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及第将画面切换到了甲申年(1644)四月的山海关。
“老铁们,上回我们说到陈圆圆被谁掳走还是个谜,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历史走向。”朱及第语气变得严肃,“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此时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瞬间成为了能够左右天下大势的关键人物。”
他详细分析了李自成方面的举措:“李自成非常清楚吴三桂和关宁铁骑的分量。他对招降吴三桂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首先,他严密保护并优待了在京城的吴三桂之父吴襄一家,将其作为重要人质,但更是作为争取吴三桂的筹码。”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道:“不仅如此,李自成还派出了吴三桂的老同事、已经投降的明将唐通,带着大量金银、粮饷去山海关招降。开出的条件极其优厚:封侯,继续镇守山海关,麾下军队原封不动,而且由大顺政权提供军需粮饷。”
“碳水教父”插嘴道:“这条件,简直是VIp中p啊!要名分有名分,要地盘有地盘,要钱有钱。看看之前投降的那些明军将领,不都过得挺滋润嘛?”
朱及第点头同意:“确实,从当时的情况看,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几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没有任何心理和现实障碍。事实上,吴三桂最初也确实接受了李自成的条件。”
画面显示吴三桂率领部队离开山海关,向西行进,准备前往北京朝见新主李自成。
“然而,就在前往北京的路上,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朱及第的声音带着悬念,“吴三桂的队伍走到滦州附近时,突然停了下来,紧接着,他下令部队掉头,火速返回山海关!更绝的是,一回到关城,他立刻翻脸,斩杀了李自成派来的使者!”
“叶赫那拉大贝勒”惊叹:“我靠,这操作也太骚了!之前都谈好了,路走到一半突然反悔,还杀人祭旗,这是彻底撕破脸,一点回旋余地都不留啊!到底是什么事,让他做得这么绝?”
“关于他为什么突然反水,”朱及第说道,“主流说法主要来自清朝官修的《明史》和《清史稿》。里面记载,吴三桂在路上遇到了从北京家里逃出来的仆人,得知父亲吴襄被刘宗敏抓起来严刑拷打(追赃),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抢走了,于是勃然大怒,说出了‘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这样的话,遂即决定反叛。”
舱内几人和网友们都露出了怀疑的神色。
“这个说法……太像戏文了吧?”“碳水教父”首先表示质疑,“就因为一个女人?而且前面李自成条件给得那么足,转头就把人家老爸往死里打?这李自成和刘宗敏是精神分裂吗?”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推了推眼镜:“逻辑上非常不通。李自成既然要极力招抚吴三桂,怎么可能不对他的家人,尤其是作为重要人质和象征的吴襄进行重点保护?放任刘宗敏去拷打吴襄、抢夺陈圆圆,这等同于直接逼反吴三桂,李自成不会如此不智。”
直播间的弹幕也纷纷表达不解:
“网友【夜猫子】:清朝人写的明史,你懂的,肯定要给自己脸上贴金,把吴三桂降清说得要么是迫不得已,要么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淡化政治算计。”
“网友【午后红茶】:我觉得肯定不是单一原因。会不会是吴三桂在路上听到了更多关于北京的消息?比如大顺军在北京拷掠百官,纪律败坏,让他觉得李自成成不了事?”
“网友【一颗仙人掌】:也有可能他本来就在观望,投降是权宜之计。中途得到了关外清军动向的密报,觉得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