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206章 提前无用武之地的勋贵们

第206章 提前无用武之地的勋贵们(2 / 2)

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乃至永昌侯蓝玉等人的书房或厅堂里,都悬挂着巨大的疆域图。近半年来,从北方边镇、辽东都司乃至云南前线传来的军情塘报,都指向一个令他们这些以军功立身的武人感到些许茫然的事实:

北元的残余势力,正在大规模地、主动地撤离。

曾经需要重兵布防的漠南草原,如今斥候回报,难以寻觅大队蒙古骑兵的踪迹;辽东外的女真各部,也似乎因失去了北元这个曾经的凝聚核心而变得分散;就连云南边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部队也出现了异动,有南走的迹象。

这一切变化的源头,不言自明——正是那高悬于夜空,能窥探未来的天幕!北元高层显然也得知了那“既定”的、被大明一次次北征直至瓦解的命运,他们选择了避其锋芒,远遁他方。

“陛下……似乎有些犹豫。”刚刚成立的军机处里,冯胜捋着胡须,对傅友德低声道。朱元璋确实没有立刻下令大军出塞,抢占这些看似唾手可得的战略要地。或许是太子妃之事让他对“天命”更为忌惮,或许是他在权衡更稳妥的方略。但这种“停滞”,对于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而言,却是一种煎熬。

而所有人中,心情最为复杂的,莫过于永昌侯蓝玉。

他独自站在自家的演武场上,手中紧握着一柄马刀,目光却并未聚焦在刀锋上,而是投向了北方漆黑的夜空。天幕曾言,他未来的赫赫威名,建立在捕鱼儿海之战等一系列对北元残余的毁灭性打击之上!那是他军事生涯的巅峰,是注定载入史册的不世之功!

可现在呢?

敌人……可能要没了?

“难道我蓝玉未来的三大战功,就这么……就这么没了着落?” 一股难以言喻的憋闷和恐慌涌上他的心头。没有这些战功,他蓝玉还是那个叱咤风云、令漠北闻风丧胆的名将吗?陛下还会如此倚重他吗?他在朝堂、在军中的位置,又将如何?

但紧接着,另一个更冰冷、更惊悚的念头,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神经:天幕同样预示了他功高盖主、最终被剥皮实草的凄惨结局!

“那么……” 蓝玉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眼神中充满了挣扎与迷茫,“这天幕的出现,对俺蓝玉而言,到底是扼杀了俺名垂青史的机会,还是……救了俺这条性命,让俺免于那酷刑加身、九族牵连的厄运?”

是选择可能通往死亡的无上荣光,还是选择可能平庸却安稳的余生?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却沉重得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蓝玉的迷惘,并非个例。许多中生代的将领,如王弼、张翼等人,也都陷入了类似的焦虑。他们正值壮年,渴望凭借军功加官进爵,光耀门楣。北元这个最大的、也是最具“合法性”的敌人若就此远遁,他们未来的功名之路又在何方?难道要去征讨那些散居山林、功勋价值不大的西南土司?或是去防备已呈收缩态势的沿海倭寇?

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观情绪,开始在一部分武将中间弥漫。他们习惯了在马背上取功名,一旦失去了明确而强大的敌人,便仿佛失去了人生的坐标。

“看来,这练兵之法,统兵之道,也得变一变了。” 徐达在府中暗自思忖,他看得更远。若未来大战减少,军队的建设方向或许更应侧重于精兵、防御和快速反应,而非一味追求庞大的远征军团。

天幕的存在,如同一个巨大的变量,不仅搅动了朝堂政局,更深切地影响了大明军事集团的未来规划和每个将领的个人命运。敌手的消失,带来的并非全是喜悦,更有对前路的茫然与对自身价值的深刻质疑。在这历史的岔路口,武勋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在没有巨大外患的压力下,他们该如何自处,又如何延续家族的荣耀与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