下,风从破窗户里灌进来,带着矿场特有的铁锈味,吹得他后颈发凉。他靠在冰冷的铁架上,看着满仓库的证据——指纹仪对应着孩子的身份,用工协议连接着孤儿院和矿场,暗网聊天记录坐实了资金走林辰的渠道,“孤儿院-矿场”的黑链闭环,终于有了完整的证据链。
可哥哥的那行字,像根刺扎在他心里。如果林辰是受害者,那他为什么要在协议上签名?为什么要帮刘建国走暗账?陆时掏出烟,刚想点燃,又想起哥哥以前总说“办案时别抽烟,会乱了思路”,只好又塞回烟盒。
“队长,技术科的人到了。”队员跑进来汇报。陆时点点头,站起身,把物证袋递给技术员:“重点鉴定背面的铅笔字,确认是不是陆明的笔迹。还有协议上的签名,和林辰之前的笔迹做比对。”
技术员接过物证袋,转身去忙活。陆时走到仓库门口,看着外面的雨渐渐小了,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他掏出手机,翻出哥哥的照片——照片上的陆明穿着警服,笑得一脸灿烂。
“哥,我快找到真相了。”他对着照片轻声说,“但你得告诉我,林辰到底是谁?你当年写下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风卷起地上的落叶,绕着他的脚边打转。陆时知道,黑链的闭环虽然找到了,但新的谜团才刚刚开始。林辰的立场、哥哥的失踪、红房子地图的下落……还有沈砚姐姐沈玥的线索,这些都像缠绕在一起的线,等着他们一点点解开。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仓库。不管接下来有多少疑问,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只要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总有一天,能把所有隐藏在黑暗里的秘密,都揪出来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