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356章 舱内激辩:陈圆圆,史实还是传说?

第356章 舱内激辩:陈圆圆,史实还是传说?(2 / 2)

朱及第看着这热烈的场面,无奈地笑了笑:“好了好了,老铁们,看来关于陈圆圆是否真实存在,或者说她的故事有多少是真实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桩‘公案’。我们今天恐怕是得不出一个一致结论了。”

他顿了顿,说道:“不过,既然大家这么感兴趣,我们不妨先基于‘陈圆圆其人存在’这个假设,来梳理一下围绕她发生的那些传奇故事,看看这其中究竟有多少历史的影子,又有多少是后人的想象。这本身,也是探究历史的一种方式。”

关于陈圆圆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暂时没有定论,但直播还得继续。朱及第将话题引向了更深一层:“好,老铁们,就算我们假设陈圆圆这个人确实存在,那么下一个关键问题就来了:她到底有没有像一些野史笔记里说的那样,被国丈田弘遇送进皇宫,甚至得到了崇祯皇帝的临幸?”

这个问题一抛出,刚才还在为“是否存在”争论不休的舱内四人和直播间网友,态度却出奇地一致起来。

“这绝对不可能!”“叶赫那拉大贝勒”第一个斩钉截铁地否定,“皇帝是什么人?天下都是他的!更何况是已经送入宫中的女子?就算崇祯皇帝真觉得她太漂亮,担心影响自己励精图治,最多就是冷落在后宫某个角落,怎么可能再‘退’回国丈府?这简直是把皇宫当菜市场了,不满意还能退货?”

“碳水教父”一边吸溜着泡面,一边含糊地附和:“就是!这不符合基本法啊!皇帝不要面子哒?更何况牵扯到外戚,把人送进去又送出来,这不是打田弘遇的脸,也是打皇帝自己的脸啊!”

“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理性分析道:“从宫廷制度和常理来判断,妃嫔(或备选女子)一旦入宫,生死荣辱就都系于皇帝一身,绝无可能因为‘担心自己把持不住’这种理由再被送出。这更像是一种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和人物光环的文学虚构。”

朱及第总结了几位室友的观点,对着镜头说:“看来我们四个这次达成共识了。陈圆圆曾被选入宫并被崇祯送还的说法,逻辑上站不住脚,违背了基本的宫廷规则和帝王行为逻辑。”

直播间的弹幕也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这个观点:

“网友【一颗仙人掌】:+1!这剧情太扯了,编故事也要讲基本法!”

“网友【追剧达人】:崇祯要是真这么有‘自制力’,大明说不定还亡不了呢!(狗头)”

“网友【发呆中】:我怀疑编这个故事的人有两层用意:一是进一步美化崇祯,你看我们皇上多圣明,美色当前都能为了江山社稷忍痛割爱;二嘛,就是拼命抬高陈圆圆的身份和价值——她可是连皇帝都动心却又‘不敢’要的女人!”

“网友【不吃香菜】:楼上正解!这样一来,陈圆圆就不再是普通的歌姬舞女,而是有着‘准皇妃’光环的奇女子,她后续引发吴三桂‘冲冠一怒’就显得更加合理和传奇了。”

“网友【随便看看】:说白了,就是为了掩盖一个可能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即便陈圆圆存在,她的出身很可能并不高贵,甚至可能就像很多人推测的那样,是江南地区被培养出来用于结交权贵的‘扬州瘦马’。把她和皇帝扯上关系,瞬间就抬咖了!”

看着弹幕,朱及第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老铁们的分析非常到位。‘入宫被退’这个桥段,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被精心建构的传奇外壳。它服务于两个目的:一是强化崇祯‘非亡国之君’而遭遇‘亡国之运’的悲情形象;二是将陈圆圆从可能相对卑微的现实出身中剥离出来,赋予她一种神秘而高贵的‘失落皇妃’色彩,使得她日后卷入吴三桂、李自成等枭雄之间的故事更具戏剧张力和传播价值。”

他顿了顿,说道:“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后世添加的光环,一个更可能接近历史真实的陈圆圆形象,或许正如一些严谨研究所指出的,是一位色艺双绝、被作为礼物或筹码在明末权贵阶层中流转的美丽女子。她的命运不由自主地与时代巨变捆绑在一起,其本身的故事已然足够悲剧和引人深思,无需额外的传奇粉饰。”

这一次关于陈圆圆是否入宫的讨论,在舱内四人和网友间罕见地没有产生分歧。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许多流传甚广的“历史故事”,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叙事动机和时代心理。

“所以,”朱及第为这一点的讨论做了结语,“当我们再听到那些过于戏剧化、过于完美的历史传说时,不妨多问一个为什么,思考一下这个故事是谁在讲,讲给谁听,又想达到什么效果。拨开传奇的迷雾,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个更真实、也往往更残酷的历史底色。”

舱外的海涛声隐隐传来,伴随着这场关于历史真实与叙事建构的讨论,航程在继续,对历史的探寻也仍在深处漫游。而陈圆圆的故事,在褪去“入宫”光环后,其真实的悲剧色彩,或许才刚刚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