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没了郑和的下西洋(2 / 2)

朱元璋听着臣子的议论,看着天幕中那食物极大丰富的景象,心中亦是复杂。他既羡慕那物质的丰饶,又对那“无需跪接、自取自用”的平等姿态感到一丝不适。但李善长关于效率与节俭的说法,确实说到了他心坎里,让他不禁开始思索,这种模式是否能在某些方面借鉴。

就在这时,朱及第已经夹起一只比他手掌还长的芝士焗龙虾尾,得意地对着镜头展示:“兄弟们,我先替大家尝尝这玩意儿回本!走起!” 美食的探索,正式开始了。

朱及第四人风卷残云般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海鲜自助,个个吃得心满意足。看着餐盘中最后的虾壳蟹腿,“碳水教父”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满足地叹了口气:“值了,就这一顿,感觉船票钱就回来一小半了。”

“叶赫那拉大贝勒”剔着牙,笑道:“这才哪到哪,几十天呢,咱得慢慢吃回来。”

因为餐厅人还不多,环境相对安静,几人便决定再多坐一会儿,顺便各自进行一下直播互动。朱及第调整好手机支架,对着镜头说道:“老铁们,吃饱喝足,咱们来点精神食粮。趁着这个机会,跟大家聊聊咱们这次航行的灵魂人物之一——三宝太监,郑和。”

“说起郑和,很多人知道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但未必清楚他早年的经历。”朱及第的声音在安静的餐厅里显得格外清晰,“郑和,原来并不姓郑,他本姓马,名和,小名三保。他是云南昆阳人,回族。”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关键信息:“他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明朝洪武十五年。那一年,明朝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大军,远征云南,目标是消灭盘踞在那里的北元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剌瓦尔密。”

听到“洪武十五年”、“傅友德、蓝玉、沐英”、“北元梁王”这些熟悉的字眼,奉天殿前的朱元璋、徐达等人精神一振,这不还没发生,就因为天幕直播开始,听说梁王现在都快跑到印度去了?他们不由得更加聚精会神。

“明军势如破竹,”朱及第继续道,“梁王兵败自杀,他麾下的势力土崩瓦解。就在这场战乱中,年仅十岁左右的马和,不幸被明军俘虏。” 镜头给到朱及第略带感慨的表情,“按照当时的惯例,被俘的幼童往往会被施以宫刑,送入宫中充当内侍。马和就是这样,从此失去了寻常男子的人生,成为了一个小太监。后来他被分配到北平的燕王府,因为聪明伶俐,逐渐得到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的赏识,这才开启了他传奇的后半生。”

与此同时,在天幕的另一端,已经率领部分部众远遁至孟加拉地区,重新站稳脚跟的北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正与部下一起看着天幕。当他听到自己的名字和“兵败自杀”的结局时,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大笑!

“哈哈哈!好好好!好一个天幕!”梁王指着天空,得意地对左右说道,“看到了吗?若非本王当机立断,远遁至此,此刻恐怕早已成了明军刀下之鬼,或是像这马和一样,成了阉奴!朱重八,你的大军再厉害,能奈我何?老子现在在孟加拉吃香喝辣!”

他越说越兴奋,尤其是听到郑和未来辉煌的成就,一个念头猛地闪过脑海。

“等等!马和?云南人?洪武十五年……不就是四年以后吗吗?”梁王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对身旁的心腹下令,“快!立刻派人查找一下跟随本来而来的人中........找一个叫马和的小男孩,年纪……现在大概六七岁,定要找到他!”

心腹有些疑惑:“大王,找一个小孩作甚?”

梁王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一种捡到宝的神情:“这天幕都说了,此子未来能成就七下西洋的伟业,必定是天纵奇才!如此人才,岂能留给朱重八父子,让他们阉了当太监使唤?本王要找到他,好好培养,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将来为本王打造舰队,纵横印度洋!这,就叫‘截胡’!”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自己的栽培下,一个未曾遭受宫刑、更加英武的“马和”,率领着强大的舰队,驰骋于万里波涛之上,为他开疆拓土的未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