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366章 棋手与棋子:洪承畴的江南经略

第366章 棋手与棋子:洪承畴的江南经略(2 / 2)

“不得不说,虽然洪承畴这人……节操碎了一地,”“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语气复杂,“但他的能力是真强。治理地方、协调各方、制定战略,都是一流水准。如果他当年在松锦……”

“历史没有如果,”“碳水教父”打断道,“但网友说的没错,这又是一个被崇祯‘送’给清朝的顶尖人才。松锦之战,洪承畴本来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被崇祯和兵部催着速战,结果一头扎进皇太极的包围圈,全军覆没。他要是不降,就是第二个孙传庭;他降了,就成了清朝平定南方最锋利的一把刀。”

网友【历史没有假如】唏嘘:“崇祯真是清军最佳后勤部长,源源不断送人头送人才。”

朱及第总结道:“洪承畴在南京,虽不直接掌军,却通过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情报能力,为清军扫平江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准的‘坐标’。他用明朝旧臣的经验来对付明朝残余势力,可谓是招招致命。”

“我们鄙视其变节,”“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最后说道,“却不得不承认,他的存在,极大地加速了南明隆武政权乃至整个江南抗清运动的失败。一个能力超群却用错了地方的人,对旧主而言,其破坏力是毁灭性的。”

奉天殿前,朱元璋的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听着天幕对洪承畴能力的评价,再想到这个人的作为,胸口堵得发慌。他既恨这等臣子无君无父,更恨那个被称为崇祯的后世子孙,竟如此糟蹋、逼反本可为国所用的干才!这种为敌寇输送人才以自灭的憋屈,比战场上的失败更让他感到一种钻心的痛楚。他猛地看向朱棣,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沉重到极点的叹息。

就在大家对洪承畴的评价争论不休时,一条新的评论引发了另一场小范围的讨论。

等一下,我刚查了下,网友考古爱好者留言道,洪承畴是福建南安人,而明初那个有名的海南蒲氏家族,在宋元时期就是泉州巨贾,虽然明朝初年被迁到了海南,但他们在闽南一带的影响力可能还有残留。你们说,洪承畴的家族,会不会和这个以擅于在朝代更替中保全自身著称的蒲氏有什么渊源?

叶赫那拉大贝勒立刻反驳:这个联想有点牵强了。蒲氏家族在洪武年间就因为勾结蒙元残余势力被太祖严厉惩处,家族衰败。而洪承畴出生在近二百年后的万历年间,两者相隔太久,硬要扯上关系未免太过穿凿附会。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点头赞同:确实,历史研究要讲究证据链。虽然同为闽南人,但相隔两个多世纪,很难证明洪承畴的选择与二百年前的蒲氏家族有什么直接关联。我们不能因为地域相同,就简单地把历史人物的行为归因于数百年前的某个家族传统。

不过这个讨论倒是有意思,碳水教父若有所思,它提醒我们,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记忆,确实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当地人的处世哲学。闽南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商业发达,见惯了王朝更迭,可能确实比内地更注重实用主义。

朱及第总结道:无论如何,洪承畴个人的选择,主要还是基于他当时的处境和考量。我们可以讨论地域文化的影响,但不必过度解读。历史人物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番讨论也让奉天殿内的朱元璋神色稍缓。虽然他对洪承畴的变节行为依然深恶痛绝,但听到后世之人能够理性分析,不随意牵强附会,倒也让他对历史的评价标准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