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秋没想到儿子会有这样的想法,眼睛一亮:“当然可以!不过,你得先想清楚,怎么卖才能让同学们愿意买——比如,你可以先给同学们尝一点,让他们知道辅食好吃;还可以制定优惠,比如买两袋送一颗水果糖,这样就能吸引更多同学买了。”
沈念安认真地听着,把林晚秋说的话记在心里。第二天,他带了五袋南瓜米粉泥去学堂,先给同桌李小明尝了一口,李小明吃得眼睛都亮了:“念安,这辅食真好吃,比我妈妈做的玉米糊糊好吃多了!我想买一袋,多少钱呀?”
“一袋五分钱。”沈念安笑着说,“要是你再买一袋,我送你一颗水果糖。”
李小明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一毛钱,买了两袋辅食,还拿到班里炫耀。同学们看到李小明吃得那么香,都围过来问沈念安买辅食,五袋辅食很快就卖完了,沈念安还赚了两毛钱。
晚上回家,沈念安兴奋地把卖辅食的事告诉了林晚秋,还把赚来的两毛钱交给她:“妈妈,这是我卖辅食赚的钱,我想把钱存起来,以后给妹妹买新衣服。”
林晚秋接过钱,心里满是感动。她把钱还给念安,笑着说:“这是你自己赚的钱,你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花。不过,妈妈要教你一个新的理财方法——‘三分法’,就是把赚来的钱分成三份,一份用来花,一份用来存,一份用来帮助别人。比如,你赚了两毛钱,可以拿五分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拿一毛钱存起来,拿五分钱捐给村里的五保户张爷爷,他没有儿女,生活很困难。”
沈念安点了点头,把两毛钱分成三份,第二天一早就把五分钱捐给了张爷爷。张爷爷接过钱,感动得眼泪都流了:“念安,你真是个好孩子,比亲孙子还亲。”
沈念安看着张爷爷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他终于明白,理财不仅仅是管钱、赚钱,还能帮助别人,让别人过得更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念安的理财能力越来越强,商业思维也越来越灵活。他不仅学会了记账、存钱、赚钱,还学会了分析市场需求——比如,他发现同学们冬天喜欢吃热乎的东西,就跟林晚秋商量,把辅食做成热乎的米糊,装在保温桶里带到学堂去卖,每天都能卖出去十几袋;他还发现女同学喜欢漂亮的小玩意儿,就用赚来的钱买了一些彩色的头绳,跟辅食一起卖,生意越来越红火。
沈廷舟看着儿子的变化,心里满是骄傲。有一天晚上,他坐在院子里抽烟,看着沈念安在灯下认真记账的身影,对林晚秋说:“晚秋,你教得真好,念安现在不仅学习好,还懂得怎么理财、怎么赚钱,比我小时候强多了。”
林晚秋靠在沈廷舟身边,看着儿子的身影,心里满是幸福:“这孩子懂事,一点就通。我就是想让他早点明白,钱不是万能的,但学会管理钱,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还能帮助更多的人。”
就在这时,沈念安拿着账本走过来,兴奋地说:“爸爸,妈妈,我这个月一共赚了三块五毛钱,存了两块钱,花了一块钱买了铅笔和橡皮,还捐了五毛钱给张爷爷。你们看,我是不是很厉害?”
沈廷舟接过账本,仔细地看着,忍不住笑了:“厉害!咱们念安真是个小大人了,以后肯定能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他顿了顿,目光忽然变得有些凝重,“对了,晚秋,我有件事要跟你说——部队那边给我发了电报,让我回去执行一个新任务,可能要离开家一段时间。”
林晚秋心里一紧,握住沈廷舟的手:“任务危险吗?要去多久?”
“任务具体内容不方便说,”沈廷舟叹了口气,“不过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争取早点回来。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和孩子们要好好照顾自己,作坊的事要是忙不过来,就找周大哥他们帮忙,别太累了。”
沈念安听到爸爸要走,眼睛一下子红了:“爸爸,你什么时候走?能不能不走呀?我还想跟你一起去县城卖辅食呢。”
沈廷舟弯腰抱起儿子,摸了摸他的头,声音温柔:“爸爸也不想走,但是爸爸是军人,有责任保护国家、保护咱们的小家。等爸爸完成任务,就回来陪你和妈妈、妹妹,还带你去县城买新玩具,好不好?”
沈念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把脸埋在沈廷舟的怀里,小声说:“爸爸,你一定要早点回来,我会好好照顾妈妈和妹妹,还会把理财学得更好,等你回来给你看我的账本。”
沈廷舟抱着儿子,心里满是不舍。他知道,这次任务可能会有危险,但他是军人,必须挺身而出。他看着林晚秋,眼神坚定:“晚秋,家里就拜托你了,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林晚秋点了点头,擦掉眼角的泪水:“你放心,我会把家里照顾好,等你回来。你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别让我和孩子们担心。”
夜色渐浓,院子里的灯笼亮着暖黄的光,映着一家人的身影。林晚秋知道,沈廷舟这次离开,家里的重担就全落在了她的肩上,但她不怕——她有空间里的物资,有作坊的生意,还有懂事的儿子和可爱的女儿,更有对沈廷舟平安归来的期盼。她会带着孩子们好好生活,把理财的知识教给念安,让他成为更优秀的人,等沈廷舟回来,给她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