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倭寇背后的江南海商(1 / 2)

天幕上,朱及第的神色前所未有地严峻,他背后的画面切换为汹涌的海浪、燃烧的沿海村庄以及猖獗的倭寇身影。

“老铁们,我们顺着‘文官阴谋论’这根藤,已经摸出了深宫弑君、太医暴卒、皇帝被‘圈禁’修仙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瓜。今天,我们要将目光从紫禁城的丹炉转向东南沿海的烽火,去剖析一个更庞大、更黑暗的猜测——那肆虐大明海疆数十年的‘倭患’,其背后,是否也晃动着同一个利益集团的幽灵?”

随着朱及第的话音,天幕上涌现出大量言辞激烈的网友留言,将矛头直指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醒醒吧!真以为倭寇都是日本人?早期大头目王直、徐海这些哪个不是中国人?他们就是江南海商集团的白手套!”

“文官集团为啥拼命反对开海禁?因为一旦朝廷正规开海,他们家族垄断的走私暴利就没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看看那些奏折,动不动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片板不许下海’,说得冠冕堂皇,背地里他们家控制的商船队走私搞得飞起!”

“最神奇的是江南驻军的表现!几十个倭寇能横扫三州,转战千里,如入无人之境!这表现,怕是‘战神’李景隆看了都得竖大拇指,自愧不如!”

“细思极恐啊!养寇自重懂不懂?没有倭寇,怎么向朝廷要巨额军费?怎么凸显镇守太监和勋贵武将的无能?怎么方便文官集团进一步揽权并打压政敌?”

“一个完美的闭环:文官家族幕后走私赚钱 -> 勾结(或默许)海盗成为倭寇 -> 在朝堂阻挠开海禁、掣肘军事行动 -> 前方军队表现拉胯 -> 倭寇持续猖獗 -> 文官集团继续捞钱揽权。皇帝?皇帝在深宫里炼丹呢!”

朱及第看着这些评论,沉重地点了点头:“老铁们的洞察力堪称犀利。如果这个猜测成立,那么所谓的‘嘉靖大倭患’,本质上就不是一场外敌入侵,而是一场由帝国内部核心利益集团——以江南士绅、商人为主导,与朝中代言人文官深度捆绑——所策划、滋养并操控的,针对国家财富和权力的一次空前掠夺和内耗!”

“我们来审视几个关键疑点,”朱及第条分缕析:

1. 倭寇的构成与首领:正如网友所言,嘉靖年间倭寇的主体是中国沿海破产农民、渔民、盐枭、走私商人,其着名首领如王直、徐海、陈东等,皆为中国人。他们与江南、闽浙等地的大族、势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走私网络深深嵌入地方经济。

2. 朝堂的顽固立场:面对愈演愈烈的倭患,要求解除海禁、允许民间贸易(即“开海”)的呼声一直存在。但以绝大多数江南籍贯为核心的朝中文官,却始终以各种理由(如治安、祖制)竭力反对。其背后,正是因为他们自身家族或关联势力,正是现行走私体系的最大受益者。

3. 军队的离奇表现:这是最让人无法理解的一环。富庶的江南地区驻军,在面对往往只有数十、数百人的倭寇小队时,经常出现望风而逃、一触即溃的景象。甚至出现过五十三名倭寇,在江南腹地流窜数千里,杀伤军民数千,历时八十余日才被扑灭的军事笑话。