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晨光带着薄霜,透过窗棂洒进堂屋,在青砖地上铺出一片暖融融的光斑。林晚秋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的木匣子,匣子表面雕着简单的缠枝纹,边角被磨得圆润光滑——这是沈廷舟前几天特意找木匠打的,说是给念安装零花钱用。她指尖摩挲着木匣,目光落在正在院子里给小鸡喂食的沈念安身上,嘴角不自觉地弯起。
沈念安穿着一身新做的蓝布棉袄,袖口和领口都缝着浅灰色的滚边,那是林晚秋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拼的,既耐脏又好看。他手里拿着一把小米,蹲在鸡窝旁,小心翼翼地往食槽里撒,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小黄,小芦花,你们多吃点,快点下蛋,下了蛋妈妈就能做鸡蛋羹了。”几只母鸡围着他咕咕叫着,时不时用脑袋蹭蹭他的手背,场面温馨得像一幅画。
“念安,过来。”林晚秋朝儿子招了招手,把木匣子放在桌上。沈念安听到声音,立刻拍了拍手上的小米,蹦蹦跳跳地跑进来,小皮鞋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响:“妈妈,怎么啦?是不是要教我理财呀?”
看着儿子满眼期待的样子,林晚秋心里软软的。她打开木匣子,里面放着几张皱巴巴的毛票和几枚硬币,还有一个小小的牛皮纸本子和一支短铅笔。“这里有一块二毛钱,是你这个月的零花钱。”她把木匣子推到念安面前,拿起牛皮纸本子,“这个本子是记账用的,你每花一笔钱,都要把时间、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记下来,月底咱们一起算算账,看看哪些钱花得值,哪些钱不该花。”
沈念安凑到桌边,好奇地拿起一枚五分的硬币,硬币在他手心里闪闪发光。他想起以前在村里,看到别的孩子有零花钱买糖吃,自己只能远远看着,如今手里握着属于自己的钱,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妈妈,我可以用这些钱买东西吗?比如水果糖,还有学堂门口卖的小泥人?”
“当然可以。”林晚秋笑着点头,拿起牛皮纸本子,在第一页写下“沈念安零花钱账本”几个字,“不过,你要想清楚,买了水果糖,吃完就没了;买了小泥人,能玩很久,但可能会被妹妹摔坏。你得学会权衡,知道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需要的东西是必须买的,比如铅笔、橡皮;想要的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比如水果糖、小泥人。”
沈念安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拿起短铅笔,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下“11月1日,妈妈给零花钱1元2角”。他的字虽然不算好看,却一笔一划写得格外认真,连标点符号都没漏掉。“妈妈,我记住了,需要的东西先买,想要的东西慢慢想。”他把本子放进木匣子,小心翼翼地合上盖子,抱在怀里,仿佛抱着什么宝贝。
接下来的几天,沈念安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木匣子拿出来,对着账本琢磨半天。有一次,他看到学堂门口的小摊上摆着一串糖葫芦,红彤彤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霜,看得他直流口水。他摸了摸口袋里的二毛钱,想起林晚秋说的“需要”和“想要”,纠结了半天,还是转身走了——他的铅笔已经用得很短了,得留着钱买新铅笔。
晚上吃饭时,沈念安把这件事告诉了林晚秋,林晚秋听完,心里满是欣慰。她从空间里拿出一串糖葫芦,放在沈念安面前:“这是妈妈奖励你的,奖励你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欲望。你要记住,理财不是不花钱,而是不乱花钱,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能让钱发挥最大的作用。”
沈念安惊喜地拿起糖葫芦,咬了一口,甜丝丝的糖霜在嘴里化开,带着山楂的微酸,好吃得眯起了眼睛。“谢谢妈妈!”他一边吃,一边说,“我以后还要好好记账,把钱省下来,买需要的东西。”
林晚秋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纸上画着一个简单的表格,上面写着“收入”“支出”“结余”三个栏目。“这是收支表,”她指着表格对念安说,“你每个月把零花钱记在‘收入’栏里,花出去的钱记在‘支出’栏里,月底用收入减去支出,就是‘结余’。要是结余是正数,说明你省钱了;要是结余是负数,说明你花超了,下个月就得省着点花。”
沈念安凑到桌边,仔细看着表格,忽然眼睛一亮:“妈妈,要是我能自己赚钱,是不是就能在‘收入’栏里多写点钱了?”
林晚秋没想到儿子会这么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当然可以。你想想,你有什么东西能卖钱,或者能帮别人做事赚钱?”
沈念安歪着脑袋想了半天,忽然拍了拍手:“我知道了!我可以帮王奶奶喂鸡,王奶奶说她的腿不好,每天喂鸡都很费劲。我帮她喂鸡,她会不会给我钱?”
“这是个好主意。”林晚秋点点头,“不过,你得先问问王奶奶愿不愿意,还要跟她商量好报酬,比如帮她喂一天鸡,给你五分钱。而且,你不能因为赚钱耽误了学习,每天放学只能去喂一次鸡,做完作业才能去。”
沈念安用力点头,第二天一放学,就背着书包跑到王奶奶家。王奶奶正坐在门口择菜,看到念安,笑着说:“念安来了,是不是找奶奶要糖吃呀?”
“不是的,王奶奶。”沈念安走到王奶奶身边,认真地说,“我听说您的腿不好,想帮您喂鸡,您每天给我五分钱,行不行?”
王奶奶愣了一下,随即笑得眼睛都眯了:“好啊,奶奶正愁没人帮忙呢!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以后肯定有出息。”她从口袋里掏出五分钱,递给念安,“今天的钱先给你,你要是喂得好,奶奶还能多给你几分。”
沈念安接过五分钱,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跑到鸡窝旁,拿起王奶奶准备好的玉米,均匀地撒在食槽里,还把鸡窝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回家,他兴奋地把五分钱放进木匣子,在账本上写下“11月5日,帮王奶奶喂鸡,收入5分”,字里行间都透着骄傲。
从那以后,沈念安每天放学都会去帮王奶奶喂鸡,有时候还会帮隔壁的刘爷爷挑水、帮张婶照看孩子。他赚的钱越来越多,账本上的“收入”栏里的数字也越来越大,月底结算时,不仅没有花超,还结余了八毛钱。
林晚秋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里满是欣慰。她从空间里拿出一本《儿童理财小故事》,递给沈念安:“这是妈妈给你买的书,里面讲了很多小朋友理财的故事,你可以看看,学学他们是怎么赚钱、怎么管钱的。”
沈念安接过书,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插图五颜六色,故事也很有趣。他看到一个小朋友用自己种的蔬菜去卖钱,还学会了跟别人讨价还价,忽然对林晚秋说:“妈妈,咱们作坊里的辅食那么好吃,我能不能把辅食带到学堂去卖,赚点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