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没了郑和的下西洋(1 / 2)

甲板上人头攒动,直播的、拍照的、晒太阳的,简直比赶集还热闹。朱及第和几位室友被人潮挤得有些头晕。

“好家伙,这哪是看海啊,这是来看人山人海了。”网名“碳水教父”的室友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汗。

“叶赫那拉大贝勒”灵机一动,提议道:“兄弟们,咱别在这儿凑热闹了!现在人都堆在甲板上,餐厅肯定空!咱们先去探探路,看看有啥好吃的,顺便把午饭解决了,怎么样?”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全员赞同。于是,一行人逆着人流,重新回到了船舱内部。

跟随朱及第的镜头,洪武时空的众人再次见识了邮轮内部的模样。明亮的灯光(他们已知是电灯)将宽阔的走廊照得如同白昼,脚下是柔软厚实的红色地毯,墙壁光洁,装饰着现代风格的画作。走廊宽敞得足以容纳四五人并行。

这景象看在航海侯张赫眼里,简直是暴殄天物。他捶胸顿足,对着身旁的同僚痛心疾首:“奢靡!太奢靡了!如此宽阔的廊道,若是拆了那无用的装饰,换成三层甚至四层的通铺,至少能再塞下两千精兵!这……这哪是船,这分明是个移动的堡垒,却被如此糟蹋!” 他满脑子都是如何最大化运兵能力,对这舒适度的追求完全无法理解。

穿过迷宫般的走廊,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位于船中部的自助餐厅。一进门,就连早有心理准备的朱及第等人,也被眼前的景象微微震撼了一下。

餐厅极其宽敞,灯火通明,摆放着数十张整洁的餐桌。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排排长长的、琳琅满目的餐台。餐台上摆放着数不清的各式菜肴,在保温灯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和香气。

正如大贝勒所料,因为是航行初期,大部分游客还在甲板上,餐厅里人并不多,正好方便他们仔细探索。

镜头扫过餐台:堆积如山的、颜色各异的大虾;撬开一半露出肥美蚝肉的巨大生蚝;裹着面包屑炸得金黄酥脆的鱼排;还在微微跳动的新鲜刺身拼盘;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贝类或清蒸或辣炒;以及成排的、已经切好片的烟熏三文鱼……

“乖乖……这海鲜也太多了吧!”“碳水教父”眼睛都直了,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

除了海鲜,还有各式烤肉、披萨、意面、炒饭、琳琅满目的沙拉、水果和精致的小蛋糕。

“老铁们,看到了吗?自助餐!”朱及第拿起一个洁白的空餐盘,解释道,“看见什么想吃的,自己拿,吃多少拿多少,只要不浪费,管饱!这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

天幕下,李善长看着那井然有序、任人自取的自助餐台,以及人们按需取食的场景,不禁捻须点头,对身旁的宋濂感慨道:“宋先生,你看后世这‘自助’之法,倒颇有几分古风,却又更为高效。”

他分析道:“相较于我等宴席,菜肴层层叠叠,许多还未动筷便已撤下,最终大多浪费。或是乡间流水席,看似热闹,实则杯盘狼藉,耗费亦巨。此法,宾客各取所好,量力而行,厨司按需补充,省却了多少人力物力,又避免了无谓的靡费!若用于军前、赈济,或是大工役之时,当有奇效啊!”

宋濂也微微颔首,他更看重的是其中体现的某种“秩序”:“人人依次取食,不争不抢,可见后世教化,于细微处亦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